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话说读书

 我的七彩石 2019-05-27

话说读书

      我十三岁那年和别人去我们职工图书馆借书,管理员姓王,是个慈眉善目的五十多岁老头,我把他叫王大爷,我年龄小又没有书证,他自然不肯借书给我,别人就和他提到我父亲,都是老同事相当熟悉,他因此破例借给我一本书,我记得是白桦的《妈妈呀妈妈》,我拿回家怕弄脏了,就用废报纸包上书皮,看完后很快就送还给他,我一个小小爱书举动赢得了他的好感,从此我就可以不用书证借书看,是王先生把我领进了读书的大门。三十多年了,我读书的爱好一直持续到现在,估计也是一生的事业了,如果说有什么收获,那就是快乐,无与伦比的快乐,舍我其谁的快乐。我读过的书,如果提到某个章节某个人物,我可能记不清了,但我当时阅读的乐趣,可是永远忘不了的绝妙感觉,那是骨节嘎嘎作响的壮大的感觉,是洗淋浴时水从头浇到脚的感觉,是在五月的微风中倾听布谷鸟鸣叫的感觉。我不好交游朋友很少,终日以读书为乐,我喜欢孤独寂寞,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教授说:“读书是孤独可以提供给你的最大乐趣之一,本身可以减轻寂灭感,我们读书不仅因为我们不能认识够多的人,而且因为友谊是如此的脆弱,如此容易缩减或消失。”我以为布鲁姆就是在说我,布鲁姆把我好读书不好交友的秘密公之于众,我把布鲁姆引为我的知音。我的书架上,写字台上,沙发上,床上,到处都推满了书,随时都可以取阅,书是常年陪伴我的最稳定的朋友。

                                                         寂寂寥寥扬子居

                                                         年年岁岁一床书

                                                                                                    ——卢照邻

       这似乎不是读书光荣的时代,人们谈起挣钱和偷情更加津津乐道,我手不释卷我行我素,目不斜视那些惊诧的眼光,我思想过人间诸多所谓幸福之事,还是以为读书最幸福。在读书致用的人看来,读书总要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升官或发财,立身或成名,他们是行动的实用主义者,读书就要成为作家,弹钢琴就要成为演奏家,练字就要成为书法家,他们不理解真正读书人的乐趣乃是过程,读书固然有助于名利双收,但那不是真正读书人的精神方向,真正的读书只为精神的愉悦和成长,那些真正会读书的人都肯定读书的乐趣,比如蒙田和爱默生和伍尔芙和兰姆。伍尔芙说谁会在阅读时老想着实现什么目的呢?某些事业本身不就是值得追求的吗?在读书无用论的人看来,没有报酬的阅读是傻瓜才会干的事情,二千年前的读书人无须读书,今天的牧羊人同样无需读书,表象似乎如此,但读书的牧羊人更富诗意,他懂得牧羊的快乐,他眼里除了羊群还有蓝天和白云,还有青青草地和潺潺小溪,他的快乐比不读书的牧羊人多出几倍来。读书人自古多穷,一来要花钱买书,二来读书耽误挣钱,而且读书人的贫穷,照伍尔芙的说法,还要延续到死后,伍尔芙设想,世界审判日来临的时刻,上帝看到腋下夹着书的读书人,对彼得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活着时贫穷,死了还是贫穷,上帝都怜悯读书人,真正的读书人根本就不关心这件事,就我自身而言,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常在读书中。

                                                 没有一艘快船能像一本书

                                                 载我们游历异乡

                            也没有一匹骏马比得上

                            一页欢腾的诗章

                                                                                   ——狄金森                 

读书自然有实用的功能,比如你是汽车维修工,一本汽车维修大全是必读书目,那读书就有养家糊口的功能;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红楼梦》也能教你两招,王熙凤治家很是厉害,但她不识字不读书,探春比王熙凤还厉害,王熙凤就佩服探春,因为探春是读书之人,看得更高想的更远,行动也更果断。曹操把“秋冬射猎春夏读书”视为理想的生活,其实读书之乐也仅仅在酷爱读书的人那里,不喜欢读书的人,一边读书一边以为有鸿鹄将至的人,是感受不到读书乐趣的,因为他心不在此,反倒是上刑的感觉,有鉴于此,我不并不愿把读书抬得过高,读书不是所有人的幸福,如果说读书是一种快乐的感觉的话,赌鬼的幸福在赢钱,酒鬼的幸福在痛饮,色鬼的幸福在猎艳,养花的幸福在盛开,钓鱼的幸福在上钩······个人爱好纯属萝卜青菜,快乐感受却是一样的,这问题没有高尚卑下的区别。培根说读书能移易性情,可我说话还是率直,脾气还是那么急躁,都说读书能看透人生,可很多学哲学的也非常怕死,读书时确实升华了,一放下书又回到本我之中。

                                        我只要一种教导,就是你的

                                        喷泉,你跌回自身

                                                                                          ——里尔克

       读书的问题,主要还是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读书自然是要读有益身心的书,养家糊口的书,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这话缺了定语,应该说好书才是人类的营养品,太多的人因为读了坏书堕落甚至犯罪,钱钟书先生无书不读,那是具有非同一般的免疫力和鉴赏力,又有人格力量,所以从不中毒。高尔基也读过无数的坏书,也能从中汲取教益,高尔基还说,他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般的人这样读书就容易囫囵吞枣消化不良,一般人不具备取舍吞吐的能力,不懂得鲸吞与牛嚼的道理。读书要能消化能吸收,要辩证地读灵活地读,不能读成书呆子,书呆子古代有今天明天还有,宋朝的陆修就是标准的书呆子,他当官用《诗经》断案,电影《刘三姐》中那个拿着书对山歌的秀才也是书呆子。我有个书呆子朋友,在大街上走,他忽然想到要左侧通行,就不顾鸣喇叭的汽车横穿马路向右侧跑去,我们俩一起去洗澡,洗完他不穿袜子在那里发呆,左看看右看看,他说看不出哪只袜子是左脚的哪只是右脚的了,我想他此刻一定是思想书里的事情,忘记了鞋分左右脚,而袜子是不分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