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美2019 · 雕塑与公共艺术本科毕业作品欣赏

 bill9888 2019-05-26

5月22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雕塑分馆开幕,共展出具象、实验、公共三个工作室54件雕塑作品。展览将展至6月21日。

前言

       当古老的艺术遭遇年轻的生命,会发生什么?

       雕塑无疑是古老艺术形式,不过历史上每有思潮涌动、文化革新,雕塑从未缺席。一部雕塑史就是一部文明的变迁史,说它古老,亦是新潮;年轻的个体恰是生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明证,个体所携带的基因正拼凑着宏大的遗传图谱,说他(她)年轻,亦是久远。

      艺术与生命相互印证,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迸发出星星之火的光亮,未必非要燎原,那些光亮本身就是价值,而毕业展览就是这重要的时间节点。

      回看近年来雕塑系的毕业展览,会给人以求新求变的强烈印象。2008年,雕塑系从传统而单一的教学模式,赫然转型,形成了具象、实验、公共三个工作室共存并举的格局。实验雕塑工作室凭新锐果敢之姿,突破着传统雕塑的概念边界。具象雕塑工作室则以沉稳冷静之态,为雕塑找寻着突破之后的新边界。这一放一收之间的成果,却都等待着公共雕塑工作室在教学中进行社会性、公共性的有效转化。这十年来的探索,鲜明地体现在每一次毕业展的作品之中。

       毕业展对于雕塑系来说,是五年教学成果的汇报与检验。每届毕业展都呈现着过往变化的成果,同时又暗含着未来变化的动机。“变化”是近十年来雕塑系毕业展不变的主题。变化仍未停止,变革还在继续。雕塑系正式更名为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这意味着它将置身更大的场域,面对更大的挑战。

       对于学生来说,毕业展又是不可复制的人生标记。每一个学生都以全部的才华与热情,投入这一生一次的重要“演出”之中。他们的作品饱含着五年来从稚嫩到成熟的心路历程,同时又寄予着对于未来人生的美好愿景。美好的愿景不免被未来篡改,又或是伴着一路荆棘与坎坷,但此刻的初心都已在作品中被铭记,成为永恒。如此伟力,正是千万年来古老的雕塑给予人类的承诺。

       当古老的雕塑遭遇年轻的生命,会发生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具象雕塑工作室

具象工作室毕业创作在三位老师指导下,18位同学历时六个月,以“传承中创新”为理念,在观念性、科技性、社会性三方面,探索与传统具象雕塑创作相融合、碰撞的理念方法,作品呈现出“根植传统、花开当代”的丰富面貌。今年的毕业展作品创作过程中广泛运用了3D建模、扫描和打印技术,如作品《山花烂漫时》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了制作工艺复杂的难题;另外,新材料的尝试也一直是具象雕塑创作教学的探索方向,作品《时间之境》将材料语言与展示空间巧妙结合,制造了迷人的视觉幻象;木雕作品《时代》则很好地体现了具象雕塑与社会的紧密互动,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记录和回顾了辉煌历史,讴歌了伟大时代。  

高炫 《时代》 96x35x166cm 、52x53x186cm 、47x48x163cm 、58x48x175cm   木  指导老师:黎明、陈宏践、王海同

袁欣琪 《融》 55X26X105cm  铜  指导老师:黎明、陈宏践、王海同

邓伟兴 《行云》 180×90×120cm  铜   指导老师: 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邓伟兴 《长虹》 198×130×70cm  铜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林晓俊 《晓骏系列》 22×25×39cm 等   铜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王海同

莫昭伟 《FOR PEACE》 126×57×120cm  铜  指导老师:黎明、陈宏践、王海同

张馨元 《2075年的张馨元》 150X100X200cm  综合材料  指导老师:黎明、陈宏践、王海同

蔡思仪 《山花烂漫时》 45x75x100cm   铜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程弘 《无肠将军》  140×90×15cm  木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巩华杰 《追寻系列》 260x150cm 260x150cm  铜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郭伟祥 《守护神系列》 79×25×24.5cm等   铜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郭志权 《叩问》 170x103x199cm  水泥 钢筋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张雨扬 《乘弘》 70x15x36cm  铜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刘峻含 《旦暮》 120x80x200cm  铜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申博伟 《时间之境》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 王海同

卫茹瑶 《赫拉克里特之河》 90x75cm 、90x75cm 、90x75cm  铜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吴兆盈 《喜怒哀系列》 70x80cm 、90x70cm、130x60cm  玻璃钢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杨先緲 《十八般武意》 尺寸可变  树脂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张雨扬 《呼吸》  200×100×175cm  综合材料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钟战 《山海百灵系列》 30x30x60cm 、45x30x30cm、 45x35x35cm 、45x30x40cm  树脂  指导老师:黎明、 陈宏践 、王海同

实验雕塑工作室

本着对实验精神的坚持,实验雕塑工作室师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边界不断拓展。2019年毕业创作作为学生们在材料、技法、形式、媒介、思维等方面学习探索的成果,是他们对本科五年学习的一份答卷,同时也是以雕塑创作者的身份面向社会的首次亮相。在面貌鲜活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作品突破传统材料的局限,借助数字雕塑、机械装置、声光电等技术手段,以更为多元的媒介,表达对社会生活、个体生命的发散性思考,体现了创作者深切的文化关照和精神凝思。

陈钰俊  《香居》 50×58×30cm   木板、玻璃钢等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陈烁 《华丽的背后——杀戮》 200×90×90cm  皮革、布、羊骨等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郭子田 《每一个独处的夜晚》 210x135x80cm 竹、木、机电设备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黄茂林 《星空》 150×50cm  木、铜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李承禹 《怯使》系列  25×35×25cm 等  树脂着色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梁锦焕  《木之形》  150×60×60cm 、70×45×45cm  木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夏志年  《行如芭蕉》  尺寸可变   芭蕉纤维、丙烯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罗厚麟  《雾洞装置系列——九曜》 35×53×242cm  石、纸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曾豪 《归巢》 250×250×130cm  废旧钢筋、建筑废料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李焕金 《百态.风谷车》 160×118×54cm  木、铁、不锈钢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雷宇 《弥补》 200×100×200cm   木、电视机、投影仪等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魏启钒 《器欲无尽》 尺寸可变    铜、铁、不锈钢、亚克力、LED灯带等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叶思颖 《安全感》 300×500cm  竹、布、棉等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朱雪丽 《是瓜非瓜,非瓜是瓜》 尺寸可变  玻璃钢着色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黄之飘 《似景》 200×120×95cm 、75×65×50cm 、93×120×80cm组合   玻璃钢着色、烟雾发生设备等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李广豪 《溅起的瞬间》 220×230cm  透明树脂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黄英文 《朝九晚五》 140×70×170cm   玻璃、水、鱼、显示器等  指导老师:陈克、陈晓阳、占 研

公共雕塑工作室

公共雕塑工作室一直以来注重对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广阔的公共议题中寻求和定位自己的核心关怀,主动将个人创作与公共空间中的文化命题、观念形态、集体记忆等进行关联。今年的毕业创作在主题选择、形式拓展、媒介实现等多个方面都反映出公共雕塑方向的这一专业倾向。如《“环”境》、《角色偏差》、《超标》等作品都从社会公共话题出发,借由艺术语言予以转化,呈现出多种角度的态度与认知,这表现出公共雕塑作为一种社会思考和文化生产,牢牢相连于公共生活的使命与活力。

曾富强 《“环”境》 200×200cm  装置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张菽容 《角色偏差》 175×49cm  综合材料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何锦秋 《超标》 30×180cm  综纤维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何发敏  《四象》 200×120cm  综合材料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刘佳天  《雾与山行》 330× 95× 215cm  装置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严玉清  《关于内脏空间的印象》250×300cm  纤维   指导老师:张健  刘佳婧  郑晓雄

杨思烨  《AS DEAD AS A DO DO》 140×120cm  综合媒材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 郑晓雄

洪紫翎 《七贤》 150×150cm  综合媒材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陈春彬 《唤·觉》 200×400cm  装置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邓嘉铭  《哼》 180×80cm  装置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景航颀 《道舞山河》 300×350cm  综合媒材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吴泓新 《颓废木偶》 95×80cm  装置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傅 钺 《響》 110×340cm  装置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黄炜铭 《灰度空间》 150×185cm  装置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唐书棋 《餐桌上一段絮语》 240×120×76cm  装置  指导老师:张健、刘佳婧、郑晓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