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建筑修葺施工原则细则

 甘雨工作室 2019-05-27

   2019.04.16  19:00甘雨

    本文,仍然是政治逻辑学专题...我在这里强调,古代建筑是社会的、人类的财富,不属于某某某机构的私物。古代建筑的维修,其目的、过程、操作、竣工,应该公开化,应该有新闻媒体、社会达贤、平民百姓的注目。事实上,如果我在法国,如果我晓得巴黎圣母院在进行长期维修,我这个外国游客也会指出施工现场的消防隐患...
    一、
    古代建筑往往是文物。不同的古代建筑,他们的历史意义、宗教影响、文物价值、政治作用,归属不同的层次,有的是地区级别的、有的是国家级别的、有的是国际级别的。中国的故宫、英国的温莎堡、美国白宫、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沙特阿拉伯麦加大清真寺等等,是国际级别的...
    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尖塔崩塌。巧合的是上周四(11日)在尖塔周围的16个铜像,其中包括12门徒像因翻修工程而被移走,逃过一劫...
    二、
    这次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与维修有关。据美联社及《纽约时报》报导,这几年,建于12世纪的圣母院一直在进行翻修工程
    如此重要的国际文物建筑,如此重大的维修工程,难道没有预案,制定施工细则,防止火灾、盗窃、毁损...
    三、
    国家级别、国际级别的古代建筑大型修葺、全面装修,应该制定施工原则及细则,比如:
    1.原则,建立专案,成立专案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文物单位、消防机关、新闻媒体、社会达贤...
    2.原则,对古代建筑内的各个文物,登记、拍摄、造册、报道,能够移动的,应当搬运至安全场所
    3.原则,修旧如旧,保持原来面貌、使用原有材料
    4.原则,消防单位派员24小时驻守施工现场;消防单位调动消防机具守候现场
    5.原则,警方派员24小时驻守施工现场,防范盗窃
    6.细则,施工单位要提交施工日程表,罗列施工可能使用的方法、器具和材料
    7.细则,在涉及烘烤、电焊、有机溶剂、易燃物料...的施工,必须有消防员在场
    8.细则,施工期间实行局部交通管制,保障消防通道畅通
    9.细则,新闻媒体实时即使报道维修动态与近况
    10.细则,整个修葺、装修过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批评
    四、
    比如,在文物维修过程中,有时候会采取烘烤、电焊,有时候会使用挥发性、可燃性的溶液,比如酒精、汽油、香蕉水...
    消防单位根据施工日程表,在施工单位采用烘烤、电焊、有机溶剂、易燃物料...之时,调动消防人员携带消防机具守候现场
    五、
    巴黎圣母院被烧得只剩个空架架,随后的重建,不知道要花多少个亿的美元
    如果当初、如果开初就有消防队员携带消防专业器具,与施工单位的活动同步防范,咋个会发生火灾?咋个会由失火而导致弥天大祸?
    而巴黎市政府派遣三五几个消防队员携带消防专业器具长期驻守施工现场,也花不了多少法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