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院玉雕,到底是怎么回事?

 youxianlaozhe 2019-05-26

不管你承不承认,玉雕行业的人才结构正在重组,80后及90后的玉雕人才梯队开始占据主导,“门槛”也变“高”,这里所指的高不光是材料的门槛,还有审美的门槛。

近五年来,在玉石行业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他们毕业于高校,接受美院教育,并投身于玉石雕刻,甚至从其他领域跨界到玉雕。

他们有别于传统师徒制的渐进学习,而是在自身基础上又接触熟悉玉石这种材质,他们的风格在以往玉雕的形式中甚至都没有出现过,他们在继承中又做改良,或重新去定义或用新手法去演绎,他们的作品既有尝试性的成功探索也有饱受业界争议的案例,他们的作品辨识度很高,在被认可的同时又有被人诟病,外界给他们加封了特别标签“学院玉雕”或“学院派”。

尽管有争议,但我们看好这股新生的力量,因为这是时代历史的必然,也是玉雕艺术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当然,除了玉雕界的关注,其实很多业内那些眼光独到的人群是非常看好,并很欣慰的。今年的子冈杯专门设了一个专区,展示由美院人创作玉雕的作品,展示了来自西美、鲁美、川美、广美、地大等美院人的作品,展区现场引发很多人关注和讨论。

特别提到的是,由杨明、聂子翔和李腾创意和发起“首期玉学沙龙——玉本体与玉雕创作研讨会”,邀请的杨曦、樊军民、许亨等人的发言和观点成为业内讨论的重点,编者也在现场给大家总结。

樊军民

樊军民丨中国玉雕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新疆玉雕第三代传承人,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部分金句及观点摘要

搞艺术,就是找空间,就是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试验,让自己的空间无限大。

——樊军民

艺术创作需要维度,要有独立思考的方向。艺术创作我希望是“各美其美”,要有不同的方向各有其,你有自己的方向,但是没有可比性,没有谁好谁坏,没有谁对谁错,但是可以相互欣赏,但是忌讳一个东西,就是同一个方向,同质化。

——樊军民

所谓的“派”是协会等角度做的一个区分,我希望搞艺术的不要有那么多的限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格局要放大。

——樊军民

所谓创作不要太刻意,不是为完成任务,我更喜欢追求一种老熟,寻找一种回归,它是和谐的、没有火气的。

——樊军民

流行的可以很亮眼,但不一定经典,经典的东西一定是参悟本质的东西。任何人都有一个经历的过程。

——樊军民

杨曦

杨曦,号南石,出生于六十年代,中国玉雕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苏州玉雕代表性人物。

部分金句及观点摘要

我也和年轻人一样,更喜欢潮,我不会排斥年轻的人东西。我的心态很年轻,我会往前走,因为艺无止境。

——杨曦


“学院”是特定时期称呼和名词,未来它将成为历史,不在有这个词,因为未来就是属于这样一层人。我对招徒的唯一要求,你必须出自美院,懂审美。

——杨曦

我并不认为创新是一些形式的的转换,例如有些只是把雕塑转换了材质,我认为这不是我们玉雕的方向。

——杨曦

我从美院经历传统,走入玉雕厂,然后有到学院,他的经验告诉我不能太学院,我建议在两者之间有一个折中的地方。

——杨曦

许亨

许亨丨1977年生于辽宁,1996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2001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赴德国留学,2005年毕业于德国不来梅艺术大学自由艺术系,师从Bernd Altenstein,同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2006年德国不来梅艺术大学自由艺术系大师班毕业,2011年起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2013年开始琢玉 。

部分金句及观点摘要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沉淀下无数古典主义美学范畴内的经典雕刻艺术形式,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并予以传承。

——许亨

随着历史的进程,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使得国人的物质生活飞速提高,对精神产品的审美需求正全面进入现代主义审美阶段。这一点,在建筑、服饰、生活物品等各方面均有所表现。在雕刻艺术中,人们在陶醉与迷恋传统的古典主义美的同时,内心也有对新鲜样式的渴望与需求。

——许亨

大家称这次活动为“学院派玉雕展”,但何为“学院派”?我个人认为,学院派不代表有艺术学院的背景与出身的人群,而是代表着一种完整的,可深化和发展的艺术理论体系。

——许亨

我个人从事玉雕创作的几年时间里,结合之前所学习的艺术理论与实践,总结出“现代主义雕刻”的基本思路与理论基础。“现代主义雕刻”基于传统雕刻艺术,在现代主义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融合西方立体造型表现语言,重新诠释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与内容。

——许亨

希望“现代主义雕刻”的理论框架,能够引领更多勇于创新的雕刻爱好者进行雕刻创作,并不断探索现代雕刻的内涵与外延。

——许亨

聂子翔

聂子翔丨土家族,80后跨界玉雕艺术家,结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青年玉石雕艺术家。

玉雕艺术创作与市场并不冲突,它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我希望创作是有道而有趣的。

——聂子翔

设计要与市场结合,面包让创作更有激情 。

——聂子翔

杨明

杨明丨雕塑家、艺术策展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硕士学位,现任教于苏州工艺美院,苏州工艺美院公共艺术专业主任、苏州市雕塑协会秘书长。

学术思想自由、百家争鸣正是学院的灵魂。

——杨明


李腾

李腾丨青年艺术家,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本科雕塑系),师从当代玉雕大师于丰也。

新中产阶级有了一定消费能力,他们能够为自己的审美意识结构买单,所以我们创作符合当下审美意识的作品。

——李腾

高人老师

庞伟军丨号高人老师,广东省湛江市人。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广东省美术骨干教师。2009年开始玉雕创作,倡导将西方的雕塑形式与手法融入中国的玉雕中,提出“新玉雕”口号,用新思想新形式创作玉雕作品,风格偏向现代,善长人物表情。

行业要回到从前,全是传统玉雕的局面是不可能的,以后会各种风格轮翻上阵,百花竞开。

——高人老师

研讨会会现场

杨明主持

樊军民发言

杨曦发言

许亨发言

聂子翔发言

玉学院院长林男发言

合影留念

学习交流

参展现场部分猎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