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母和王熙凤 贾府是不是伪善,刘姥姥一进二进荣国府就是试金石。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目的很明确,全家快要活不下去了,就是来“打抽丰”的。也许是好久没有来往的原因,贾府对刘姥姥比较冷淡,可最后王熙凤还是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解了刘姥姥一家燃眉之急。虽然银子不多,但也证明贾府并非那么高高在上不近人情。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由于老祖宗贾母知晓,刘姥姥获得了超常待遇,算是长了见识,明白了什么叫豪门。吃了她一辈子都没吃过的三珍海味,见了她一辈子都没见过的玉宇金屋,亭台楼阁,还在宝玉那锦衣玉被,花团锦簇般的卧房里睡了一觉,放了一通臭屁,真可谓不枉此一行! 临走的时候还拉了一车东西,这对一个穷苦的乡下人来说,真可谓是意想不到的天高地厚之恩。虽然这不是她二进荣国府的本意,但所从整个过程以及所送的东西,也能看出贾府一些人本性。 王夫人送了刘姥姥一百两银子,惜老怜贫,看来王夫人日常吃斋念佛并非虚假,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 王熙凤送了刘姥姥八两银子,两匹绸子,另外还有两斗梗米,若干果子等。虽然人人都说王熙凤狠毒,但面对一个乡下穷苦人能这样做,已经很不错了,可见良知未泯。所谓善有善报,这也是后来巧姐被救的主要原因。 宝玉送了刘姥姥一个成窑钟,平儿和鸳鸯也都送了刘姥姥不少东西,可见他们都是善良之人。 其中两个人的做法很是让人惊讶,一个是林黛玉,没送东西也就罢了,还称刘姥姥为“母蝗虫”,面对一个穷苦的乡下老人,竟然如此恶毒,实在与自己的身份极不相符,真是让人遗憾!可见并非什么善良之人,这也是后来没有得到善果的主要原因。看来作者安排这段情节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恶有恶报嘛!可就是不知道她临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她也是和刘姥姥一样的人,也许会长命百岁? 另一个就是妙玉,一个出家人,四大皆空,竟然因为一个杯子被刘姥姥用过,就要把它扔了,砸了,难道自己真的就那么高贵?难道自己不是爹生父母养的血肉之躯?可见也并非什么善良之人。这也是后来被人掠去,变成了一个刘姥姥看见都嫌弃的人的主要原因!也算是恶有恶报! 再看看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刘姥姥腆着老脸陪着她高兴了好几天,走的时候只给了刘姥姥几件不穿的旧衣服和几样常用药,作为贾府的最高领导,最有钱的人,似乎有点太啬抠了。 贾母作为一个有见识的老人,她应该明白银子对穷苦人的重要性,就算是雇戏子演戏,几天时间也应该给几两银子吧?五十两一百两不敢说,十两八两总应该有吧,一点心意嘛,可她却一文都没给。这只能说明贾母并没有她外表表现的那么善良,也许在她眼里,刘姥姥不过就是个取乐的工具而已。 ![]()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当然,贾母的这种不善良,在两件事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一是为了自己享受荣华富贵而不顾后辈们的死活。贾府开始衰落,在《红楼梦》开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贾母也说过这样一句话:“若说外头好看里头空虚是我早知道的了,只是居移气养移体一时下不得台来。”什么意思?就是说贾府开始衰落贾母是早就知道了,只是过惯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一时半会改变不过来。 作为贾府的老祖宗,作为儿孙满堂得老人,在明明知道家业开始败落的情况下,却不知道带头节俭,缩减开支,依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铺张浪费,这明明是在加速贾府衰败,难道她就不为自己的儿孙们想想?这未免也太有点自私不善良了吧? 二是用光了林黛玉父母留给林黛玉的遗产,却没有促成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姻。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从患重病到去世,是贾母命贾琏带着林黛玉去扬州料理的后事,也就是说贾母成了林黛玉的监护人,林如海留给女儿林黛玉的遗产最终全部由贾府收管。有多少呢? 《红楼梦》中王熙凤和贾琏因缺银子用发愁,贾琏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也就是说贾府曾发过一次这么大的数目的财,贾府怎么会发这么大数目的财呢?只能是林黛玉父母留给林黛玉的遗产了。 二三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那可是一笔巨额财富,林黛玉吃之不尽用之不竭呀! 可贵妃省亲,烈火烹油一般,林黛玉的三两百万遗产很快就流水一样花没了。 当然,要动用林如海留给林黛玉的遗产,必须得到了贾母的许可,否则,只怕谁也动不了。如果林黛玉和贾宝玉成亲,林黛玉就是贾府的人,遗产自然也就是贾府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毫无问题。可如果没有成亲,林黛玉就不是贾府的人,那贾府有什么资格花林黛玉的钱呢? 问题是,花了林黛玉的钱之后,贾母开始一直主张木石姻缘,可后来变卦了,又促成了金玉良缘,导致林黛玉一命呜呼。 花了人家的钱,还要了人家的命,斩草除根的意味很浓,这是缺了大德呀,又何谈善良二字? ![]() 贾母,林黛玉,王熙凤 既然贾母不够善良,那她当年是如何对待丈夫身边的妻妾的呢? 在贾府,贾母最欣赏和喜欢的女人就数王熙凤了,这主要原因是因为王熙凤很能干。贾母说过这样的话:“当日我像凤姐儿这么大年纪,比她还来得呢。她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算好的了。” 可见,贾母当年管家的时候也和王熙凤差不多,有着与王熙凤相似的经历。正是因为有过相似的经历,才表现出了对王熙凤得欣赏和认可。 而王熙凤的能干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管理贾府大家庭的才能。杀罚决断,不让须眉,把一个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 二是管理自己小家庭的才能。王熙凤把一个好色的贾琏收拾得战战兢兢,服服帖帖,把自己四个陪嫁丫头一个个打发出去,只留下一个平儿,省去了许多麻烦。设法除掉尤二姐,免除后患。贾母不是不知道,而是装作不知道,等于是变相认可。 对王熙凤第一方面的认可,当然无话可说,管好贾府是大管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责无旁贷。可对第二方面的认可,就让人有点费解了,难道贾母的老公也是个好色之徒? 答案是肯定的,哪有男人不好色的? 凤姐过生日,贾琏与鲍二媳妇偷情,两口子闹得厉害,贾琏一气之下拿着剑要杀凤姐。贾母劝凤姐时说了几句话:“什么要紧事。小孩子年轻,馋嘴猫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世人都打这么过的。” 言下之意很明白,是男人都好色,不好色就不是男人。你男人好色,我男人也好色过! 王熙凤为了堵住贾琏的好色之心,打发了身边的丫头,害死了尤二姐,而贾母当年对待自己丈夫身边的姬妾似乎一点也不比王熙凤差。 ![]() 王熙凤与尤二姐 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办丧事,探春问过吴新登家的这样一段话:“前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家里的若死了人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 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自然指的是贾母丈夫贾代善的姬妾了。几位,自然不会是一个两个,而是三个以上。且这么大年纪还在老太太屋里,只能说明她们都没有自己的孩子,要不早就分房另过了。这也是整部《红楼梦》中,除了贾母的三个亲生孩子,贾赦,贾政,贾敏之外,再没听见有其他兄弟姐妹的原因。因为其他老婆都没有生呀! 如果说一个小老婆没生可以理解,也许是因生理有问题不会生。比如贾政的两个小老婆,周姨娘没生,而赵姨娘却生了两个。 可如果是多个小老婆都不生,那就是人为因素了。贾母管不住丈夫的好色之心,索性不管了,你想有多少小老婆随你的便,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不能生孩子,不能影响我在家中的地位。这样既满足了丈夫欲望,也不会使自己难堪,可谓两全其美。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老姨娘们老来无子,孤独而死,而贾母却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从这点上来说,贾母要比王熙凤厉害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