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过《红楼梦》的人,对于宝黛的“木石姻缘”与玉钗的“金玉良缘”之争,都有着很深刻的印象。书中最后的结局是宝玉娶了宝钗,黛玉心殇之下香消玉殒了。我们都说《红楼梦》是个爱情悲剧,但是书中在感情上不能自主的又岂止宝黛呢? ![]() 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书中一位要远嫁他乡的女子。她就是贾探春。探春是贾政和赵姨娘的女儿,但是因为赵姨娘也有儿子,所以她并不怎么受到重视和喜欢。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她减少与母亲和弟弟的来往,只尊王夫人为母亲,这才渐渐受到重用。 也许会有人说她狠心,但对于那个年代的女子来说,庶出的身份对她一生的影响是极其大的。所以探春也很无奈,况且她也是个有见地的人,她不甘心过着不被重视的庶女生活,她也想有一番作为。“抄检大观园”就能让人看出这位贾府三姑娘的精明能干,决策能力之强,不输男儿。 ![]() 但是即便是这样坚强的探春,终究逃脱不了为了家族和亲的命运。她不输男儿,可终究还是个女儿家,在那个时代受到的限制太多了。 探春的判词有一句是:“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也揭示了她注定远嫁和亲的命运。有很多人都说,探春的和亲,源于南安太妃在贾母生日时,要见贾府小姐。后来南安太妃认了探春做干女儿,这似乎是探春和亲的预兆。毕竟南安太妃不舍自己的女儿,才找了探春代替。 ![]() 但是当时出来见太妃的可不只是探春,还有黛玉。虽然有人会说黛玉柔弱,太妃不会选择她。但是是贾母让她们出来见人,若是为了护住黛玉,不管太妃是否会选择黛玉,贾母不是都不应该让黛玉出来吗?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黛玉的容貌才情都不输于人的。 所以这样看来探春和亲不应该是因为南安太妃,还是因为其他人。那会是谁呢?要小编看来,最有可能的就是王夫人和元春了。 要知道,能让探春去和亲的只有皇帝,而元春身为皇帝的嫔妃,还是有更多的机会在皇帝面前建议的。 ![]() 在后期,贾府的势力大不如前,为了家族的荣耀,元春早早进宫参选,后来一步步当上贵妃。那么为了挽救已经走向败落的贾府,稳固贾府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从家中选出一个女儿去和亲就是最好的法子了。 不然在书中探春生日时,为什么元春偏偏派人给她送了寿仪呢。这可是只有贾母享受过的尊荣啊!所以就着元春对探春的这份重视,探春要和亲的命运也是不可摆脱的。 ![]() 当然这件事不会是元春一人的意思,她身在宫中,对于家中姊妹的了解不会多到哪里去。而王夫人身为元春母亲,有能在每个月二六时进宫觐见女儿,那么当然只有是王夫人会告诉元春这些,告诉元春选择探春去和亲的事情了。 ![]() 所以在《红楼梦》里,最后导致探春和亲远嫁不是因为南安太妃,而是因为王夫人和元春她们母女了。终究那个想要做出一番事情来的探春,最后只能在远离家人,远离家乡的地方涕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