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大乱世,中原政权是“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周边地区还有十几个独立政权。 南方先是吴国,后来李昪篡权,国号唐,史称南唐。 南唐有个卓尔不群的伟男子,叫韩熙载,这个人最被人熟知的是一幅《韩熙载夜宴图》,高中美术课本上就有的插图,图中一个高帽子、大胡子的文人,一脸愁容看人跳舞唱歌。 千年之后还留下这个愁相,真乃历史之一大奇观。 顺义六年(926)年,淮河渡囗正阳镇,两个年轻士子正在畅饮。 寥阔江天,大风劲吹,遥望河上点点白帆。 千古江山,感物兴怀。 一人仰面喝下一杯酒,大声道:“江南如果拜我为相,我必长驱河洛,平定中原!” 另一人道:“中原如果以我为相,取江南如探囊取物耳!'两人相视大笑。 这两人就是韩熙载和好友李谷。 一年前,韩熙载父亲卷入后唐的权争斗争被杀。 小韩乔装打扮,从中原一路向南逃亡。 在此与李谷最后见一面,渡过淮河,就是吴国地盘,安全着陆。 两个朋友相对一揖:“就此别过。” 韩熙载到了吴国首都广陵,向吴帝杨溥上了《投止状》,这大约是史上最为高调的自荐信。 气势逼人,志向高远。 自许文韬武略,乃是'断长鲸'的宝刀,若人主得用,必能安邦定国。 “横行四海,高步出群。” 这就是我,大人才韩熙载! 或许这种傲视四海的气度,没有真知灼见的大人物难以容纳。 北方来的士人,多数受到重用。 小韩却是夏天的绵袄,无人问津,只弄了个小小的从事过日子。 幸好小韩不以为意,只是呤风诵月,悠游山水。 直到吴国的权臣李昪'禅让'夺得政权,建立南唐,韩熙载这才进入江南官宦队伍。 02 南唐本以大唐的继承者自居,尊儒重教。 三个皇帝都是文艺典范,江南文化大兴旺,一时成为动乱时代文人墨客的天堂。 韩熙载如鱼得水,步步高升。 李昪时代,他担任太子李璟的老师。 虽然他并不满意,同事也受不了他的自大,还是挡不住他进入高层领导。 老韩的碑碣写的最好,求字求碑的人一伙伙组团来,金银绸缎堆积如山。 韩熙载高兴起来写几个,喝酒高了谁也不理。 李璟继位后,对老韩格外关照,才六品官,就让他穿五品官的红袍; 成为五品官,就穿三品以上的紫袍。 皇帝亲近,本人傲气,更是目无余子。 权臣宋齐丘自以为文章好,好给别人写墓志铭,由八分书最佳的韩熙载书写。 老韩用纸塞住鼻孔写字:“这文章又脏又臭!” 管他是丞相还是尚书的手笔。 诗人魏明带着新诗前来,请韩兄“斧正',老韩说我眼睛不舒服,迎风流泪,看不见。 小魏说:“我读您听?” 老韩道:“别、别,这会让我耳朵更聋了。” 后辈携文拜访,韩熙载常让丫头带到小屋里熏艾叶,出来就批:“你的文章,都是艾草气味!” 要入韩大师的法眼,的确不容易。 这般直捅捅地嘲笑别人,一点面子也不给。 自然得罪了不少人。 宦海风波,随时便要吞了这个狂人。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03 南唐初时国力不弱,足以与中原王朝抗衡。 中原梁、唐、晋、汉、周走马灯一样换,到后周英武的皇帝世宗柴荣上位,这才不一样。 他听取了宰相李谷的建议:先攻占南唐江北的江淮之地,则南唐龟缩江南,迟早拿下。 遂进攻南唐淮南。 自古守江必守淮。 李暻派弟弟李景达为元帅,又派陈觉为监军。 率军出征。 韩熙载劝道:“亲王最亲,元帅最重。何必还派监军?' 但亲王也最险,当年老爷子差点立弟弟为太子呢!陈觉最忠,有他盯着,我弟弟大兵在手,也起不了风浪。 这样南唐军带着隐患出战,与后周交战。 果然陈觉处处越殂代皰,李景达处处听之任之。 交战双方相持不下,逼反了大将朱元,南唐军全线崩溃,大败而归,不得不割让淮南十四州,从此只有挨打受气的份了。 在与后周的争斗中,韩熙载处处谁护南唐的利益和尊严。 后周派大臣陶谷前来,这是美国特使出访中东,一幅趾高气昂的嘴脸。 老韩说:我有办法让他原形毕露,颜面扫地。 因为李谷偷偷来信告诉他:和我同名字这个人,贪财好色,表面可是非常道貌岸然。你可要好好招待哟。 陶谷下榻客栈,经常有个美貌少女在边上徘徊。 陶谷打听为驿站老兵的女儿,就去勾引,居然一拍就合。 陶特使以为自己魅力非凡,得意地写词《春光好》: 好因缘,恶因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 别神仙。 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 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李暻设宴招待陶谷,美酒佳肴。 陶谷端坐首席,脸臭臭地不理人。 突然传来歌声,正是陶谷写的《春光好》,后台缓缓走出美人,当真老陶的梦中人。 原来这美人是韩熙载府上歌姬秦弱兰,这完全是老韩设的一个局。 陶谷弱兰图 陶谷如梦方醒,明白自已被人耍了,羞得面红,干脆以酒遮脸,开怀痛饮,呵呵大笑。 在南唐君臣鄙视的眼光中,老陶狼狈回去。 回到洛阳,那首《春光好》己经传唱开来,陶谷被彻底搞臭,在外交上结实地羞辱了敌人一把。 04 但南唐大势已去,明眼人都知道中原统一南方是迟早的事。 李暻看到前途暗淡,忧愁去世。 儿子李煜——一代词国帝王李后主上台。 这个写下“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样沉痛词句的骚客,怎么可能是雄才大略的赵匡胤的对手呢? 早在周世宗当政时,韩熙载出使北方。 柴荣让手下的文武重臣和他见面。 回到江南,大家问:“北方的人才怎么样?” 老韩一语后来惊呆所有人:“赵点检眼光真的高,不同凡响。” 没多久,柴荣去世,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大宋。 老韩对朋友说,只要中原出个大英雄,江南绝对难保。 所以他拒绝李煜拜相的提议,用末日狂欢的态度对待将要到来的南唐大限。 终日沉醉酒色之中,更加才艺绝伦,以天下一品的音乐家、诗画家加上大富翁的身份搞聚会,当然为千古名局。 韩熙载家的宴会,是所有奢华所有时尚所有香艳的代名词。 老韩以真正的“嬉皮士”风格应对现实。 他的薪水一下来,就发给所有的姬妾,每到月末没钱,又装成盲人去姬妾院子里讨钱。 有时姬妾正与宾客幽会,老韩就呵呵笑:不打扰你们好事喽!退出。各姬妾也乐此不疲。 真是最后的疯狂一样,有时不我待的危机感。 李煜当然无比欣赏韩公的才华,但他对文艺有无限的灵感,对政治却无比猜忌狭隘,继位杀了好几个重要人物。 老韩纵情声色也有避祸的成份吧! 李煜诧异这个老韩,宰相都不当,到底为什么? 派了个大画家顾宏中潜伏到韩家:“去把真相画下来!” 感谢李后主,这才有流传至今的《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 全图 04 这幅《夜宴图》是顾画家多次到韩熙载府上参加晚宴,用照相机一样的记忆,把夜宴的过程记录下来。 以连环画的模式表现出来,呈现给李煜看的。 千百年后的人们,得以有机会目睹五代到宋之间,士大夫的奢侈生活。 看到了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歌舞盛宴。 整幅图分为五部分: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送宾客。线条细致流畅,色彩绚丽高雅, 第一幅听琵琶,高帽大胡子的韩熙载坐在床榻中央,左右是几个朋友门人还有宠爱的歌姬等。 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美女小李弹琵琶,她哥哥教坊使李嘉铭坐在她边上,扭头谛听。 入定般相当传神。 接着是老韩亲自击鼓,宠姬王屋山跳六幺舞;休息时,韩熙载洗手聊天,几个歌姬共同演奏管乐。 最后曲终人散,大家告别。 整个过程,韩熙载愁容不散,正是那种身在繁华却与繁华格格不入的孤独感。 这醉死梦生的图画到了李煜手上,李煜认定老韩没治地堕落了,一半生气,一半放心,不大理会韩大人的举动了。 这样纵情声色几年,大宋开宝三年(970)七月,韩熙载以六十九岁去世。 李煜给了很高的荣誉:赠同平章事(宰相)、谥号“文靖”。 老韩死后没几年,大宋越来越强大,赵匡胤发兵南征,大将曹彬、潘美率军兵临城下。 南唐使者大殿上苦苦哀求,请放南唐一马,我们做你们的附属可以吧? 赵匡胤怒道:“不要再说了,江南没有什么过错!只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李煜以俘虏身份到汴梁,被封“违命侯”。 一切和韩熙载的预计一样,老韩在国破家亡前去世,对讲贞操的士大夫来说,还是个好事情吧? 老王:据说李煜的爹爹看韩养了太多歌姬在家里,就让他遣散,没想到女子不久都回来睡在门口,不走了。皇上只好同意韩再收留,这就是著名的:“韩令公奉旨蓄妓”。 陶谷的伪君子和韩在末日的真放浪是不可比的,很多人说韩不想办法?即使逃离南唐也只会遭遇更大的亲友伤亡。 你在系统里,这就是命。 |
|
来自: 泰荣林黑皮 > 《历史老师王汉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