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以来书法伪品传布之广,莫逾于赵孟頫和董其昌二人。清代郑燮小楷书与小翁论书诗首云:“国初书法尚圆媚,伪董(其昌)伪赵(孟頫)满街市”。可见伪迹流传之广。 赵孟頫隶书《千字文》本人取自赵孟頫《六体千字文》整理汇编。赵孟頫《六体千字文》卷前后有明韩逢禧、董其昌,清陈奕禧、沈宗敬题跋。《石渠宝岌》著录。 明代书画评论家詹景凤评:“赵承旨六体千文,为篆,为分,为章,为楷,为行,为草。盖当时书为时相诞辰觞。虽真而非得意笔,仅仅能品而已。”韩逢禧评:“真草悉仿智永禅师,端庄缜密。钟鼎小篆,章草八分,体兼众善,俱入神品。信为赵书天下第一,诚希代之宝也。” 但清代鉴藏家安岐说:“又《六体千文》一卷,泰兴季氏(振宜)藏本,白宋纸,书非魏公真迹,类俞紫芝(和)。” 从以上三家的鉴评来看,韩氏、詹氏认为真,安氏则认为非赵氏笔,疑似俞和仿书。对于这三种不同的看法,各位老师有什么见解呢? |
|
来自: 昵称31149484 > 《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