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带上理想去吵架吗? 不想短斤少两地苟活 文摄:罗西 我们大部分人活得不潇洒,更不用说豪迈。 或者说,我们活得没有自由与自我。 我们总是迁就、妥协、逃避与求饶。 举个例子: 没有了浪蝶,没有了狂蜂,看见了苍蝇,我就改口喊它:蝇蝇!蝇蝇! 我没有办法,别无选择,这就是短斤少两的苟活。 西安奔驰女车主坐上奔驰引擎盖哭诉维权已过去1个多月。 5月21日,“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爆料说,薛女士已被警方以涉嫌职务侵占立案调查。 上海警方此前回应称,还没有立案,才接到线索。 25日,薛女士连发多文回怼爆料者: “我敢向公安交所有资料,你敢吗?来西安吧,带上你的记者证和理想。” 我感觉这句怼得特别豪迈:带上你的记者证和理想。 是的,你敢带上理想去活着、去吵架、去应战吗? 我觉得薛女士活得很勇敢、尽兴,值得尊敬。 再说“自由”。 它对有些人来说很重要,但我发现对很多人来说其实不重要。 因为大部分还穷着? 也不全是,很多时候是因为无知。 有个4岁的小女孩,拒绝穿衣服。你会怎么让小女孩配合呢? 一位妈妈的方法是: 给她穿衣服时问她意见,让她自己选,“穿这件短袖还是那件短袖?” “那件短袖。” 接着问: “这条裤子还是那条裤子呢?” “好,这条裤子。” 自由不是乱来,而是有选择。 不自由,就是残缺了生命。 自我修复,很微妙。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照镜子时大脑会自动进行脑补,所以照镜子的时候并不是真实长相,大概比真实长相好看30%,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照相时感觉不像的原因。 而内修,有些像照镜子,发现自我,向上靠拢,也增强自信。 某人历尽沧桑,去到深山寺院。 禅师问:“来此何事?” 那人答:“前来修佛。” 禅师道:“佛没坏,不用修,修好自己就已修佛。” 一个年轻人问一个得道的老者: “智慧哪里来?” 智者说:精确的判断力。 年轻人又问:“精确的判断力哪里来?” 智者说:经验。 年轻人再问:“经验哪里来?” 智者说:错误的判断。 年轻人再问:“错误的判断从哪来?” 智者说:从自以为是中来。 年轻人再问:“自以为是从哪来?” 智者答:从我来。 不要丢了自我,因为那意味丢失灵魂与智慧。 一位教授正在准备第二天的演讲,他不知道要讲什么内容,很焦虑。 这时,他五岁的儿子吵着要他陪着玩儿。 他有点不耐烦了,顺手从杂志上撕下一页印有世界地图的彩页,并把它撕得粉碎,然后对儿子说: “你什么时候把地图拼好了,我就什么时候陪你玩。” 十几分钟后,他的儿子就回到了他身边,递给他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 教授很惊讶,一个五岁的小孩怎么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拼好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 他问儿子:“谁教过你世界地理?” 小孩说:“没有,但地图的后面有一个人像,我把‘人’贴完整了,地图也就出来了。 教授的灵感就这样被孩子轻轻地打开了,他当即找到了这个星期要说的话题: “做好一个完整的人,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一个完整的人,就是有勇气,有自由,有自我…… (若喜欢此文,欢迎点击下面红色框,即可打赏,哪怕1元也是100分的支持。万分感谢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