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教学|一年级小学生语文书面表达特征研究

 fuxinlong2019 2019-05-26

儿童书面表达特征研究是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描述和分析学龄儿童的书面表达特征,可以丰富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内容,拓展其研究范围。儿童书面表达特征研究对准确判断学龄儿童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编写适合儿童语言发展的语文教学资源,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都具有重要价值。

把握学情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一、二年级要开展写话教学,本篇节选了《一年级小学生语文书面表达特征研究》的研究结果,供各位老师在教学中参考。

一、研究框架确定

本研究结合了国内外儿童词汇、语法和语用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了研究类目包括句子表达特征和段落表达特征。以下是这两种特征的具体类目:

(一)句子表达特征

包含句子总数、句子平均词数、句子类型、句子正确率、句中运用修辞格的情况。

(二)段落表达特征

一年级小学生段落表达特征的分析类目有词总数、内容连贯率、内容的丰富性、内容一致率。

二、研究文本范围

本研究的范围包括一年级小学生在描写性书面表达、叙述性书面表达、说明性书面表达、议论性书面表达中的特征表现。在这几种类型的文本材料中,同时分析了一年级小学生的句子表达特征和段落表达特征。

三、研究成果概述

作者总结了将分析比较叙述性、描写性、议论性、说明性书面表达中句子和段落两方面特征的异同,总结提炼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表达的总体特征如下:

在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表达中,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平均能写3.57句话,句子的平均长度为4.73个词。

在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表达中,学生对于单句的运用次数高于复句的运用次数。在单句的运用中,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名词性谓语句的所用比例较高。在复句的运用中,学生对因果句的使用率最高。

在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表达中,句子的平均正确率为59.75%,句子越短,正确率越高。学生对于动词性谓语句的掌握程度最好。

叙述性书面表达与说明性书面表达中,无人使用修辞或类似修辞的句子。描写性书面表达中,1个学生在一句句子中出现了2次相同的结构。在议论性书面表达中有 1 位同学规范使用了设问这一修辞。

在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表达中,写作练习词总数平均值为15.8个。

在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表达中,写作内容连贯率的平均值为69.4%,学生在叙述性书面表达中的连贯率最高。

在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表达中,平均有2.5个子题材。说明性书面表达的内容最丰富,议论性书面表达的子题材最少。

在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表达中,内容的一致率平均值为80.25%,说明性书面表达中的内容一致性最高,高达96.25%。叙述性书面表达内容连贯率明显高于描写性书面表达和议论性书面表达。写作内容故事情节越强,学生的写作连贯率越高。

四、教学启示

1.书面表达教学要充分考虑学情

现在一年级的句子教学往往是从单句的句式开始教起的,但是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一年级小学生对于句式并不是全无基础。如最基本的句式“什么怎么样”“谁干什么”,大多数学生已能正确掌握。笔者认为现在句子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他们已知但并不能完全正确表达的句式。要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得先了解学生已知的句式有哪些,且教师要分析这些句式属于那类句型,不然教师所有的教学都是为教而教,并不是为学而教。

举个例子:你长得漂亮、温柔。可能粗看上述句子觉得没什么问题,但这是一年级小学生最容易写的病句,这句病句产生的原因是学生不明白这句病句中有两句句型,不能合并为1句话。“你长得漂亮。”和“你很漂亮。”这两句话不单单是两个句式,还是两个句型,前一句是动词性谓语句,后一句是形容词谓语句,很多一线教师都可能忽略了这一问题。当然并不是说一线教师必须在一年级进行语法的讲解,笔者得到的启示是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时机,让学生明白“你长得漂亮。”和“你很漂亮。”这两句话从结构上是不同的,只要知道这点学生就不会随意省略句子的内容了。

2.设计多种功能的书面表达活动

通过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表达特征可知学生在完成不同表达方式的书面练习时,使用单句和复句的比例是不同的,因此为让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全面发展,教师应该设计多种功能的表达活动。要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可以让学生反复多次观察同一事物后进行描写。在描写性写作练习中,还能训练学生形容词性谓语句的使用。叙述性写作练习中,可以训练学生的动词性谓语句和名词性谓语句。在说明性书面表达中,可以训练祈使句的使用,这类句式属于动词性非主谓句这一句型。关于复句的教学,可以让一年级学生试着写写说明性和议论性的写作练习,这两类的写作练习有助于训练学生掌握条件复句和因果复句。

3.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书面表达训练

在研究中笔者发现说明性书面表达内容连贯率和内容一致率都非常高,这是因为让学生说明的国际跳棋规则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并亲手操作过的内容,他们对于下国际跳棋的过程是十分了解的。完成另外三项书面表达之前的体验,学生的参与层面都停留在看或想,无动手操作环节,学生完成书面表达时难免就出现与写作主题无关的内容。由此可知,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书面表达训练,只有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感和真实的活动体验,才会有连贯和丰富的表达。

4.句子教学可以有更多的形式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较弱,笔者认为现有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练习固定句式是不错的方式,但不应该只有一种方式,应该展开形式多样的句子练习活动。笔者认为一线教师每天可以给学生一个固定的词,让学生根据这个词写一句话,不限定字数、不限定句型,根据学生的这句话为他修改。这样的表达是学生自身的表达,修改这样的句子对学生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学生而言,最熟悉的就是他自身所知的句型、句式,当他要用时,他会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句式、句型,但是如果这些句式、句型老师上课有没教过,也没有人告诉他规范的表达方式,就会遇到每次写每次错的情况。因此在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后,把学生的错误之处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利用,会使句子教学更有效,更有针对性。除了创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拼图游戏,让学生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书面表达,把连贯率最弱的表达找出来,把这些写作练习拆分成句子,让学生重新组合,以连贯率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以此让学生提高连贯率。

5.修辞格的教学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

通过本研究,笔者发现学生对修辞格这一概念并不敏感,在写作练习时很少会主动使用,这一内容是一线教师需要好好设计并指导的。以往一线教师对于一年级小学生的修辞格教学往往是从比喻和拟人开始的,但通过本研究,笔者发现学生最容易掌握或者说最容易接受的修辞格并不是比喻和拟人,而是排比和设问。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修辞格时可以试着把排比和设问的教学顺序提前。

6.提供贴近学生书面表达特征的范文

通过本研究,笔者发现一线教师对于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表达的教学难点在于没有合适的范例。一年级小学生已具备写 2-3 句话的能力,但是在一年级初期课文中出现的往往只是一句话,这对于书面表达内容连贯率没有示范作用。另外现在教材内容的改革,使一年级课文中的儿歌数量增大,虽然这有利于学生的认字,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儿歌对于学生书面表达的示范作用也是很有限的。一年级课本中有内容连贯率、内容一致率很高的优秀课文,但是这些课文的篇幅往往远超本研究得出的,学生能创作出的范围。因此在学生完成2-3句话写作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是缺乏规范的例文的,因此他们不能明白怎样才能使写作内容连贯,什么叫文章内容一致率。因此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在教授书面表达时,应为学生提供他们创作水平内的,符合语法规范、内容连贯、内容一致的范例。

7.一年级小学生的书面表达特征可以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参考

通过一年级小学生书面表达的句子特征,可知学生平均能写3句话;平均句长为4.73个词;平均段落长度为15.8个词;表达以单句为主;句子正确率为60%,动词性谓语句掌握较好;几乎不用修辞格。这些书面特征是一年级小学生在无指导情况下的自身表达水平的体现,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后,学生在某一方面应有所进步,因此原本的句子表达特征可以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参考。

本文节选自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一年级小学生语文书面表达特征研究》,作者刘珺雯,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