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都错了, 黑洞真是一个洞

 读能不借非书 2019-05-27

经常有科学爱好者问黑洞是不是一个洞?很多科普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他们甚至追根溯源到黑洞这个名字的由来,指出这是跟宇宙大爆炸一样名不符其实的一个科学名词而已,黑洞只是一个致密天体。然而我这篇文章将要指出,科普都错了,黑洞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洞。_

现在所说的

黑洞是根据史瓦西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计算得到的一个特殊解中,表面逃逸速度等于光速而形成一个称为事件视界的临界面所包裹的一个时空区域。它实际上给出的是一个半径区域,只要在这个半径以内就属于黑洞了。

但也许有人以为史瓦西半径以内就是一个高密度的物体,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早在史瓦西计算出黑洞半径的时候就指出,当天体塌缩到史瓦西半径以内,就没有任何力可以阻止它继续塌缩,它最终会塌缩成一个体积无限小的奇点。也就是说,黑洞视界里面是空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那个无限小的奇点里。

在史瓦西计算出黑洞以后,量子力学发展起来,泡利提出了不相容原理,指出两个费米子不能拥有相同的状态。随后钱德拉塞卡据此提出钱德拉塞卡极限,指出当恒星核聚变停止后剩余质量大于1.44个太阳质量,就会突破泡利不相容原理产生的电子简并压力,然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力能阻止恒星继续塌缩成一个黑洞。

又过了些年,随着中子的发现,奥本海默提出了奥本海默极限作为恒星塌缩的最后一道防线,当然这防线也是由泡利不相容原理构筑的,称为中子简并压力。

虽然后来随着夸克的发现,有人又提出夸克的简并压力也有可能构筑出继中子简并压力以后的最最后一道防线,不过这种想法有点非主流,可能是因为中子间和夸克间都是强力支配的,它们之间简并压力的差异估计不大。(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总之目前主流理论认为中子简并压是塌缩成奇点前的最后一道防线了。

奇点形成

当引力塌缩发生并越过奥本海默极限的中子简并压,就没有任何力阻止物质继续塌缩,随着物质半径缩小密度增加,时空曲率(引力)也急剧增加,当时空曲率大到一个极限,就没有任何物质结构能支撑维持了,因此所有的物质最终都压没了,形成一个极度弯曲的时空能量点。所以实际上黑洞里面除了弯曲的时空什么都没有。

这里面又会存在另一个误解,以为奇点是一个密度无限大的物质点,但实际上并不是,上面已经说了,

当时空曲率大到一个极限,就没有任何物质结构能支撑维持了,

所以

奇点里不存在物质结构,因此它不是一个物质点。它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能量点,而这个能量点的能量存在形式就是时空弯曲!黑洞所有的能量都以时空弯曲的形式存在,时空的极度弯曲就蕴含了黑洞的所有能量。

因此黑洞里面除了弯曲的时空就什么都没有了,你说这是不是一个洞?_不单是个洞,还是个无底洞。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