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两大类。其中继发性糖尿病仅占少数,如继发于胰腺疾病者有胰腺切除、胰腺炎、胰癌、胰血色病等;继发于内分泌系统其它疾患者有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胰升糖素瘤、胰岛生长抑素瘤等。以上病因大多较明确,在此着重讨论原发性糖尿病(简称为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原发性糖尿病又可分为糖尿病1型和糖尿病2型,此二型糖尿病由不同病因所致。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学说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 5倍。在糖尿病1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2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2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l型。 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研究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三、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原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加,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 20%增加至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 B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等多角度进行探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新的认识。 建议糖尿病在最初不要用西药,关健注意饮食的严格控制,也可服用一些强身健体有抑糖作用的中药。 水飞蓟 柴胡疏肝汤, 疏肝汤,消遥丸, 舒肝汤,或是养肝丸,都不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