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瓷底足鉴定25招:每一条都超级实用!

 zdjphoto 2019-05-26

我们在鉴定瓷器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瓷器的神韵,器型,釉面,画工,款识,发色等等来鉴定。

但是底足的鉴定是鉴定环节中极其重要的,

尤其是对于真伪和断代是非常重要的依据,

这也是为什么作假者往往需要老底新接的原因之一。

下面为大家盘点一下瓷器底足鉴定25条!每一条都超级实用!

1、火石红

火石红中的锈黑点,看上去有滋润感,自然感,不干燥。

在40倍放大镜下面,能看到有光泽,并且非常耀眼。

古瓷火石红

现代仿元青花的火石红

2、修胎刀痕

古代修胎刀多用竹刀,现代修胎多用钢锯条,

竹刀子修理后留下刀印成细丝状,

现代锯条修后留下刀印是粗线条(2至3毫米距离)。

这个不同之处一看很明显。

宋代汝窑青釉盘底部修足

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军持底部修胎非常自然

现代锯条修后留下刀印是粗线条

欢迎关注公众号:漫谈收藏


竹刀子修理后留下刀印成细丝状

3、露胎胎骨

观察其露胎之处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损情况(伪品之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

一般来说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显得比较干燥,

而仿品则不同,显得轻滑或坚腻。

当然也不能绝对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细润坚腻,然而相比仿品还是稍显干燥

元代青花底部,注意看胎釉结合处

4、粘砂现象

观察其粘沙现象,如明之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清官民之窑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

而仿品这一点却极少做到(伪品也有少数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

因其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再加多为模注而过于规整等原因,使之极少有粘沙;

元代瓷器底部的粘沙

明代瓷器的粘沙

明:粘沙

现代仿品元青花底部

5、底足做法

纵观各个时期的足之做法都有其特别之处,所以还可鉴察其露胎痕迹之纹路,

如南宋瓶脚就有圆圈之旋纹,

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

明时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则少(仅前几朝带有元朝之遗迹),

清之民窑大多数能透过釉层看到旋坯之痕,

官窑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了,而仿品则往往做不到这点,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宋代钧窑瓶底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大世界


元:乳钉

明代放射状的跳刀痕

6、足底观察

底足老气自然,无泥浆粉土及其它洗不干净的人为物,无人为作旧而被复烧的痕迹。

近代仿的元代足底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玩社


元代青花足底

7.内折角

关于内折角。

内折角就是底面与足墙的夹角。

这个夹角里边有积釉,就是上釉的时候积得比较多,多了以后就呈现出一种虾青色。

这是明代中期以前经常出现的,现在的仿品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仿品的积釉与真品的积釉有两点不同:

第一,它不是虾青色而是淡绿色,即使能接近虾青色也是泛绿的。

第二,明代虾青色的线有些窄,而后仿的比较宽。

明宣德青花人物纹高足碗底

8、胎骨质地

胎骨(底足)洪武前颗粒较粗,胎大多呈白中泛灰,胎骨有小孔隙,

而永乐后胎骨相对比以前的要细白一些。

无论胎质怎样,看上去绝不生硬,有自然熟透感,

使人感到胎质粗细不干燥,有无氧化物都自然,

手感不重又不扎的那种润腻不涩的胎质感。

洪武瓷器底胎

宣德青花底胎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潮流

9、胎骨外观

胎土与古代瓷胎有别。

从胎的质感观察,有机械淘泥、练泥和快速陈腐的表现。

胎骨(底足)与器物内外露胎处的色泽、老气、用料等要一致,感觉要自然。

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尊底部

明仿官釉铺首耳尊底部

12、刻字

除了餐桌上日用瓷器,古代一般不会对其他瓷器刻字的。

但有些古代祠堂用瓷,如无祠堂名号也会加刻的,以防止有人拿回家私用。

宋代汝窑蔡丙盘底

宋建窑【御供】铭款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七,建福宫,竹石假山用】铭款

五彩云龙盘,明崇祯,故宫博物院藏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元素网

13、削足方式

景德镇的瓷器多是在挂釉以后方将器足削去。

相反,日本瓷器都是在全部成形后再挂釉。

所以细看江西瓷的外足釉与坯的分界,釉是以锋利的切线断然而止的,这一点与日本制品迥然有别。

古瓷中明代制品多留有削足的痕迹,

而清代所作除劣等品外,大都在切削过的足端用濡笔或布加以揩拭,

因而足底面总是带有一种柔软、滑润之感。

试看清代瓷器中有仿明代制品很相似的,但从未见有模仿这种削足之癖。

有时虽然很难用肉眼判断,然而如果用放大镜一看便可大体了然。

当我们鉴别明瓷与清瓷的时候,

固然一般都可由它们的器形、釉色以及图样等各方面综合来看,

不过有时也会陷于迷惑而莫知所是。

此时如能注意一下这种削足之癖,便会成为鉴定上的一个有力线索。

金黑釉褐彩花卉纹小口瓶底部

宋代龙泉窑香炉底部修胎

金-元钧窑天青紫斑釉盘底

清乾隆青花双耳扁瓶底

14、护胎釉

护胎釉通常添加芝麻色的植物灰,可以保护素胎,便于均匀上釉。

乾隆和现代伪作天球瓶的圈足处护胎釉差别很大,

乾隆的护胎釉经过高温氧化,闪闪发亮,而赝品根本不见有芝麻色护胎釉。

南宋官窑青瓷底部上满护胎釉

粉彩婴戏天球瓶,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15、胎土痕迹

老的,胎土中有含砂粒的“硬”感觉,手拉坯形成大小、深浅不一的旋纹会留在器物的内壁。

赝品的胎有人工和机制二种:

人工拉坯的胎没有竹刀修胎的痕迹(因是用铁刀修胎),

机制胎的连手拉坯旋纹都看不见,而且胎土紧密,含粉状,无含砂粒的感觉,呈“软、湿”的状况。

清康熙 青花五彩蝴蝶花卉紋瓶底

16、露胎处,胎釉的连续性

旧器无釉露胎的地方,呈干燥状胎釉形成一体的感觉。

新器无釉露胎的地方呈“湿”状,胎釉形成二部份的视觉,

即使经特别做旧处理过的器物,也无法呈现胎釉连成一体的视觉。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荷叶盖罐底

旧器的胎脚因年代的风化,不同程度上会形成高低不平的凹凸小坑,

整体呈现出一片自然、干燥、统一的色泽。

新器的胎湿现刚出炉状,或因化学物的造假,变得太黑,太旧的状况,

整体无法统一,呈现胎釉分开的“湿”感觉。

中低档仿品为降低成本,都使用机械加工原料生产,

其底足露胎胎质不是过白,过细就是过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