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平安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经验(一)

 369蓝田书院 2019-05-26

胃食管反流●病机分析篇

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组织学改变,包括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和Barrett食管。可归属于中医的 “嘈杂”、“吞酸”、“吐酸”、“胃痛”、“痞满”、“噎嗝”等范畴。该病基于症状初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后即行经验性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策略,相当于质子泵抑制剂试验,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有效者即可诊断。治疗无效或有报警症状、老年人、筛查Barrett食管高风险者、非心源性胸痛者,推荐内镜检查。

中医认识

吐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也叫泛酸、反酸。酸水由胃上泛,随即咽下或至食道咽喉未吐出者,叫做吞酸。食管为饮食之通路,《难经集注》称其为“胃之系”,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吞酸》中说:“腹满少食,吐涎呕恶,吞酸嗳气…病在脾胃”。故本病病位在食管,属胃所主,与肝脾密切相关,情志失和、饮食失调等病因可导致本病发生。

实、热之邪致病

本病多热证、实证,《素问玄机原病式》曰:“酸者木之味。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肝火自甚。故为酸也。”或因忧思恼怒,情志不畅,肝胃不和,胃失和降,故胃酸上泛;肝气郁而化热,肝胃郁热,熏蒸脾湿而成泛酸,如《症因脉治·外感吐酸水·内伤吐酸水》曰:“呕吐酸水之因,恼怒忧郁,伤肝胆之气,木能生火,乘胃克脾,则饮食不能消化,停积于胃,遂成酸水浸淫之患矣”;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饮酒过量、恣食肥甘炙焙之品,中焦湿热壅盛,饮食不得运化,胃气上逆,如《寿世保元·吞酸》曰:“湿热在胃口上,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食不得化,故作吞酸。如谷肉覆盖在器,湿则易于为酸也”;或素有中焦湿热,因摄生不当,感受外邪,或食生冷,脾胃气滞,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可致吐酸,如 《医学入门》曰:“素有湿热。因外感风寒。或食生冷。则内热愈郁。酸味刺心。欲吐不吐。胸中无奈”。无论何种原因,均可形成胃气上逆,升降失司的共同病机,导致反酸烧心、呃逆嗳气、胃脘痛或痞胀,恶心呕吐。 

虚、寒之邪致病

本病亦有寒证、虚证,临床亦须仔细辨认。《诸病源候论》曰:“冷痰者,言胃气虚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结聚,停于胸膈之间,时令人吞酸气逆,四肢变青,不能食饮也。”又云:“噫醋者……脾胃有素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这些文献指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饮食不消,致使痰浊内生,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发本病。痰浊郁久则化热,可形成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证。

未及时治疗,反复发作,或胃病及脾,脾胃气虚;或气机郁滞日久,痰阻血瘀;或郁热伤阴,阴亏血瘀;或阴损及阳,脾胃阳气衰弱,后期多形成本虚标实之证,甚至会出现反胃、噎嗝等不良结局。如明·吴昆《医方考》曰:“吞酸,小疾也,然可暂而不可久。或以疾小而忽之,此不知其翻胃之渐也。”清·刘默《证治百问》亦云:“吐酸日久,渐成翻胃。”

翻胃

病名。又称反胃、胃反。表现为食下良久复出,或隔宿吐出。《医贯》:“饮食倍常,尽入于胃矣,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出,故曰翻胃。”为内伤之甚,损伤胃气所致。

文献参考:《周平安临床医案集》 主编 焦扬

编辑:孙蕊、刘浩哥

点开图片

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