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推荐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与传统手术治疗86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对比研究

 硬化在线图书馆 2020-11-25

医药论坛杂志

2019年2月第40卷第2期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与传统手术治疗86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对比研究

杨双林,翟焕阁

南阳南石医院介入导管室,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单纯性肾囊肿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n=43)和传统组(n=43)。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囊肿体积、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超声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传统组(81.40%)(P<0.05);治疗后超声组囊肿体积小于传统组,WHOQOL-100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超声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65%)低于传统组(23.26%)(P<0.05)。

结论:与传统手术对比,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

单纯性肾囊肿;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术;传统手术;并发症

文章编号:

1672-3422(2019)02-0100-02

单纯性肾囊肿是临床常见肾囊性疾病,好发于成年人,多为单侧单发,较小肾囊肿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但随着疾病进展,肾囊肿逐渐增大,不仅影响肾功能,还有癌变的可能,因此单纯性肾囊肿一经发现应尽早进行有效治疗[1]。临床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传统方式为开放性囊肿去顶术,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但创伤性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术后康复,不利于患者接受。近年来,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术在单纯性肾囊肿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好评[2]。本研究选取南阳南石医院单纯性肾囊肿患者86例,分组研究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单纯性肾囊肿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超声组43例,女16例,男27例;年龄21~75岁,平均(48.62±12.46)岁;囊肿位置:肾上极28例,肾中极3例,肾下极12例;病程1~6年,平均(3.28±0.76)年;合并症:冠心病3例,糖尿病7例,高血压12例。传统组43例,女18例,男25例;年龄22~77岁,平均(49.27±12.58)岁;囊肿位置:肾上极29例,肾中极1例,肾下极13例;病程1~7年,平均(3.39±0.81)年;合并症:冠心病2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14例。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排除

①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单纯性肾囊肿;对本研究药物无禁忌;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两组术前均常规禁饮禁食,完善各项检查,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1.3.1 超声组 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术治疗,患者俯卧,显露腰背部,超声探测病变位置,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处理后,选择距病灶最近处皮肤进行穿刺,深度至囊肿液性暗区中心,抽出针芯,连接注射器,抽吸囊液,尽量抽取干净,随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囊腔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清亮、蛋白试验呈阴性,然后注入1%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45),注射量约为抽出囊液量的25%,注射完成后退针,于针道内注入少量利多卡因,退针后立即采用压迫法止血。

1.3.2 传统组 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于11肋或12肋下做切口,常规切开各层组织,显露病变部位,行常规囊肿去顶术。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1.4 疗效标准[3]

无效:治疗后,超声检查囊肿体积缩小<25%,或未缩小,甚至略有增大;有效:经治疗,囊肿体积缩小25%~50%;显效:囊肿体积缩小>50%,但未完全消失;基本治愈:囊肿完全消失。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43×100%。

1.5 观察指标

①两组治疗效果。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③两组治疗前后囊肿体积,采用超声检测仪测量囊肿形态、边缘、位置、大小等信息,采用“π/6×长×宽×高”公式计算囊肿体积。④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采用世卫组织生活质量评分表(WHOQOL-100)评估,分值0~100分,得分高者生活质量高。

1.6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超声组(97.67%)较传统组(81.40%)高,P<0.05,见表1。


2.2 囊肿体积、生活质量

治疗前超声组囊肿体积、WHOQOL-100评分与传统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超声组囊肿体积较传统组小,WHOQOL-100评分较传统组高(P<0.05),见表2。

2.3 并发症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超声组(4.65%)较传统组(23.26%)低(P<0.05),见表3。

3 讨论

传统治疗以开腹式手术为主,本研究中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40%,可见其治疗效果良好,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整体效果有待提高。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注入硬化剂已成为临床治疗肝囊肿及肾囊肿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性小、费用低、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势,并逐渐取代了传统手术[4]。聚桂醇是一种新型硬化剂,主要作用于具有内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蛋白,促使其变性、凝固,可抑制并破坏囊壁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形成无菌性炎症,促使病变囊腔闭合,从而达到治疗囊肿的目的[5]。刘成玮等[6]研究显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操作时间短,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且能加速症状消退,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且超声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传统组低(P<0.05)。可见,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更佳,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另由本研究结果可知,治疗后超声组囊肿体积小于传统组,WHOQOL-100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表明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术能显著降低囊肿体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上可知,与传统手术对比,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更加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硬化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