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 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6个义项 展开 广义货币(Broad money)是一个经济学概念。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存在通货膨胀风险;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存在资产泡沫风险。通常来说,M2主要衡量经济体系中投资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买卖活动。 中文名 M2 外文名 Broad money 实质 广义货币 功能 反映货币供应量 注意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致划分 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另外还有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经济学所说的货币通常是指M2,M2包括准货币。[1] 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整个银行体系之外的企业,个人拥有的现金之和;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广义货币[1](M2)是一个金融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