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咯血不仅可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循环系统疾病、外伤以及其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因素引起。应与口腔、咽、鼻出血以及呕血相鉴别。

方1: 川贝母3克,知母3克,白及3克。 [用法]:共为细面,每次白开水送服3克,日服3次。吐血停止时,接服白茅根汤数次。 [备注]:用于治疗肺热咯血 [来源]:《中医验方汇编》 方2:
柳花适量。 [用法]:将柳花用文火炒干,研细未内服,每日3次,每次4克,用煮米汤冲服。 [备注]:本方无副作用,可作食用。 [来源]:《古傣医验方译释》 方3:
龙爪500克,蜂蜜2000克。 [用法]:将全龙爪(越年久的疗效越好)用瓷锅煮其汁,去渣后将蜂蜜放入,再至膏状为止每日服3次,每次1汤匙。 [备注]:此方对肺结核所致空洞疗效好,连服1周后咯血即止。 [来源]:《中医献方集》 方4:
红桐炭25克,红花10克,檀香25克,水牛角10克,石膏15克。为 [用法]:其如细面,用浆糊制成黄豆大药丸,成人每次9-13克,温开水送服。 [备注]:本方清肺火、排脓血。用于治疗肺火咳嗽、咯吐脓血之实证 [来源]:《中医献方集》
方5: 琉璃草100克。 [用法]:以琉璃草100克,泡500毫升酒,每日3次,每次服25毫升。 [备注]:本方功在清肺化痰、止血生肌、止咳。 [主治]:劳伤咯血、刀伤出血等,疗效可靠。 [来源]:《彝医植物药》 方6: 血余炭2克,藕节25克,白及25克。 [用法]:将藕节、白及加水煮2小时,取出药液,再加血余炭口服,1日2次。 [备注]:血余炭制法:取人发用肥皂水洗净晒干,锅中炒成炭(只许炭化,不可灰化)即成。本方对内脏出血、咯血、牙龈出血、鼻出血均有效。 [来源]:《古傣医验方译释》 方7: 龙葵全草50克,狗响铃根30克,核桃树茎枝50克。 [用法]:水煎,每天服1剂,分2服。 [备注]:狗响铃为豆科猪尿豆属植物, [主治]:咯血。 [来源]:《中医献方集》 方8: 白及9克,小远志9克,紫金10克 [用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备注]:本方治疗咽炎、扁桃体炎、慢性咳嗽咯血,均有良好效果。 [来源]:《古傣医验方译释》 方9: 鲜芥菜梗适量。 [用法]:捣汁,冲开水徐徐饮下。如无鲜的,干者水煎服亦可。 [备注]:又方:治肺出血,用鲜芥菜叶1握,捣汁1小杯,冲开水服下。 [来源]:《中医献方集》 方10: 血余炭、煅花蕊石、白及、炒三七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服1-3克,用5岁以下健康男孩之中段尿送服。 [备注]:引火归原、血归其位。主治肺病大略血或胃病大吐血。 [来源]:血止后,即辨证用药以治其本,巩固疗效。 推荐:饭后茶佘 【长按二微码识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