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尕蛋亲 2019-05-27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作为我国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的平遥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漫步于古城内,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随处可见,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其中,位于古城中心的平遥县衙最为出名,建筑结构合理,错落有致,占地26000多平,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也是众多国内外游客“必来”的景点之一。然而,600多年来,县衙公堂之上的牌匾上却一直存在着一个“错别字”,背后的原因竟令后人们拍手称赞。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据历史记载,平遥县衙始建于北魏时期,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从县衙内陈列的模型上看到,整座建筑中轴线上有六进院落,由外至内依次为大门、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和大仙楼。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皇宫缩影。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在众多景点中,平遥县衙是游客们“必来”的景点之一,日最大承载量达104000人次。在每天的特定时刻,县衙内还会上演“升堂”的表演,让游客们体验到古代“青天大老爷”的断案情形。“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衙门一侧的一幅对联告知人们,谨慎到此,理解为官的不易。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走进平遥县衙大门,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第一个院落,东西两侧各建有六间窑洞,为赋役房,是收取赋税钱粮的场所。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穿过“仪门”,就来到了县衙的第二个院落,面积约为第一院落的两倍多。院落两侧同样各有六间房,清一色的青砖灰瓦,六檩硬山前廊式,挂有大红灯笼。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在院落的正前方为县衙的主体建筑——公堂。在古代,这里是县官审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级官员的厅堂。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走进公堂,脑海里不禁联想到升堂时刻,左右衙役用廷杖击地,并高喊“威武”的画面,身临其境,仿佛走入了电影和电视机中。平遥县衙公堂又称“亲民堂”,而牌匾上却有一个“错别字”——“民”字上多了一点。可能不少人也为认为是写错了,其实这并非错别字,而是为了表达官员“亲民更多一点”之意。听到这一解释,相信600多年后的我们,是不是要为当时的官员拍手称赞呢!大堂内东西两侧分别是钱粮库和武备库。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穿过公堂后,就是“宅门”,意为通往内宅的院门,看门人被称为“门子”。来县衙找知县办事者由门子通禀,有时还要向门子贿赂,以求方便。而“走门子”一说就是由此而来的。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穿过宅门,便来到了“二堂”。建造于明朝万历十九年,是知县日常办公、小范围研究工作审理民事案件的场所,相比森严的大堂,这里略显一丝平静。二堂正中屏风上绘有“松鹤延年图”,相比大堂的“山水朝阳图”,多了几分生活气息,公案上的令签也只有黑色令签,没有红色令签,说明在这儿是不能判死刑的。挨了板子,也是一种恩赐,因而,堂上高悬“恩补堂”匾。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走过二堂,就来到了知县的内宅——“勤慎堂”,是知县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勤慎堂”意为告诫知县在此为官要做到勤快、谨慎。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勤慎堂”正房内保留着当年的陈列布置。而东西厢房为客房,是招待上级或同窗好友住宿的地方。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在位于县衙中轴线上最后一个院落的就是“大仙楼”。大仙楼院同县衙仪门院、大堂院、二堂院、内宅院一样,均为“四合院”结构,体现封建时代皇权大统一、四方合一的思想。是一座两层结构的元代建筑。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楼上供奉着保护官印的狐仙,为平遥县独有。我国古代民间世代相传,狐狸能修炼成精,化为人形,神通广大。如果触犯,必受其害。若心诚敬奉,则蒙其护佑,因此民间尊为大仙。在清代各官署多供奉守印大仙之位,同时护佑自己的前程。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楼下则为知县的餐厅,院落东西两侧分别为厨房和炊管人员的住所。知县用膳,一日三餐不像当地富商那样非常讲究,但在素有“小北京”之称的平遥为官,一年四季的膳食绝非民间百姓可比的,厨师、伙友的技术超群。厨师、伙友每年俸银仅为6两,相比知县的年俸45两、养廉银近千两(本意是想藉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并避免贪污情事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差距甚大。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从大仙楼的东厢房穿过,便来到了知县的“后花园”,垂柳、亭台、鱼鸟花香,优美的景色为知县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在县衙“仪门”西侧还建有牢狱。

探秘中国最大县衙:公堂上“错别字”留存600年,原因令后人称赞

从县衙内登上观风楼可以俯瞰县衙大门和衙门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