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重臣曾国藩曾经多次被人劝说称帝,可他为什么不听?

 山地之仔 2019-05-26

晚清重臣曾国藩,一生中对清廷最大的功绩,莫过于剿灭了太平天国,在攻克南京后,他的声望达到顶点,再加上当时手握重兵,他曾经多次被部下劝说,干脆直接当皇帝算了。

比如李次清就曾经向曾国藩进联曰:“王侯无种,帝王有真”;胡林翼借曾国藩寿诞进联曰:“用霹雳手段,辛菩萨心肠”;左宗棠也曾经进联:“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彭玉麟则直接给曾国藩写信称:“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据说,曾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入卧室休息,30员将领集于前厅,要求曾国藩接见,曾国藩问曾国荃来了没有?等抱病的曾国荃来后,曾国藩良久不语,命左右取来纸,挥毫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对联,投笔而去。众人咋舌,木然。

据知名的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说,曾国藩一生中,曾有四次被别人劝说当皇帝。可是,为什么曾国藩始终没有听从下面人的苦劝呢?

唐浩明对此分析了几点原因:首先,曾国藩从一个艰苦立学的农家子弟到京城高官,其被提拔之快,在满清历代都不多见,这显然与皇家的特殊重用密不可分。因此对大清,曾氏是心存感激的。此外,曾氏客观上也不具备争夺帝位的实力,虽然他创立的湘军曾经朝气蓬勃,他也曾经官至直隶两江的最高行政长官,但他更清晰地看到,他的湘军打下南京后便彻底腐败,不可再用,而另一支嫡系水师,因为北方缺乏河流,显然也没有作战优势可言。

也正因为以上原因,曾国藩始终没有称帝的打算,而是采取措施,自削兵权,以缓解清廷对他的猜忌。假如他真的听从了部下的劝告,恐怕整个近代历史又要改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