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为什么听了很多课程却无效?

 管理简单有效化 2021-09-26

你,为什么听了很多课程却无效?

现在是信息全开放、竞争无边界、万象丛生的时代,为了让自己活得越来越体面,为了父母有需要时能满足,为了子女有需要时能满足,为了让自己背后的人有需求时能满足,都在砥砺前行的路上不断学习。

学习结果出现了三种:其一:有些人提升了、蜕变了,其二:有些人退步了,其三:还有些人原地打转,为什么会出现第二种和第三种学习结果呢?同样的培训课程、同样的辅导老师、同样的课时,结果却大相径庭、天壤之别,为什么呢?其实原因不在课程,不在辅导老师,不在课时,而在自己

第一: 期望他人改变而不自改

有句话很经典:“你浪费了多少能量,去期望他人改变”,确实,如果我们不是下定决心改变自己,超越自己,而是认为别人应该改变,浪费了时间精力去想要改变别人,那么去上什么课都没用,期待他人改变,却永远不愿改变自己的人,最终都会一事无成,因为他们已经把卓越人生的主导权给了别人,电视剧《欢乐颂》安迪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把自己的人生希望交给别人的人,永远看不到希望,最终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第二:别人都是错的,唯有自己是对的 

我们应当自信,但我们不应当自以为是,更不是让我们“自以为别人都是错误的”!自以为是和自以为别人都不是的信念,会严重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会让我们陷入“谁对谁错,谁是谁非”的漩涡当中,更会让我们自己迷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看不到他人的优点与特长,丧失自我进取和学习的内动力,时间长了,难以自拔,孤芳自赏,最终让自己成为孤立的人;请记住,坚持自己的目标,远比坚持“我是对的”更为重要,别忘了,做比说更重要,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懂但无行动一切都是零,只有懂且行动才会有效果。

第三:  知道的多,行动的少

知道再多人生道理,但不行动,永远都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所以参加再多的培训课程,学习再多的理论知识,明白再多的人生道理,但始终不用于实践,哪怕学再多课程也无济于事。

       心态决定命运,当我们不愿意自甘平庸,不愿意得过且过,不愿意随波逐流混日子的时候,所以我们采取学习(参加培训、聆听他人建议、观摩同行、与信任的成功人士探讨交流等等)的措施充实丰盈自己,但这些都是外因,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内因,内因不愿行动、不愿改变,学再多不如不学。

     迟迟不愿行动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感不够强烈,而是他们活在了评判模式中,思虑过多,引发了严重的担忧,焦虑,烦恼,于是很难迈出决定的第一步。对风险进行评估判断固然重要,但勇敢坚定的行动更加重要,犹豫千万次,不如尽心致胜地行动一次,过多的评判和犹豫,最终必然导致一事无成。

第四:  不学习、不钻研自己的领域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确定性的知识越来越少,一切都在飞速演化。过往凭借一技之长可以走遍天下,现在只要拒绝学习,过不了几年,甚至几个月就会被科技进步,时代发展,同业竞争所淘汰;其次现在的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同行,更多的是弯道变车、顺路变道,跨行竞争,一觉睡醒,你都不没有任何的防备与预见就冒出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接受新的思维,接受新的模式,在自己从事的领域里面不断研究和钻研,用匠人之心将自己从事的领域做精、做专、做出特色。

第五:把希望交给他人

  期待外界环境把自己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具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你,把本应该主动负责的人生活成了被动观望的人生,将自己命运的控制权交给了别人,那么,你的人生将会越来越暗淡,激情和动力会越来越少,最终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事无成。

第六:自我缺乏坚定的决心

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抱怨运气不济;这山看着那山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认为别人从事的行业好干,正是有这样的心态,逐渐失去了关注、钻研自己领域的决心,最终一事无成。

成就大业的人,一定是内心坚定,充满力量,心无旁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失败,都阻止不了达成目标的决心,无论看到什么样的诱惑,都不能动摇坚持下去的恒心,成功一定是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绝不放弃的人,时刻记住,若要如何,全凭自己。

第七: 喜欢炫耀过去的成功

始终以过去的荣耀引以为傲,就无法把握新的胜机,就无法看清当前的机会,就无法开启下一次成功的起点,放下的智慧,就是给内心一次归零的机会,只有放空自己,才能收获更多,放下更多,才能得到更多。

第八:认为老师讲的都是错

在课堂上,凡是老师讲的观点与自己坚持的观点不一致,有冲突,也不加以分析,也不加以考虑,往往认为自己在自己的领域折腾很多年了,不是一样活下来了吗?就认为老师的观点是错的,就认为老师是外行,有这样心态的人,不论听什么课程,不论用什么态度听课,对其来说都是无济于事。

    不论你是老板,还是职业经理人,还是企业的管理人员,活下来确实不容易,活得好不好就更不容易了, 要想活得好,就必须学会自省,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学会分析他人的观点,学会融合他人的观点。

第九:只学不习

学习,由学与习两个字组成。学习的最大误区是只有学,没有习。习就是练习,学以获取认知,习以获得能量。能量才是学习的根本价值,空道理是没有用的。

学结束后,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提炼,然后应用(习的阶段),反复提炼,反复应用(习),才能保证学的效果;若只是学,而不习(也就是说学而不用,学而不思),那学还有什么意思?那学还有什么作用?学用于指导习,扶正习;习用于验证学,用于提炼学,用于萃取学,学与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