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
2019-05-27 | 阅:  转:  |  分享 
  
2018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一、地质勘查投入2018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延续了近年来的下行趋势。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73.72亿元,同比减
少12.4%,比上一年降幅(19.8%)有所收窄。图12006—2018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对比图资金来源:中央财政58.30亿
元,占总量的33.6%,同比减少0.6%;地方财政53.77亿元,占总量的30.9%,同比减少20.3%;社会资金61.65亿元,
占总量的35.5%,同比减少14.7%。资金投向:矿产勘查92.79亿元,占总量的53.4%,同比减少23.1%;基础地质调查32
.80亿元,占总量的18.9%,同比减少4.8%;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29.15亿元,占总量的16.8%,同比增加
18.3%;地质科技与综合研究15.77亿元,占总量的9.1%,同比增加2.0%;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3.21亿元,占总量的1.8
%,同比增加0.6%。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新疆(20.26亿元)、内蒙古(13.86亿元)、河北(10.59亿元)、青海
(8.96亿元)、云南(7.92亿元)。图22018年各省(区、市)地质勘查投入示意图(一)矿产勘查。投入资金92.79亿元,
同比减少23.1%。资金来源:中央财政17.03亿元,占18.4%,同比减少13.3%;地方财政23.90亿元,占25.7%,同比
减少34.6%;社会资金51.86亿元,占55.9%,同比减少19.5%。资金投向:以金(15.54亿元)、煤炭(12.68亿元)
、铅锌(9.55亿元)、铜(9.39亿元)、铀(6.95)为主,占矿产勘查总投入的58.3%。与2017年相比,镍、银、钾盐、锰投
入分别增加75%、41.1%、19.2%、6.4%,锡、铝土矿、钨、铜、钼、铁等矿种投入降幅较大。表12018年主要矿种勘查资
金投入和钻探工作量完成情况表矿种资金投入(亿元)同比增长(%)钻探工作量(万米)同比增长(%)煤炭12.68-21.8%94-2.
1%铀6.95-1.8%58-4.9%铁2.84-37.0%24-20.0%锰1.56.4%70.0%铜9.39-42.1%62-
23.5%铅锌9.55-29.5%84-9.7%铝土矿1.46-46.7%18-37.9%镍1.1275.0%6100.0%钨0.
63-45.7%80.0%锡0.19-75.6%2-33.3%钼0.56-40.4%1-83.3%金15.54-28.5%117-
15.8%银3.541.1%21-8.7%磷0.84-15.2%1440.0%石墨1.73-17.2%11-26.7%钾盐1.43
19.2%5150.0%稀土0.25-35.9%1-50.0%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新疆(16.23亿元)、内蒙古(10
.38亿元)、青海(6.71亿元)、山西(4.93亿元)、贵州(4.65亿元)。图32018年各省(区、市)矿产勘查投入示意图
实施项目4860项次,同比减少24.3%。其中,新开1912项次,续作2948项次。完成钻探工作量625万米,同比减少9.9%。完
成钻探工作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91.16万米)、新疆(88.00万米)、贵州(50.45万米)、山西(40.01万米
)、云南(35.31万米)。图42018年各省(区、市)钻探工作量示意图(二)基础地质调查。投入资金32.80亿元,同比减少4
.8%。资金来源:中央财政21.27亿元,占64.9%,同比减少8.6%;地方财政11.13亿元,占33.9%,同比增加0.9%;
社会资金0.40亿元,占1.2%,同比增加155.9%。资金投向:区域地质调查6.58亿元,区域地球物理调查2.24亿元,区域地球
化学调查4.01亿元,遥感地质调查0.69亿元,矿产远景调查8.38亿元,海洋地质调查4.78亿元,其他6.12亿元。资金投入排名
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新疆(2.98亿元)、浙江(2.38亿元)、内蒙古(2.14亿元)、广西(1.10亿元)、西藏(1.84亿元)
。实施项目967项次,同比减少12.8%,其中,新开468项次,续作499项次。(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投入资
金29.14亿元,同比增加18.3%。资金来源:中央财政13.93亿元,占47.8%,同比增加48.1%;地方财政12.88亿元,
占44.2%,同比减少5.6%;社会资金2.33亿元,占8.0%,同比增加48.2%。资金投向:水文地质调查8.16亿元,环境地质
调查10.38亿元,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5.30亿元,地热资源调查等其他工作5.30亿元。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河北(5.
82亿元)、山东(2.40亿元)、北京(1.30亿元)、湖南(1.22亿元)、江苏(1.22亿元)。实施项目1293项次,同比增加
13.6%,其中,新开1041项次,续作252项次。(四)地质科技与综合研究。投入资金15.77亿元,同比增加2.0%。资金来源:
中央财政2.85亿元,占18.1%,同比减少8.9%;地方财政5.85亿元,占37.1%,同比减少5.8%;社会资金7.07亿元,
占44.8%,同比增加15.4%。资金投向:地质科学研究5.74亿元,技术方法创新2.11亿元,其他7.92亿元。实施项目2397
项次,同比增加0.8%,其中新开1917项次,续作480项次。(五)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投入资金3.21亿元,主要是中央财政投入
,同比增加0.6%。二、矿产勘查主要进展(一)探矿权设置情况。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效期内非油气探矿权共计15719个,较201
7年末减少26.0%;登记勘查面积25.01万平方千米,较2017年末减少31.2%。图52006—2018年全国非油气探矿权
数量对比图——从地区分布看: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探矿权数量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是:内蒙古(2499个)、新疆(2000个)、江西(1
598个)、四川(877个)和安徽(725个),5省(区)探矿权总数占全国的49.0%。——从矿种分布看:主要集中在34个重要矿
种,其探矿权共计13029个,占总数的82.9%。探矿权数量最多的5个矿种分别是:金矿(3518个)、铜矿(2583个)、铅矿(1
625个)、铁矿(1291个)和煤炭(1097个),5个矿种探矿权数量占全国的64.4%。——从矿类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金属矿,其中
有色金属探矿权数量6038,占全国总数的38.4%;贵金属探矿权4011个,占全国总数的25.5%;黑色金属探矿权1662个,占全
国总数的10.6%。能源矿产探矿权1805个,占全国总数的11.5%;非金属矿产探矿权2058个,占全国总数的13.1%。2018
年全国共出让非油气探矿权346个,同比下降53.1%;出让面积7062.19平方千米,同比下降59.4%;出让合同金额6.08亿元
,同比下降70.0%。招拍挂90个,招拍挂出让合同金额4.23亿元。财政全额出资勘查的探矿权数175个。表2全国勘查许可证个数
统计表(截至2018年底)省份矿类合计能源矿产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铂族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稀有稀散稀土矿产冶金原料非金属矿产化
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特种非金属建材及其它非金属水气矿产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个数总计1571918051662
6038144011133434322781107115北京11911天津7777河北3794010880120932134山西1
20401838171213内蒙古24992152571177157374314220010辽宁47032107111115413
425581吉林4314051621682737028黑龙江498106131311532423759上海江苏1096677215
246浙江3353747455413011272安徽725521052881531196127910福建2652547426722
421523江西1598130875962415341318418110山东556458830333166344河南3601952
11211331582342湖北1291321322022813湖南1855215784311742广东3571728223661
3433广西472124722611422101292海南311817212重庆68251081336210四川877727138
1624016847324贵州50715559168176135165云南685499839421013299西藏41553631
844512211陕西5127377140185316810甘肃426175212012195345青海5662849266184
110262宁夏5620425322新疆200038114894434621653497(二)矿产勘查。初步统计,全国新发现矿产地
153个,其中,大型51处,中型57处,小型45处。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前列的矿种分别是:煤(20处)、石墨(13处)、金(12处
)、铝土矿(9处)、铁(8处)、铅锌(8处)。全国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470处,其中预查42处,普查146处、详查175处、勘探
107处。完成阶段性勘查矿产地数量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铅锌(49处)、金(40处)、煤炭(40处)、铜(26处)、银(25处)。主
要矿种新增资源(333及以上):煤297亿吨,铁矿石1.63亿吨,铜134.22万吨,锰矿石4469万吨,铝土矿石1.31亿吨,铅
锌115.56万吨,钼3.95万吨,金97.44吨,银221.2吨,磷矿石1.91亿吨,石墨1.50亿吨。1.煤炭新发现矿产地20
处(大型14处、中型4处、小型2处)。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40处(预查4处、普查9处、详查7处、勘探20处)。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特
兰图勘查区新增51.42亿吨,准格尔煤田三道敖包勘查区新增46.05亿吨;陕西榆林市府谷矿区高石崖勘查区新增25.69亿吨,陕北侏
罗纪煤田拧条梁勘查区新增21.42亿吨;新疆焉耆煤田博湖县象新早一带新增5.11亿吨;贵州盘县火烧铺煤矿新增4.22亿吨,黔西县新
田煤矿新增2.75亿吨;甘肃兰州市红古区韩家户沟—马家台勘查区新增2.10亿吨。2.铁矿新发现矿产地8处(中型7处、小型1处)。完
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9处(预查3处、普查8处、详查4处、勘探4处)。辽宁鞍山市祁家沟铁矿新增0.76亿吨,羊草庄铁矿新增0.31
亿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呼仁奥日(北)矿区新增0.24亿吨。3.锰矿新发现矿产地2处(大型1处,中型1处)。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5
处(普查3处、详查2处)。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珠尔很沟矿区新增2427万吨;广西田东县江城镇六飘山锰矿新增1834万吨;陕西宁强县中
坝寨子湾—王家湾地区新增146万吨。4.铜矿新发现矿产地6处(大型1处、中型1处、小型4处)。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26处(预查1
处、普查7处、详查9处、勘探9处)。安徽宣州区茶亭矿区新增65.65万吨,铜陵市鸡冠山—长龙山地区新增37.57万吨;西藏噶尔县巴
尔地区新增20万吨。5.铅锌矿新发现矿产地8处(中型5处,小型3处)。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49处(预查3处、普查16处、详查15
处、勘探15处)。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乌兰拜其矿区新增锌23.76万吨,牙克石市乌奴尔河北岸矿区新增锌17.80万吨;安徽宣城市长山
矿区新增锌17.5万吨;新疆乌恰县乌鲁干塔什Ⅰ区新增锌11.9万吨。6.铝土矿新发现矿产地9处(大型1处、中型6处、小型2处)。完
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5处(预查8处、普查3处、详查4处)。山西灵石县秋牧矿区、西坡矿区分别新增5790万吨、1700万吨,古交市
嘉乐泉一带新增1818万吨,交口县南故乡西矿区新增1679万吨,孝义市西梁庄矿区新增821万吨,兴县玉家墕一带新增734万吨。7.
钨矿新发现矿产地2处(大型1处、中型1处)。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9处(预查2处、普查4处、详查11处、勘探2处)。安徽宁国市竹
溪岭矿区新增7.85万吨;浙江临安市於潜镇乌金山矿区新增2万吨。8.金矿新发现矿产地12处(大型1处、小型11处)。完成阶段性勘查
的矿产地40处(预查2处、普查14处、详查18处、勘探6处)。山东乳山市西涝口地区新增23.6吨(增加);黑龙江黑河市孟德河矿区新
增11吨;陕西山阳县寨子沟一带新增7.5吨;吉林和龙市沙金沟地区新增6.4吨。9.银矿新发现矿产地1处(小型1处)。完成阶段性勘查
的矿产地25处(预查1处、普查7处、详查6处、勘探11处)。山西天镇县化皮庙地区新增128吨;广东平远县差干镇神背地段新增70.2
吨。10.稀有、稀土、稀散矿产新发现矿产地1处(大型1处)。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5处(普查5处、详查9处、勘探1处)。云南建水
县普雄地区新增铈族氧化物47.52万吨、铌4.14万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维拉斯托矿区新增锂(Li2O)35.72万吨。11.磷矿新
发现矿产地2处(中型1处、小型1处)。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3处(预查2处、普查3处、勘探8处)。贵州福泉市鸡公岭地区新增726
2万吨,英坪矿区深部新增5497万吨;湖北宜昌磷矿走马岭矿区新增4742万吨;四川雷波县瓦岗地区新增1200万吨。12.石墨新发现
矿产地13处(大型9处、中型4处)。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6处(预查2处、普查8处、详查5处、勘探1处)。黑龙江萝北县伟东林场地
区新增2806万吨,双鸭山市西沟地区新增2338万吨,萝北县工农村地区新增1523万吨,宝清县锅盔山地区新增1009万吨;萝北县云
山林场东一带新增684万吨,七台河市密林地区新增554万吨;山西大同市新荣区七里村-碓臼沟矿区新增2500万吨;河南淅川县下大扒地
区新增1298万吨;吉林磐石市马鞍山一带新增1087万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大红山矿区新增1016万吨。13.普通萤石新发现矿产地5
处(中型3处、小型2处)。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6处(预查1处、普查3处、详查8处、勘探4处)。内蒙古四子王旗西里庙矿区新增16
3万吨;江西上饶县云顶庵矿区新增55万吨;内蒙古喀喇沁旗叉素沟矿区新增41万吨。(三)基础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完成1:5万区域
地质调查10.7万平方千米,工作程度提高到44.1%;1:25万区域地质调查0.25万平方千米。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完成1:5万重力
测量0.6万平方千米,1:5万航空物探32.9万测线千米。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完成1:5万地球化学调查0.8万平方千米,1:5万土地
质量地球化学调查1.7万平方千米,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18.1万平方千米。土地质量调查新圈定富硒土地资源270万亩,支撑
5处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近30万贫困群众受益。矿产地质调查。完成1:5万矿产地质调查13.5万平方千米,圈定找矿靶区447处。海洋基
础地质调查。实施深海地质探测计划,海洋六号执行中国大洋第51航次,海洋地质九号赴西太平洋开展中比例尺深海地质探测和海洋基础地质调查
,海洋地质十号赴印度洋执行海洋地质调查国际合作任务。圈定一批深海矿产资源远景区,在海洋微塑料调查、深海探测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进展
。基于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测资料编制完成新一代13类海域地质地球物理图系。(四)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水
文地质调查。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4.2万平方千米。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基础建设顺利完成,初步实现全国地下水动态有效监测。在乌蒙山
区、沂蒙山区、西北内陆盆地区、西南岩溶区等地完成探采结合井约120眼,直接解决约14万人饮水困难,提供约120处饮用水源,保障约6
1万人饮水。以三江平原为重点,编制《东北地区地下水状况报告》。完成西南典型岩溶区(贵州)及黑河流域地区水文地质图整编,累计完成图件
整编243幅。环境地质调查。完成1:5万环境地质调查4.0万平方千米。支撑雄安新区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容东片区工程地质、土地质量调查
评价。服务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开展海口江东新区综合地质调查。推进长江南岸小流域1:10万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查明皖江沿江地区河湖
岸崩和淤积情况。启动雄安新区、海口江东新区、成都、延安等16个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开展37个地级以上城市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
填图,覆盖国土面积2.35万平方千米。地质灾害调查。完成1:5万地质灾害调查1.5万平方千米。推进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三级业务支撑体系
建设,健全完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实现与重庆、四川、湖南、湖北等7个重点省份互联互通。开展金沙江、雅鲁藏布江滑坡4次堵江等地质灾
害应急调查和监测预警。2018年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96起,避免人员伤亡2356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9.6亿元。(五)地质科
技。三项研究成果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最古老大陆的时代和演化研究”发现大量始太古代-新太古代早期陆壳物质,揭示华北
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地壳生长演化的规律和阶段性,改变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历史认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地质工程分布式光
纤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建立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江特提斯
复合造山成矿作用与找矿突破研究”查明增生-碰撞-转换造山精细过程,构建西南三江复合造山带构造模式,建立以斑岩型铜金矿为代表的四类矿
床成因模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完井与重大地质科技创新。完钻井深7018米。工程攻克超
高温钻探和大口径取心等关键技术难题,获取415万组24TB深部实验数据。发现松辽盆地深部页岩气和地热能两种清洁低碳能源具有良好勘探
开发前景。获得白垩纪陆地古气候演变规律三项证据。建立松辽盆地陆相地层标准剖面—“金柱子”。创编首套中国自然资源图系。图系分全国卷、
省区市卷和专题卷3个系列,涵盖了水、土、矿、林、草、湿地、海洋等8个类别,共2316张图件,反映各类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动态
变化、开发利用状况和存在问题等内容,并建立统一数据库和信息平台,为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系统全面详实的基础数据。现代区域地质填图技术
方法体系构建与示范。针对基岩区和特殊地质地貌区地质填图,编制6种基岩区、9种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方法指南,修订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
法规范、制定覆盖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指南,构建我国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新方法体系。该体系以地球系统科学和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充分
利用先进技术,开展多学科联合调查,对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新一轮省级区域地质志编撰完成。对近30多年来我国海量区域地
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调查新成果、新资料进行系统综合集成,提出洋板块地质学(OPG)新思想。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取得新突破
,提出我国中—新元古界划分对比新方案。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研究提出全国统一的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技术要求。重新划
分I、II、III级成矿区带。梳理并提出23个矿场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厘定388个矿产预测类型。对铁、铜等17个单矿种进行汇总及
系统研究。完善各成矿省区域成矿模式及区域成矿谱系。(六)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建成“地质云2.0”并正式上线运行。实现160个国家
级核心地质数据库、7287个权威资源环境信息产品、全国地质资料馆的近14万档(440余万件)存量地质资料、90万个钻孔数据、29万
多米岩心图像信息在地质云平台上查询、在线浏览、在线订单服务。地质云社会化服务规模快速扩大,山东省地勘局、陕西省地调院相继完成地质云
的接入,浙江省地勘局已着手建设与地质云互联互通的地质大数据应用中心。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地质资料馆馆藏资源进一步丰富,全
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接收成果地质资料1.56万种、原始地质资料0.92万种。截至2018年底,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成果地质
资料馆藏总量共54.01万种,原始地质资料馆藏总量共3.03万种。地质资料网络服务量快速增长,地质资料网站服务浏览量达803.4万
人次,同比增长32.4%。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接待到馆用户2.0万人次,提供地质资料利用服务389.2万件次。地质资料专题服
务形式多样。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围绕“4.22世界地球日”开展地质资料进校园、进社区等内容丰富、多种多样的宣传和科普服务活动;全国
馆与山东、四川、新疆等省(区、市)围绕非常规能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脱贫攻坚、重大工程建设等需求提供专题服务或编制地质图专题服务产
品。附表2017与2018年分省地质勘查投入省份2017(万元)2018(万元)变化(%)总投入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社会资金总投入中
央财政地方财政社会资金合计1983563.2586533.1674585.4722444.81737205.4582997.553
7705.4616502.6-12.4北京17253.91835.013637.91781.016114.41646.013162
.11306.3-6.6天津11206.25157.14794.41254.77981.84109.03366.8506.0-28
.8河北66862.719527.731077.816257.1105891.453059.021190.731641.758.4
山西60670.25803.534586.320280.369065.35419.044823.318823.113.8内蒙古15
4279.055367.030000.068912.0138641.447177.025443.566020.9-10.1辽宁36
447.98986.920046.67414.434799.09807.212364.912627.0-4.5吉林30323.93
733.515340.111250.323875.512094.57120.24660.9-21.3黑龙江86949.737625
.443711.75612.633023.828970.9115.03937.8-62.0上海4108.21266.02842.2
0.02727.8840.01887.80.0-33.6江苏35354.45610.022718.57025.827369.153
29.016673.55366.6-22.6浙江30243.96266.516643.67333.839690.86573.424
083.49034.031.2安徽44883.710596.117002.317285.347329.510959.017116.
819253.85.4福建22578.53678.010925.37975.222671.46538.59754.66378.30
.4江西57530.320983.020770.015777.347935.020402.510355.217177.4-16.7
山东63172.85020.035225.922927.066007.57223.434862.823921.34.5河南3446
4.35030.016900.812533.430004.16084.016785.77134.4-12.9湖北45143.523
222.513445.28475.860658.326315.524213.810129.034.4湖南52968.112981.
322681.317305.543210.612951.012959.417300.2-18.4广东42515.010188.77
274.125052.151341.011286.515729.724324.820.8广西50301.912754.826516
.811030.347002.511024.626715.89262.1-6.6海南7351.81566.03729.42056.
411808.65354.56116.6337.560.6重庆26871.46802.018428.11641.336872.83
948.128260.34664.437.2四川57999.623817.47808.726373.557068.719027.010110.927930.8-1.6贵州61294.912349.13833.645112.261692.110243.47962.743486.10.6云南113259.525041.113591.674626.879231.919607.08586.651038.2-30.0西藏64474.345996.04503.113975.253095.828211.211247.813636.9-17.6陕西66375.611829.126100.428446.149389.214897.69735.324756.3-25.6甘肃71229.316260.132517.222452.056770.212659.128328.115783.1-20.3青海84893.816602.035783.532508.489557.015506.940490.533559.75.5宁夏12520.44035.54830.53654.411129.31889.06409.52830.8-11.1新疆360453.057020.0117318.5186114.6202625.051219.141732.1109673.7-43.8其他109581.9109581.90.00.0112624.8112624.80.00.02.8未统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所有勘查投入数据不包括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矿产勘查投入。2018年勘查新增资源,包括未经过储量评审机构评审的资源量。13
献花(0)
+1
(本文系王遂正196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