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節氣之⑦:立夏

 双笔书画家 2019-05-27

▲[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絹本設色,50×320cm。遼寧省博物館藏。

立夏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五代]董源《夏山圖》,絹本設色,49.2×313.2cm。上海博物館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始建也。夏,大也。物至此時皆長大也。 ”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五代]郭忠恕《避暑宮圖》。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約前239年左右)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禮記·月令》篇解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螻蟈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松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

▲[五代]郭忠恕《明皇避暑宮圖》,絹本墨筆,161.5×105.6cm.日本大阪國立美術館藏。

不過,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中國只有福建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5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

▲[北宋]米芾《夏山欲雨圖》,絹本設色,164×99cm。私人藏品。

《逸周書·時訊解》雲:“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北宋]屈鼎《夏山圖》,絹本設色,45.3×115.2cm。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所以,中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

▲[北宋]趙令穰《湖莊清夏圖》,絹本設色,19.1×161.3cm。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據記載,周朝時,立夏當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舉行迎夏儀式。那天,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而在宮廷裏,則“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南宋]李唐《消夏圖》。

在中國民間,江浙一帶,人們因大好的春光明媚過去了,未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崔骃在賦裏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

▲[南宋]李唐《長夏江寺圖》,絹本設色,44×24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餘外,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葷為鯽、鹹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種烹調方法,用多種香料加工而成為熄雞)雞、醃鮮、鹵蝦、櫻桃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筍、蠶豆、矛針、豌豆、黃瓜、萵筍、草頭、蘿蔔、玫瑰、松花。在南通,則吃煮雞、鴨蛋。

▲[南宋]劉履中《田畯醉歸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立夏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

▲[南宋]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卷》,絹本設色,41.3×67.9cm×4。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古詩雲:“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立夏之日的“稱人”習俗主要流行於中國南方,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說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兒子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託其後媽、已回娘家的吳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彙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

▲[南宋]馬麟《荷香清夏圖》,絹本設色,41.7×450cm。遼寧省博物館藏。

在立夏日,人們在村口或臺門裏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裏打出(即從小數打到大數),不能外打裏。

▲[南宋]佚名《草堂消夏圖》,絹本設色,26×27.3cm。美國克裏夫蘭美術館藏。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1830)《太湖縣誌》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檻,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裏會疲倦多病。1930年代《寧國縣誌》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檻,則一年精神不振。”

▲[南宋]佚名《槐陰消夏圖》(冊頁),絹本設色,25×28.5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因為立夏這一天,古也稱春盡日,一般騷人墨客,惜春心事難免多情,春愁付諸詩詞,邀朋聚飲,留下很多傳世佳作。如文丞相即有《山中立夏用坐客韻》雲:“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南宋]佚名《柳蔭高士圖》,絹本設色,77×46cm。私人藏品。

讓我們一起迎接美麗且成熟的夏天吧!

▲[南宋]佚名《田畯醉歸圖》,絹本設色,28×104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佚名《消夏圖》,絹本設色,245×15.7cm。私人藏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