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怕被人背后捅刀子,如果有什么问题当面说出来还好些,可在背后搞小动作就显得太不道德了。 自古以来,防备之心都是为了防小人,但有时再小心也会防不胜防。因为小人很难对付,大家是不是很无奈呢?那么今天教你一招。大家都知道清朝的末期政府腐败,社会显露出一番衰败的景象,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找退路。于是,就开始研究鬼谷子的一些韬略,连曾国藩也不例外。 
但左宗棠偏偏不这样,他认为鬼谷子的那些说辞已经落后了,结合现在的环境和条件,已经跟不上现在的社会步伐了。所以他自己想到了一个办法。在1852年5月的时候,张亮基请左宗棠来湖南帮助他抵抗太平军,于是,左宗棠带领几个人到了湖南长沙帮助张亮基。原本一切都挺顺利的,左宗棠也是满怀信心的,但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鲍起豹,很是瞧不起左宗棠的文人身份和行为。  见到左宗棠之后就一番讽刺,左宗棠本不想忍,但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再加上张亮基为了不惹那么多事就劝住了左宗棠,毕竟鲍起豹是个提督,身份也是很大的,不能得罪。为了大局着想,鲍起豹也只能听左宗棠的部署调兵。果然在左宗棠的战略下击退了太平军。请功时,左宗棠把很多人的名字都写上了,唯独不写鲍起豹的。虽然后来张亮基把鲍起豹添上了,但鲍起豹还是追问左宗棠为什么刚开始不写他的名字?左宗棠毫不畏惧地告诉鲍起豹:这本就是你分内之事,守不住是你自己的责任。他俩因此结下了梁子。 此事过后,张亮基劝告左宗棠,不应该这样,可以用一下鬼谷子的办法。而左宗棠认为鬼谷子并没有“要知此事要躬行”的经验,无法借鉴,对待这种小人就要采取强硬的手段。张亮基深感佩服,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再后来,鲍起豹与曾国藩也因为一些事闹的不愉快,曾国藩就把鲍起豹做的事奏报给了朝廷,最终鲍起豹被罢职了。左宗棠认为应该远离小人,因为这种人斤斤计较,该早些断了联系,没有必要把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人身上。 左宗棠对付小人只用一个方法,简单易学,比鬼谷子的更高明。你学会了吗?对付小人,我们没必要和他讲道理,因为讲了他也不会听,反而浪费我们的时间。而且,不要给小人第二次招惹你的机会,有的人就是看你不反驳,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