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鹦鹉也和我们一样,每到过节时分便要串门,那有一种鹦鹉可能要在路上跑到天荒地老,无他,因为鹦鹉都展翅飞行时,它们只能靠“11路公交”在地上蹦跶,它们就是这次小编要介绍的动物:號鹦鹉(Strigops habroptilus)。 视频来源:bbc youtube channel 號鹦鹉,新西兰当地人称为卡卡波kākāpō(毛利语,意为夜鹦鹉),是唯一一种不会飞行的,夜间活动的鹦鹉,也是最重的鹦鹉。虽然超重很呆又不会飞,但是卡卡波鹦鹉可能是最长寿的鸟类之一。 图片来源:www.bbc.com 现如今有147只卡卡波鹦鹉存活。在本周,新西兰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个繁殖季已成功孵化了75只卡卡波鹦鹉幼鸟,虽然并不是每一只幼鸟都能存活,但是也已是创记录的成就,极大的增加了目前卡卡波鹦鹉的规模。现在,卡卡波鹦鹉都被保护在没有天敌的岛屿上。 卡卡波鹦鹉和其他鸟类一样,在新西兰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名鼎鼎的kiwi-几维鸟也是),毛利人捕猎卡卡波鹦鹉以获得食物和羽毛。由于不能飞行,外加卡卡波在遇到威胁时会习惯性“呆住”,利用和植被颜色相仿的羽毛来躲避掠食者,但是对于有经验的猎人和依靠嗅觉的猎狗来说这种程度的“伪装”就难以保护卡卡波鹦鹉,外加毛利人的生活范围扩大,卡卡波的栖息地逐渐减少,当欧洲殖民者来到新西兰时,卡卡波鹦鹉已经从一些岛屿上消失,但这种呆萌肥鸟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图片来源:www.bbc.com 殖民者清理了大片新西兰的土地用于耕种和放牧,卡卡波鹦鹉的栖息地进一步缩减,殖民者带来的动物更是要命:狗、家猫、鼬等外来入侵动物对于“本地崽卡卡波”形成巨大威胁,它们在当地没有天敌,所以数量剧增。有幸躲过这些掠食者的卡卡波鹦鹉还有可能被博物馆和收藏家捕获,真可谓是命运多舛。 图片来源:Kimberley Collins / Flickr https://www./saving-the-kakapo-the-worlds-strangest-parrot/ 19世纪80年代,压垮卡卡波鹦鹉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为了遏制漫山遍野的野兔,新西兰人释放了大量的鼬(白鼬、雪貂、黄鼠狼等)。虽然野兔的数量有所控制,但是卡卡波鹦鹉等本地物种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还有其他被引入的食叶动物(鹿等)与卡卡波在野外竞争食物。自此,在新西兰发现野生卡卡波鹦鹉已经非常困难。 图片来源:http://meristation./zonaforo/topic/24547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