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志愿填报家长通关秘籍,七大技法缺一不可!

 冬天惠铃 2019-05-26

距离高考不到30天了,公众号后台收到读者类似于“孩子平时X分,能报什么大学?”的问题激增。

有些家长选择自己报考,在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干货,让大家报考时更从容。高考填报志愿是精细活,有些原则、底线要守住,有些技巧要掌握。下面来逐一分析:


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要学透

你所填的6个(或以上)院校志愿,只在投档时有意义(A不够投档线会检索B,B不够会检索C)。投档后,你的有效志愿就只剩下一个,其他院校志愿已经作废——切记不能有A校我只报想读的两三个专业且不服从调剂,退档后还有B的想法。A退档到不了B,而是直接落榜了(可以填征集志愿或等下一批次)。

滑档

退档

征集志愿

有效志愿

在填报志愿时,如果6个(或以上)志愿之间没有梯次,投档排名差不多,那么很有可能全部不能提档,最后叫滑档

还有一种可能,被其中一个学校提档成功了,但是由于分数不够,专业没有被录取,最后又没有专业服从分配,最后叫退档,也就是被高校退回来了。

那么,如果考生在达到了某一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却没有被该批次院校录取,是不是就只能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呢?事实上,考生还是有机会的,那就是征集志愿

不管是退档还是滑档,当第一批次投档结束之后,在第二批次投档之前,有一次第一批次征集志愿,就是第一批次的很多学校招不满,剩下的名额再给滑档和退档的一次机会。如果征集志愿还是没有录取,就会掉到第二批次投档。

但理解这些基本规则是远远不够的填报技巧对于最终能否充分利用考生的实际高考成绩被理想院校录取的影响其实超出了大部分家长和考生的想象。

回顾部分院校往年的平均录取线和最高录取分数,我们可以看到二本院校里面有很多学校的投档分是高于一本线的,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很多滑档和退档的高分者填报了他们。

以2016年的安徽理工、安徽农业和安徽工程的录取情况为例,有很多高分者最后就是以征集志愿的方式录取的。最高者比专业分高了50分,这些都是因为志愿没有填好造成的结果。

2017年一本投档分是487分,但二本院校里面光投档分在500分以上的就有20家。    

由此可看出,如果只是单纯的遵循既定规则还是会浪费相当多的考分。

不过,对于新手考生家长来说,全面透彻的理解投档规则是最最基础而重要的一步,有了这些知识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学习填报技巧。


掌握线差、位次法、同位分法

线差、位次是填报志愿常用的方法,就适用范围来说,每个批次中高分段建议用位次、分数线附近参考线差。但位次法会受招生计划数变化影响,线差法会受所在批次上线人数变化的影响,两种方法适用于不同层次的考生,都具有参考价值。

在实际的技巧运用过程中,需要结合这两种方法作为参考才能对最终的填报具有指导意义,单一的使用任何方法都是有一定盲点存在的。

在志愿填报技巧多年发展的过程中,同位分法的产生规避了以上两种方法自带的弱点,科学的将填报误差降至最低,是目前最科学的填报技巧之一,具有非常强的参考性。

但是,在熟练使用该类技巧的背后需要家长帮助考生收集查阅大量的相关数据,例如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和各专业的录取人数,各校在各省的省控线等等。除了需要处理大批量的数据,其来源及准确性则是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一大关键因素,考生家长要着重注意。


掌握等效分的转换,合理定位志愿

等效分是相对于不同年份之间的原始分数而言,去年600分与今年610分都是全省排名3000名,这两个分数就是位次角度的等效分(同位分);去年520分(一本线515)与今年515分(一本线510)都是刚超一本线5分,这是线差角度的等效分。等效分参考价值较高,但并不绝对等效(爱钻牛角尖者请绕道),报考也须留有余地。


控好院校志愿梯度,防范滑档风险

滑档是指全部志愿院校达不到投档线,档案未能投出。合理的梯度能够防范滑档,梯度设计要记住以下3条原则:

1

冲不是必须的选项,有全部专业都能接受的院校可以冲,没有就不要冲。

2

保底的幅度要足够,在不亏分的前提下,保底院校的幅度可尽量大些,且尽量选择招生人数较多的院校。

3

在保底院校能兜底,排除滑档风险的基础上,冲、稳的院校梯度分差可灵活把握,以专业因素为优先考量。

学会综合三年数据,分析院校、专业志愿

家长高考前要备好志愿填报的必备数据,投档线表、一分一段表可从考试院官网搜集,专业录取数据可在考后从高校官网获取。综合分析三年数据的方法有两种:

1

将孩子的高考成绩转换为最近三年的等效分,去与目标院校近三年的录取数据作对比。如孩子今年620分,省排名3500名,对应地找出2016-2018年排名3500的分数,如2018年同位分为628分,则以628分与对比2018年的录取数据与分析自己的录取机会。

2

将目标高校近三年录取数据转换为2019年同位分,如目标高校2016-2018年投档线分别为618分(排名3800)、602分(排名3650)、627分(排名3900),利用2019年一分一段表,分别找出3800、3650、3900名所对应的分数,比如分别为616、618、615分,拿孩子成绩与这三个同位分作对比,就能判断孩子有没有过近三年投档线。


阅读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中有关于专业录取规则,校内专业对于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的特殊要求等说明,是考生必读的文件,专业志愿的定位必须因应录取规则,同时要主动规避单科成绩、身体受限的专业,以防范退档风险(高校招生章程公布在阳光高考平台)。


掌握等效分的转换,合理定位志愿

大多数情况下建议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在服从调剂排除退档风险的前提下,通过降分选院校(预留分数选专业)、主动专业保底来降低调剂风险。如果考生符合跨批次填报(如刚过一本线,同时报考一、二本志愿),考生更看重后面的批次时,前面的批次可考虑不服从调剂。


不知道家长们掌握了吗?如果基本原则弄懂了,只是没有高招数据,不知道具体算法,在这里小编郑重推荐一个最新面市的填报软件——求学宝高招大数据专家系统(自主家庭版),既可以遵循数据、算法的精准性,又可以圆满解决院校、专业选择的灵活性,让您和孩子一起在家里自主决定最终的志愿表。需要的家长可以在百度搜索“求学宝”,在官网里了解、购买和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