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铁板神数批命案例(十一)

 byqzhk 2019-05-28

黄霑命书
话说当年,我在黄霑家里,要他交出董慕节的「铁板命书」,自加注释,向大家「告解」。黄霑不愧是性情中人,「闲话一句」,翌日即着人送来,并附一信,兹录如下:

「阿乐兄:董先生批拙造之大路,附左。其中有删节,涉及妇幼者,有不足为外人道之事,希谅。此乃1982年所批,今已过数年。证诸1982至今年事,仍然字字准确,不由得不衷心佩服董先生。看完其神数,我有心得,已悟一切事。有数,因此得失看淡了许多。这几年心境比前平和得多,所以,我认为命纸收益,抵到烂!弟沾拜。1986年10月7日。」
沾兄认真唔话得,百忙中仍然书写稿纸五大张,兹录如后:
父先去世,母尚康宁。 (准!)
廿五岁,可惜严亲丧太早,罔极深恩未报时。 (准,奇在年份完全正确,正是1965年!)
一母一母又一母,萱草三株。 (三母乃麦氏、谭氏与生母李氏。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正是三株萱草。)
我经多年研究、深入查探,初步结论是:「铁板神数」批过去的灵验,批未来的却未必灵验,而且词句甚为笼统。尤其是批到寿命长短时,就什为含糊。
当年我与黄霑、林燕妮及倪匡夫妇,约了董慕节一道吃饭,话题少不免又扯到铁板神数。说也凑巧,我和黄霑、倪匡的命书里,都有「南极仙翁来保奏,北斗星君把寿添」这一句。
黄霑是在「七十二岁以后」出现这一句的,倪匡是在「六十至六十五岁」出现的,不过「六十五岁以后」还有一句:「艰难历尽须眉在,风雨声中草木春」,然后就批完了。

而我出现这一句是在「六十至七十岁」,七十岁以后还有一句「老子犹龙」才批完。
黄霑曰:「总之这一句唔慌好事喇,死梗!」倪匡曰:「活到七十二岁,你还未够本啊?」我曰:「不过很多人的命书中,在这一句之后,还仍批落去,照理应该不是寿数已尽。」倪匡笑曰:「之后再批落去的字句,只怕是安慰一下而已。」
事隔那么多年的今天来印证,黄霑生于1941年3月16日,卒于2004年11月24日,享年63岁,而命书却批他有七十二岁,显然不准了。
黄霑是患肺癌病逝的,他是名副其实的奇才,在音乐、作曲、写作、司仪、演戏各方面都是精采非凡的。我与他相识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七十年代初迁往港岛半山大坑道,适巧与他做了邻居,经常到他家中听他弹奏电子琴,听到我上了瘾,问:「你跟边个老师学??」他摊手曰:「无啊,自己摸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