分享

魏晋南北朝佛教始末[连载十一]至[连载十五]

 黄盟工作室 2019-05-26

 魏晋南北朝佛教始末[连载十一]

    56.北朝摩崖刻经.

     摩崖刻经与摩崖刻石的区别,主要在其雕刻的内容上,摩崖刻经雕刻的内容是佛教经文以及佛语等.摩崖刻石雕刻的内容,是文字题记及其他文字形式表现的内容. 摩崖刻经与摩崖刻石的相同点:二者都是将文字内容雕刻在山体岩石之上的.不过也有一种例外,就是将文字雕刻在佛教石窟之中的.本节只研究北朝摩崖刻经. 摩崖刻经,是我国佛教史上的重要文化遗存,其价值是多方面的。早期刻经以河北邯郸周围、山东泰山峄山地区最为丰富.前者以字数多、篇幅完整而名扬海内外.后者以规模大、气势宏伟著称于世,被康有为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此乃是佛教文化、美术考古、书法艺术史等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一. 北朝摩崖刻经在山东境内的主要有:

     1.[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2.[徂徕山文殊般若经][北齐武平元年]

     3.[汶上水牛山刻经]

     4.[邹县铁山刻经]

     5.[邹县尖山刻经][北齐武平六年]

      6.[邹县峄山刻经]

      7.[邹县岗山刻经]

     8.[邹县葛山刻经][北周大象二年]

     9.[东平二洪顶刻经]

     10.[平阴翠屏山,云翠山北朝摩崖刻经].

    邹县东北之铁山,冈山,尖山,葛山的摩崖刻经集中,有[四山摩崖]之称谓.

    二. 北朝摩崖刻经在河北境内的主要有两处:

    1.涉县娲皇宫中皇山石刻,有四壁二石室.[北齐宣帝天宝末年].

    2. 邯郸西南鼓山的南,北响堂寺刻经.[北齐武平三年]

    此外,位于河南安阳小南海鳖盖山石窟刻经[北齐乾明元年].

    北朝摩崖刻经,一类是隶书,一类是真书,一类是兼于二者的楷隶类作品.

    佛教的发展,在北朝曾经有数次反复.一是北魏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七年下诏灭佛,无数佛寺烧毁,僧人被驱逐.又百年之后,北周武帝下令禁止佛,道二门.齐境内,经卷被焚,僧尼还俗,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两次灭佛影响巨大,其反作用更大.两位灭佛帝王的后裔都以狂热的激情投入兴佛.铁山摩崖[石颂]写道:[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显然,摩崖刻经,乃是一种宗教崇拜的产物.

魏晋南北朝佛教始末[连载十二]

     57.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指二千多个字径一尺多的大字,镌刻在一处巨大的溪床石壁之上,这是何等令人震撼.这就是镌刻于泰山斗母宫西北约四百米处的经石峪的《金刚经》。 宗教的力量有时候是超乎寻常的巨大。佛教在南北朝时期传播很快,除了修建大量的寺院供养以外,还修建佛窟,雕塑佛像,绘制壁画。"缣竹易销,金石难灭"(铁山摩崖刻经语),大量镌刻佛经于石碑崖壁。经石峪摩崖《金刚经》书体在楷、隶之间,偶尔杂有一占篆意古拙朴茂,静谧安详,为历代书家所推崇。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泰山经石峪大字》与《瘗鹤铭》相近,而渊穆时或过之。"又说:"大字如小字,惟《鹤铭》之如意指挥、 《经石峪))之顿挫安详,斯足当之。"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鄙薄北齐碑,以为北齐诸碑,率皆瘦硬,千篇一律,绝少异同。惟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推崇备至,称之为"榜书之宗"。 《广艺舟双楫·榜书》说:"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 《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以《经石峪》为第一。 在斗母宫东北方中溪支流的一片3000平方米大石坪上,镌刻着1400多年前摩勒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部分经文,字径50厘米,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大字遒劲古拙,篆隶兼备,被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宝。清人冯云鹏在《金石索》中盛赞:"如印泥画沙,草情篆韵,无所不备。"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原刻于泰山一小瀑布下的大块平整山石上,藏于水下约千年,后经泉水改道,才暴露出来。 刻石无年月和书刻者姓名可考,何人所作,至今尚无定论。明王世贞认为,"传王右军书,非也,然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明孙克宏《古今石刻碑贴目》则称:"今考其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琛刻经同出一手,其亦为韦氏无疑。"后人有推测为王子椿所书。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记载: "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徂徕刻石经二,并勒诸佛名,字迹瑰异,与其如出一手。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清阮元《山左金石志》则作北齐天保间(公元550--559)人所作。《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多有一些不常见的俗字,其中"万" 、"无"二字,竟与现行通用的简化字相同。这封於研究我国书体的历史演变和书法艺术成就,具有相当重要的价格。 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则被誉为泰山石刻中的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经石峪摩崖刻经》每个字有半米大,书法以隶书为骨架,又吸收了魏碑和篆书的艺术内涵,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绝无仅有的隶楷书法艺术。《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一部佛经,被人赞誉为"智慧无双、福德无比的永恒经典"。 它有七种汉文译本,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刻在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恰恰是鸠摩罗什的译本。《金刚经》现存最早的中文版是公元868年,原来收藏在敦煌藏经洞,1900年流失海外,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经石峪摩崖刻经而《经石峪摩崖刻经》镌刻于公元六世纪,比现存最早的中文版《金刚经》还要早300多年。

      笔者以为: 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的书丹者是北朝僧人安道一,这是笔者十几年研究的成果.笔者在多年之前曾经写下下面的文字,论述了安道一立志刻经的事实.

    摩崖刻石。与佛教直接相关的摩崖,较早且名气最大的当推南北朝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刻。泰山南麓龙泉山谷之中,在六千多平方米花岗岩溪床上,静静地仰天而卧的一千多个如斗大字,给予我们的巨大的心灵震撼,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

      泰山经石峪刻石。已经历了千余年风雨的侵蚀,但是,我们仍可清晰地看到,它用笔的提按顿挫和深藏的篆隶意趣。北朝佛教摩崖刻经的每一个字,都像是顶天立地的金刚,其蕴含了无穷的精神力量,令每一位读者心潮激荡。

    笔者认为,泰山经石峪摩崖金刚经,就是将中国佛学思想与中国书法艺术,进行完美地结合的一个经典作品。 隶书在北朝是古体,实用的书写很少作隶体。北魏时期,人们写碑文,写墓志,写造像记,废隶书而不用。到了北齐时期,隶书骤然多了起来,而且出现了长篇巨制的隶书刻经。这是很奇特的书法现象。 刻经的隶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如汉魏之际那种徒具蚕头燕尾的僵化程式的隶书,笔画怯弱轻佻,结体平正,但缺少沉厚峻整的气质。这样的隶书,主要见于宝山、鼓山刻经。 而山东境内刻经的隶书,并不强调隶书的翻挑波拂等形式特征,书写者以隶书的字法作骨架,用饱满圆浑、含蓄凝炼的笔画写出。山东境内刻经的隶书的笔画形态是以圆浑为特征的。但是,它的字形却是方整的。这样的方圆组合,用现在的术语说,是“形式特征”。在北齐,寻常人都能写楷书,篆书几近绝学,那么,刻经隶书中杂有楷式,恐怕是书写者不自觉地将平常作楷字的笔体流露出来。而隶书中的篆法,则是他为了显示古意或书法本领有意写成的样态。尽管隶书中有楷式篆法的参用,却没有丝毫的唐突、生硬,并且揉和得圆融合度,显示出书写者书艺水平的高超。山东境内刻经书法的另一特点是字形展大。刻经中肥笔的出现,与字形很大也有关系。笔画简少的字往往有肥笔,比如“一”、“大”等字,刻在石坪石坡上,如果不加粗,看上去容易与石坡上的石纹混淆不清,所以要加粗。有的专家推测,当时的笔工不可能制出那么大的笔,很可能书丹时经过一香描摹,然后由技艺较高的工匠先刻边廓,再由其他技术水平不高的工匠铲去笔画的中间部分。这种摩崖刻经技术,被人们称之为:“双勾”。 安道壹是北朝佛教摩崖石刻的关键人物。

    笔者认为,安道壹是山东“八山”北朝摩崖石刻的主笔者和组织者,他是一位功力厚重的书法大家。对于安道壹,笔者根据掌握的史料,在此进行一点初步的探索,与同道进行交流。 众所周知,在此之前,已经有“四山”与“八山”之说。八山是指山东的北朝摩崖刻经已见之于八座山岭。这就是: 泰山、水牛山、徂徕山、尖山、铁山、葛山、冈山、峄山。 这八座山峰除泰山、水牛山和徂徕山外都在邹城市即原邹县境内。其中位置相对特别集中、不出三十华里范围的尖、铁、葛、冈四座山峰又有“四山”之称。 关于安道壹,笔者查阅的资料之书上有一段记载,笔者现在将其摘录于下:“。。。。。。道壹生平不可考,其所書碑大致在聖人泰嶧之域。東平洪頂山大空王佛題名記、安公之碑,文殊般若經、摩訶般若經,鄒城鐵山大集經碑,尖山大品般若經,葛山維摩詰經,河北南響堂寺般若經,徂徠山文殊般若經,嶧山五華峰文殊般若經,及尤擅名者泰山經石峪金剛經,今人謂其皆出於安道壹之筆。(據今人許洪國氏安道壹其書其人一文。)瞻此鴻迹,則吾國張鍾二王後,又有鄭道昭、安道壹,堪稱巨匠。道壹尤有疏鑿手,誠如魏源經石峪歌所云,以岱爲筆天爲繒,氣象弘達警遒,通於神明,令人思倉頡不盡。其書以隸爲主,參以篆真,收篆隸之神圓,放北朝之形方,直踵足於石門之頌,而陵邁魏晋之風,摩天踞地,視塵境華相如幻露,而獨任性具,故爲時人所推,遍刻書迹於羣峯中。愚所極推之水牛山文殊經碑,亦其支系,神脉甚近,而略少其荒怪之氣。近世有奇士徐生翁,硬澀之極,亦嘗傚其體,書心經於會稽香爐峰之崖,初覽之駭其樸野,而多其氣概,後乃知其安法師之遠裔而已。”

    二洪顶刻经中有摩崖刻的“安公之碑”,并不是记叙安道壹的生平,而是解释“安道壹”一名的含义,其文曰:“大沙门僧安,不安所安,安所不安。安大道一,不一所一,一所不能一。不安所安,不安于安,安所不安,能安于安。不一所一,不一其一,一所不一,能一其一。词曰:安故能一,一故能安,安一一安,岩上雕刊”。 我们从关于安道壹,从铁山、尖山题记中,知道他是“东岭僧”、“大沙门”,可见他在佛门有较高的地位,大概是西域地区的胡人,这从“安”姓中可以探得消息。而“道壹”是他的法号,安道壹写的大字隶书,凭借摩崖刻经流传下来了,是北朝隶书书艺的空前绝后之作。安道壹在山东的许多摩崖刻石巨制,在清朝时被书法界人士发现,立即在国内学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对安道壹书法备加推崇的书法家是康有为,康有为说:“四山摩崖”(指尖山、铁山、葛山、冈山刻经)通隶楷,备方圆,高浑简穆,为擘案之极轨也。”「广艺舟双楫·余论第十九」。康有为对于安道壹刻写的“四山摩崖”评价,是十分正确的评价,这是对于其艺术价值的充分肯定。

    笔者根据史料分析之后认为:安道壹最早出家地方在今天的山东平阴的范洪寺。因为,至今发现的安道壹最早的刻经都出现在这个寺院的周围。山东的天池山、东山、大寨山、云翠山等等,安道壹刻写的摩崖经书都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发现所,安道壹与洪范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后来,安道壹离开了东平湖周边地区,继续往南面发展。安道壹曾经到过水牛山、邹城的峄山、滕州的陶山和龙山,他曾经去了兖州和邹县的周边地区进行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传布佛教,宣传佛法。另一方面,也是安道壹孜孜以求的事业:那就是要写经刻经。安道壹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其书法功底相当雄厚,在当时,他已经具备了一流书法大家的势力。安道壹擅长写榜书,善写如斗大字,这在当时堪称凤毛麟角而独步天下。安道壹在泰山周围和峄山周围,刻写很多的摩崖石刻,为中国书法史写下浓重的一笔。

    笔者认为:安道壹早期写的是隶书,蚕头雁尾的隶书特点写得非常突出。安道壹书法发展到晚期,,他在书写泰山经石峪时期,他的书风产生了变革。泰山经石峪这个时期之变革,说到底就是一种根本性的书风大变革。泰山经石峪“泰山经石峪”,全称“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著名摩崖刻石,刻于五岳独尊的泰山南麓斗母宫东北一公里处的花岗岩溪床之上。刻石南北长五十六米,东西宽三十六米,约计两千多平方米,是汉字刊刻面积最大的作品。经文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原经文分上下两卷,三十二篇,5198字。“泰山经石峪”镌刻了第一篇至第十六篇,计3017字。因年月久远,加之溪水冲刷,沙石磨损,现仅存一千余字,四十行,其中还有未完工的半成品“双勾”大字。

    从书风上分析, 安道壹书写泰山经石峪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既有隶的体制又有楷的笔法。笔者以为,安道壹书写泰山经石峪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可以命名为“安道壹书体”。这是一种独特的前无古人的刻经书体。“安道壹书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隶书书风,它为中国书法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安道壹晚期所有书写的摩崖刻石大都采用这种书体。安道壹在山东刻写了20座山的摩崖刻石,他一共消耗了20年的时间。其时间跨度,他写经刻经前后共经历了20年的时间。笔者以为,安道壹刻经写经共20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道壹在洪范寺出家之后,然后在东平湖周边刻经,这是第一阶段。安道壹在这一时期刻写的经文,是语录式的。这些摩崖刻石大部分都是一段一段的,像“刻文殊般若经”, 共96个字的经文。安道壹反复地刻写,在一个山上用这样的笔法刀法刻写,那末,在下一个山上也用同样的笔法刀法写刻,他刻的是语录式的,就是般若经最精华的那一部分。

    第二阶段,自安道壹刻写泰山经石峪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开始,直至其生命的终结。山东平阴三山北朝摩崖是安道壹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安道壹用如椽之笔在二洪山半山腰的石壁上,写下了一千五百多字的佛经片段。字小者如桃,其字气势恢弘。字大者如“大空王佛”四字,高十一米,宽四点二米,其中佛字高五米,堪称北齐之前的汉字之最。安道壹的这种独特的的隶中有楷、楷中有隶的书体之中中,充分地显示出安道壹恣意纵横、任意挥洒了的独特书风。 笔者认为:山东的写经刻经都与安道壹有直接的关系,其中大部分是安道壹亲自书写。安道壹开创了佛教史和书法史上崭新的一页,他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今后应当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安道壹的写经刻经事迹及其书法风格,将这一功德无量的研究工作进行到底。

 魏晋南北朝佛教始末[连载十三]

    58.徂徕山文诛般若经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地理坐标东经117°20′,北纬36°03′。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横亘连绵29公里,总面积250平方公里。其主峰太平顶,海拔1027米,相对高度800多米,与泰山玉皇顶的直线距离为30公里。 徂徕山北齐刻经共有二处,一处为光化寺将军石刻经,一处为梁父山映佛岩刻经。

    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地理坐标东经117°20′,北纬36°03′。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横亘连绵29公里,总面积250平方公里。其主峰太平顶,海拔1027米,相对高度800多米,与泰山玉皇顶的直线距离为30公里。

    徂徕山北齐刻经共有二处,一处为光化寺将军石刻经,一处为梁父山映佛岩刻经。

    光化寺将军石刻经,石高1.9米,宽2.4米,上刻《大般若经》。西侧直书18列,每列6~9字,共89字:“大般若经曰/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众觉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诸法空自/法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冠军将军梁父县/令王子椿造椿/息道升道昂/道昱道恂/僧真共造”字径12×12~15×15厘米。东侧直书2行,共8字:“中正胡宾/武平元年”,字径同前。经文毁漫颇重,字口几乎与石面平,非良工不可拓。将军石已经筑亭加栏保护,若非博物馆允许不能入内。石旁边原有“阿弥陀佛”、“大空王佛”等刻,已毁于工程建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原拓。今市面所见徂徕山“阿弥陀佛”、“大空王佛”拓片,多系依台北藏品翻版,并非原拓。

      梁父山映佛岩刻经在梁父山顶,石高8米,宽5米,上刻《般若波罗蜜经》,上部刻题款:“般若波罗蜜经主/冠军将军梁父县令王子椿”等字;下有“普□/武平元年/僧齐大众造/维那慧游”;经文正文14列,每列7字,高1.4米,宽3.5米,每字30厘米,刻“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罗蜜佛言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无名无相非思量/无归依无洲渚无/犯无福无晦无明/如法界无有分齐/亦无限数是名般/若波罗蜜亦名菩/萨摩诃萨行处非/行非不行处悉入/一乘名非行处何/以故无念无作故”。经文右起第一至第四列保存基本完整,第五至第九列上部完好,下部多漫灭。后五列毁漫严重,多处原石已脱落。据传,后五列早已脱落,后人依遗拓补刻。细察之下,此处确与前面九列之点划存在变化,传说或可信。虽然如此,经文字痕犹在,逐字可辩,98字中,良工可拓得完好之字90余。

      徂徕山刻经见收于宋赵明诚《金石录》,清代冯云鹏、冯云鹓《金石索》等。《鲁迅日记》其中《映佛岩摩崖》应该是徂徕山之刻经。清代学者魏源把泰山经石峪刻经与徂徕山刻经相提并论,给予高度评价。武中奇先生的书法自成一家,其书风形成,就受到了徂徕山刻经的影响。

    此处刻经和邹城“四山摩崖”、东平洪顶山摩崖、泰山经石峪摩崖是山东北齐石刻中的精品,邹城诸刻经胜在自然,东平刻经胜在洒脱,经石峪刻经胜在磅礴,徂徕山刻经胜在端庄。“武平元年”系公元570年,北齐后主高纬的年号。

魏晋南北朝佛教始末[连载十四]

    59.汶上水牛山摩崖刻经水牛山摩崖石刻,位于汶上县白石乡小楼村东南约1公里水牛山南麓山洞右侧。摩崖刻字处为一长方形磨光石面,长2米,宽1.5米,隶书6行,共计52字。"舍利佛汝问云何名佛云观佛者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是名为佛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唯有智者乃有知耳是名观佛"。字迹清晰、笔法遒劲,与泰山经石峪,铁山摩崖石刻风格相近。

    据《金百学》记载:"而周之吉日癸已即摩崖刻也。而佛经之有石刻……始于高齐,宇文周时"。审其格数,应与经石峪摩崖刻字的时间相同,水牛山摩崖当为北齐人所刻。水牛山摩崖刻石以隶为主, 间有楷、篆、行书,书法俊逸,雄健浑厚,古朴拙厚,方圆兼用,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石刻在汶上县城东20公里的水牛山上。它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原立于水牛山峰端,1973年移至县文化馆。碑高2米,宽0.86米,厚0.14米。上罩盖顶石一块,碑额中置佛龛。龛中雕菩萨1尊,盘膝而坐,神态端庄安然;两旁雕侍者各2人,线条优美;下配两狮作朝供状,栩栩如生。龛之两侧阴刻“文殊般若”四字。字高15厘米,宽约为20厘米,书体为隶楷相间,浑厚勃发。碑首下阴刻《文殊般若经》经文10行,每行30字,计297字,书体同碑额,字径5厘米。碑之两侧镌有善主职称姓名,因刻度较浅,现已剥落难辨。

    《文殊般若经》书体为由隶向楷过渡的代表作。据有关学者考识,《泰山经石峪摩崖》、《徂徕山摩崖》、《邹县铁山、岗山摩崖》等,均宗其书体神韵。该碑制作年代,素有争议。由碑侧所刻“经主励威将军,兖州东阳平太守×××……郡太守太山羊钟”等郡名、人名考之,应为北魏后期所置,书写者当为泰山下历代望族和书法世家出身的羊氏某人。

    水牛山摩崖刻经在水牛山南半腰处一人工佛洞的左侧,有崖刻佛教经文一处。字大近尺,共52字,为北齐时作品。书体与”文殊般若碑”相仿,亦是隶楷兼蓄,然隶意稍浓,古朴浑厚,方圆兼用,为书法精品。唐时李白、颜真卿等俱来此观览。1979年《书谱》上刊载水牛山摩崖石刻及[文殊般若碑]评介,蜚声海内外。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刻石无年代,以书法风格,列入北齐。文殊般若经书法不似隋唐以后楷书注重波折,起收笔处不露笔锋,行笔迟缓,落笔凝重,结体茂密,风润厚美,用笔平衡庄重,不作险峻欹侧之笔,故显雍容大度,整体看来似《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清杨守敬《平碑记》称“平情而论,原非隶法,出以丰腴,具有灵和之致,不堕寒俭之习耳”。

     笔者认为: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的字体,与东平二洪顶以及泰山经石峪的字体,是一致的.

    笔者认为: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的书丹者是大书法家安道一.这是笔者实地考察实地勘察的结果.

 魏晋南北朝佛教始末[连载十五]

    59. 铁山摩崖刻经位于邹县城北铁山南坡的45°斜坡花岗岩石坪之上,南北长66.2米,东西宽16.4米,面积1085平方米,刻字1500余个,字径大小不等,大者如斗,小者似拳,排列有序。上方刻阴线巨龙、云气、佛光图案,佛光下镌字,右侧刻佛教《大集经》,左则刻"颂文",经文下部刻"题名"。

    佛经部分,全长33.55米,宽12米;文17行,共刻944字,现可识者795字。 铁山刻石位于邹县城北铁山南坡的45°斜坡花岗岩石坪之上,南北长66.2米,东西宽16.4米,面积1085平方米,刻字1500余个,字径大小不等,大者如斗,小者似拳,排列有序。上方刻阴线巨龙、云气、佛光图案,佛光下镌字,右侧刻佛教《大集经》,左则刻"颂文",经文下部刻"题名"。

    佛经部分,全长33.55米,宽12米;文17行,共刻944字,现可识者795字。字径一般在45~60厘米,最大者78厘米,最小者30厘米。字体以隶为主,间有楷、篆、行书,笔势雄健。"石颂"部分,刻于佛经西部,南北长16.9米, 东西宽3.5米; 上端刻篆书"石颂"二字,文12行,计616字,现可识者476字, 字径22厘米,记述了铁山摩崖的位置及周围的地理状况和经主"匡?,汉丞相之苗裔",第四行刻"皇周大象元年岁大渊献八月庚申朔十七日丙子……"。题名部分, 在刻经的下部,东西宽4.3米,南北高3.3米,面积14.9平方米;10行,行或9或3字不等,共66字,字径40厘米;1~4行于1960年被采石者毁掉,现存6行,仅34字。 刻石自清乾隆间黄小松发现后收入《访碑录》中,后广为著录。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观光考察。1987年全部刻文拓裱装订成一部完整的档案资料。 刻石的内容可分为经文、石颂、颂文和题名四部分。

    经文是摩崖刻经的主要部分。南北排列17行,行59字,最多者60字,最少者仅6字。共944字,现能够辩认795字。经文排列整齐,行距均匀,界格清晰。字大如斗,字径一般在45-60厘米之间。其场面博大,气势恢宏。刻经内容为佛教《大集经·穿菩提品》。《大集经》全称《大方等大集经》。铁山经文是该经卷八"海慧菩提品第五之一"的一部分。字体以隶为主,篆楷意味浓厚,间有行草,开阔险峻,宽阔空灵,被誉为"通隶楷、备方圆,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 位于经文上端之西,刻"石颂"二字,篆书,直径90厘米,系颂文标目。 刻于佛经右侧,共12行,行43-52字,字径22厘米左右,隶书为主,共614字,现可辩认476字。

     颂文系骈体文,讲究对仗,工整华丽,极富文采,记述了铁山刻经的时代背景、经主家世、刻经年月;记述了铁山摩崖的位置与周围地理环境,"瑕丘东南,大岗山南岭之阳。前观邾峄峨峨……却瞻岱岩巍巍……左顾昌岩,右临车驿……"并特别赞美了刻经书法艺术的精妙,"清跨羲、诞,妙越英、繇,如龙蟠雾,似凤腾霄……"意指其书法艺术可与"书圣"王羲之和韦诞、张伯英、仲繇相媲美。经主匡喆,系汉丞相匡衡之苗裔,是当时邹县颇有影响的名门望族。颂文记述的刻经时间为"皇周大象元年岁大渊献八月庚申朔十七丙子",即公元579年为铁山摩崖刻经的年代。"大象"是北周静帝宇文阐的年号。是年,由他敕令禁止排佛事件的发生,允许官民信奉佛教,长达4年之久的"周武废佛"宣告结束,铁山刻经就是这次佛教复兴的产物。

    在刻经的下部,原共10行,行9字或3字不等,共66字,字径40厘米,字行间有阴刻界格。现仅存6行44字,内容记载了经主及佛经书写者姓名。第6行刻有"东岭僧安道壹署经"的词句,当系安道壹为铁山刻经的题名。《题名》书风较经文略显瘦硬寒峻,结体严谨,冷隽绝俗,富有山林野壑之气。另据《山左金石志》、《山东通志》载,《题名》附近还刻有"安上"、"鄣离"、"佛善"、"实性善男子菩萨"四种刻字,何义,无考。

    铁山位于邹县城北6公里处,现今已被开辟为:[铁山公园].这是北朝摩崖刻经之中,面积与篆刻字数最大的一片刻经摩崖精品.安道壹的署名,赫然立于世人面前,显示其盖世的奇迹.

[连载十五.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