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奢侈的生活是什么 是物质的满足还是心灵的满足? 俗话说的好 吃好喝好才能好 今个带大家了解一下 皇室的精致生活 乾隆曾说过“美食不如美器”,古往今来,比起美食,皇宫贵族更少不了的是那些精美的珠宝餐具。(来源于网络) “美貌”的珠宝餐具不仅赏心悦目,让人食欲变好,还能提升主人的格调、彰显主人的品味。 这样一来,大冬天也能妥妥地摆上餐桌,一边欣赏一边享受,岂不乐哉~ 中式餐具 多用玉石制作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在历史上可是个“玉痴”。在他的审美影响下,清代宫廷餐具中独具特色的采用了玉石装饰。
△皇家餐具一套 玉筷子、金勺子、金碗、餐刀 △个人感觉更像漏勺,大家可以猜猜这是做什么用的? 我们先来看看勺子,过去叫做“羹匙”。下面这件羹匙顶部采用玉石镶嵌,做工复杂精致,在一只小小的漏匙上就集中了镂空、錾刻、镶嵌等工艺。 △青玉镶赤金筷子,和上面的勺子配成了一套 左图是清代后妃用的筷子,用青白玉制成。金色是赤金,成色非常好,还镶嵌有宝石。 右图是紫檀镶金嵌玉箸,从上至下的材质依次为紫檀、玉、紫檀、金。可见在当时玉、金、紫檀在宫廷都非常受喜爱…… 看过了勺子筷子,再来看看皇家用的碗长啥样?
清代统治者来自北方,他们喜欢用碗喝奶茶。下面这件奶茶碗是清宫宴会中,皇帝给大臣赏赐奶茶时用的奶茶碗,非常精致典雅。
“乾隆御用”奶茶碗当然不负众望,用和田白玉制成,质地洁白温润。 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不光皇家的奶茶一般人喝不起,连盛奶茶的碗也只配朕一个人有权利处置!于是又开始写诗,并让工匠把诗文刻在碗的内壁上。
“酪浆煮牛乳,玉碗拟羊脂。御殿威仪赞,赐茶恩惠施。子雍曾有誉,鸿渐未容知。论彼虽清矣,方斯不中之。巨材实艰致,良匠命精追。读史浮大白,戒甘我弗为。”
御赐奶茶用玉碗装,太金贵了,喝不起喝不起……
其一,是因为玉石温润内敛的特性,不张扬,符合国人喜爱含蓄祥和的性格; 其二,是因为最高统治阶层的喜爱和推广,玉是稀罕物,尤其到了清朝中晚期,“爱玉”风潮更是流行,所以民间百姓都纷纷效仿啦! 西式餐具 喜爱金银琉璃 和中国喜爱含蓄内敛不同,西方的审美一直是奔放大胆的,在餐具上也是如此,真可谓“不闪亮、不餐具”。 因此,闪闪的金银器、blingbling的水晶杯、琉璃杯成为西方餐桌上的常客。
在早期的欧洲社会,平民还是用手抓饭吃,能用上刀叉的人,必定身份不低。 再加上银器一直为教堂或贵族所有,所以,用银餐具不仅代表着财富,更是尊贵地位的象征。 贵族摆家宴,很多时候,都是从下午茶开始。 19世纪的欧洲,传统晚宴要到晚上8点才开始。客人一般都会早到,所以城堡里就会早早准备好下午茶,一般从下午4、5点钟开始。 精美的餐具上是精细的甜点,既能抚慰客人饥饿的肚皮,又能强调主人家的讲究。
不过,银质餐具有一个缺点,它不能长期放食物,否则很容易氧化。 所以银质餐具保养要很仔细:先用肥皂水或弱碱水浸泡,再用柔软材料擦,一件件清洗好放回仓库,等下一次家宴再出场。 也正是由于银质餐具保养麻烦,渐渐地贵族们开始用银镀金餐具,更奢华一些的贵族,则用纯金打造餐具。 △纯银镀金冰淇淋勺12件 说一个冷知识,大家知道,为什么西餐刀刀尖是圆头的吗? 据说,这是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黎西留大主教(史称“红衣大主教”)发明的,他在法国的地位很高,深得国王信任。 有一天,大主教用餐时发现(前方画面太美...),一位身份特别尊贵的客人,居然在吃饱后用刀尖剔牙? 大主教的内心是崩溃的,说好的餐桌礼仪呢?为了能够愉快的吃饭,于是他就让人把所有餐刀的尖端全部磨圆,令人作呕的一幕才全剧终……
西式餐桌和中式餐桌上,最大的不同大概要数烛台了。 在电灯问世之前,宫廷照明主要依靠蜡烛。当蜡烛插在金色烛台上,火红色和金黄色交相辉映,给晚宴增加了许多浪漫温馨的情调。 本似不该列入餐具的烛台一跃成为晚宴的主角,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造型繁复。
△鎏金烛台 金银不仅是地位的象征,还有一个更直接的作用——当钱用! 相传1806年,奥地利皇帝弗朗次二世为了和法国恢复友好,便把自己的女儿玛丽公主嫁给法国皇帝拿破仑。 金银器也可以和水晶结合,比如说这件拿破仑三世的金饰水晶器皿,金属部分采用银镀金工艺。 △汤碗 欧洲的玻璃加工技术发展迅速,而且,闪闪亮亮的玻璃更加符合欧洲人的审美,因此,欧洲宫廷有很多玻璃制品的餐具。 其中,以奥地利、法、英等国家的技术最为精湛。 增加玻璃的纹路才能更好的反射光线,让玻璃杯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奥地利的玻璃加工工艺有多出名呢?你听到施华洛世奇水晶大概就可以猜到了…… 虽然我们没有贵族的身份,但也可以从他们使用的餐具中得到灵感,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让吃饭喝茶更有趣。但是呢还是觉的想吃啥就吃啥的状态最佳! 来源网络,如遇侵权问题,请联系小编,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者支付稿费,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