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文上的辉煌(四)--商朝的宗法祭祀

 林响溪 2019-05-28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神权也从未成功压制过君权,所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未形成祭司(神职)阶层的原生文明大国,因此炎黄子孙才能创造出绵延数千年、始终璀璨辉煌的华夏文明。而在历朝历代中,商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是神权最接近君权的时代。

23.1外国宗教的神职人员

在商朝,政治理念受神权影响极大,商王室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则,就是依据上帝、鬼神的意志来治理国家,当时神权和王权共存同治,神职人员具有专门编制的官职(神职),不但负责国家的祭祀、典礼活动,还能通过对国家大事占卜吉凶的方式来影响商帝的决策,因此执行占卜的神职人员——巫、史等,在商朝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朝王室的政治理念深受神权观念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尊神"、"尚鬼"意识。商朝统治者借助宗法迷信思想来愚民弱民,联合祭司阶层的"神力"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大肆宣扬天命观,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即"下帝",也称天子,巧妙地将王权、军权和神权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统治效果。

23.2在商朝“巫”是一份很好的工作

一、尊帝尚鬼的文化

据甲骨资料记载,商朝时期的万物崇拜依旧盛行,这是一种古老的原始信仰,可以说是图腾信仰的升级版,其信仰对象包含大自然的各个方面,例如:河神、山神、日月星辰、地神等,已经具备了宗教的雏形。

不过这些自然神祇在百姓眼中司空见惯、威力有限,商朝(族)的祭司阶层为提升商朝统治者的权威性和神秘性,又虚构和升华出更高层次的神--"帝"和"祖先神"。

商人问卜的对象有三大类,即天神、地祇、人鬼。"帝"是商人心中的最大神,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也是社会秩序的主宰,"帝"的地位高于商王室的"祖先神","祖先神"又高于"自然神祇"。

23.3古代至高神之一--东皇太一

这种"一元(帝)""多神(祖先神、自然神祇)"的信仰模式,与现实世界的"王权政治"相仿。可以解读为,人世间有君王统治百姓,自然界有"帝"统治祖先神和自然神祇,"帝"的能力和权威凌驾于世间君王之上,他是一切万物的主宰。

"帝"有的三种主要能力:

第一是对自然气候的控制,"帝"通过气候变化影响商人农业生产的丰欠。

第二是主宰人世间的祸福奖惩,所有人的命运和际遇无不由"帝"事先安排好了。

第三是决定战争的胜负和政权的兴衰。由于商朝仍属方国、部族联盟制的社会形态,仍需以战争手段征服和震慑诸边各部落,顺便掠夺奴隶,所以商帝在战前必然会向"帝"问卜战争的胜败。

23.4早期的自然神祇后来都被仙化

商人尊帝,也同样尚鬼,普通人没有资格向"帝"和王室"祖先神"问卜,但他们可以向其他鬼神和自己的祖先亡灵询问吉凶,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卜筮一番。所以商人的日常生活都笼罩在这种迷信氛围内,自然养成了"好祀"、"重祀"的风气。

对鬼神的畏惧和对祖先亡灵的崇拜本是原始人类最普遍的意识,而商人把这种原始意识转用来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和社会秩序,成为最初的、也是相当简陋的国家意识形态。

23.5奴隶制决定商朝时期征战不息

商人所信奉的鬼神虽然多种多样,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君王的祖先。《尚书·盘庚》篇记载了盘庚决定迁都时对群臣发表的演讲记录,从中可以看出:历代商朝先帝和臣僚们的祖先虽已离开人世,却仍然在天界保持着君臣关系,如果人间的臣僚们违背了君主的旨意,臣僚们的祖先就会请求先帝对人间臣僚降下灾祸以示惩戒,相反如果他们顺从君主就会得到先帝的保佑。

这种尊帝尚鬼的思维模式完全打破了氏族时代人与人之间基本平等的社会关系,形成了鲜明的阶级对立,奴隶主贵族们用手中的权力将自己的既得利益固化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思想。

23.6天庭就是人间世界的理想化缩影

二、宗法与分封

在盘庚迁殷之前,商朝王位的世袭采用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相结合的方式。兄终弟及制是氏族社会推举制的一种残余,也是商朝前期屡次发生争夺王位的根源,特别是仲丁以后的九世之乱绵延了百余年,对社会生产破坏很大。

23.7早商时期商朝经历了九世之乱

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标志着商王朝王权统治的加强,王室内部稳定下来,王位纷争明显减少,王室的宗法制度逐渐形成。

商朝时,在父权制影响下衍生出的嫡庶制度,可以有效保证贵族财产的继承与传承,所以被越来越多的贵族所接受。商朝的婚姻为一夫多妻制,正妻所生的长子就是嫡长子,于是大家族就产生了"大宗"和"小宗"的区别。大宗代表了正统的传承,是嫡长子一系世代相传的;小宗则为庶出,由嫡长子之外庶出的家族成员组成。大宗不仅获得家族的绝大部分财产,更拥有管理小宗的权利,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正是宗法制度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23.8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度源于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商朝发展成为一套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成为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家族)制度,而宗法制的确立也促使分封制的产生。

历代商帝为巩固统治,会将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宗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作为商王朝在各地的统治支柱,从而形成了很多新的子族。商帝在政治上是最高统治者,在宗法关系上是大宗,各地诸侯对商帝来说是小宗。诸侯又以宗法制度的原则,分别用大宗小宗维系他们下属贵族的统属关系。

商帝正是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把"国"和"家"紧密结合在一起,强化了以商帝为首的各级贵族的家长权力,巩固其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

23.9宗法维系下的商宗族生活图

不过商朝的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还处于逐步发展阶段,到西周由周公进一步完善发展,才完全确立了中国特有的宗法和分封制度。

三、祭祀(人殉)

商人特别重视祭祀活动,会将大量牲畜用于祭祀,甲骨卜辞中有大量记录,考古发掘也发现商朝墓葬中有大量的兽骨遗骸。

商人认为日、月、星的变化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发生日食、月食或其他星象变化就预兆人世间将发生灾祸。所以每当日月星发生变化时,人们总是击鼓奔走呼喊,期望通过祭祀祈祷来驱赶凶险,在甲骨文中就有商帝为了保佑平安无事,祭祀火星的记载。商朝对流星雨的描绘更加生动和形象,这些记录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陨石雨的情况很珍贵。

23.10祭祀饮宴图

在商朝祭祀中与其他朝代祭祀最大不同一点就是--人殉。人殉又称陪葬,就是将活人和死人一起埋葬。

商朝的奴隶受着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和牲畜、工具、房屋等一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成千上万的奴隶用他们的血汗养活着少数奴隶主。奴隶主生时惯于享受,自然希望死后自己的灵魂也能过着享乐的生活,所以奴隶主死后要将其生前用过的物品一起随葬,带到另一个世界使用,这些物品中就包括奴隶,人殉的风气在商朝达到了顶峰。

23.11人殉场景模拟图

埋葬奴隶主时,其家人会把活生生的奴隶一起埋在坟墓里,奴隶要是反抗,就把他们杀了再埋,或用绳子捆了扔进墓坑埋葬。一个奴隶主不是只用一个奴隶进行殉葬,而是按照其社会地位的高低,用几个至几百个不等的奴隶殉葬。在商朝人殉甚至形成了一种社会制度:"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着数人。"

从殷墟的商朝墓葬中,可以还原商朝奴隶殉葬的悲惨情景。在一座商帝的陵墓中,殉葬的奴隶有400人左右,这些人的头和身子都不在一处,证明是杀了以后再埋葬的。发掘时头骨堆下面的泥土呈青紫色,那是被鲜血浸染过的泥土,可见人殉制度如何残忍。

贵族除了下葬时使用人殉,其后代在逢年过节祭祀祖先的时候,会把奴隶和牛羊狗猪一起当做祭祀用的祭品杀掉。因为在当时奴隶的价格比牛羊猪狗更便宜,祭祀时牲畜杀得数量有限,而奴隶则可以杀几十几百。根据甲骨文记载最多一次祭祀竟然杀了2656名奴隶。

23.12残忍恐怖的人殉坑

奴隶主这样残酷地迫害奴隶阶级,必然激起奴隶们的激烈反抗,商朝历史上奴隶曾多次举行暴动,在甲骨记事中就有商帝亲自镇压、追击奴隶的记录。

人殉制度反映了商朝统治者暴虐残忍的本质,也为武王伐纣提供了有力的借口,是导致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四、巫医一体

商朝的祭司阶层所发挥的作用不全是负面和反动的,至少在推动医学发展方面,祭司阶层起到了积极作用。远古时期,人们并没有任何病理学知识,他们把生病的原因归结于得罪了某种超自然力量,从而产生了"巫"这个职业。

商朝时这种思想依然存在,所以商人生病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请巫师为病人赎罪,消除病人的病痛。甲骨文献中有关问巫祈愈的记载不少,而商朝的巫师本身就是社会精英,他们多数通晓一定医理,在实施巫术(仪式)的同时配合一些治疗手段,从而达到了治病救人的目的。

23.13商朝时巫医一体

在商朝考古中发现大批不能食用的植物种子,这些就是商朝巫者种植的药物。这些药物分门别类、成批出土,表明药物治病是巫医治病救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古代医经著作《素问》中就有商朝开国大臣伊尹使用药物的记载,为后世学者了解商朝使用药物治病提供了线索。

商朝不仅有药物治疗,还掌握了针刺、灸、按摩等治疗方法。商人一般用针刺的方法治疗身上某个部位的肿胀,灸法治疗肌体隐痛,按摩治疗身体疲乏等。

23.14《黄帝内经·素问篇》

商朝人对疾病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的巫医不仅能识别疾病,还能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划分。甲骨文献中记载有内科、外科、脑病、眼病、耳鼻喉病、牙病、泌尿病、小儿病、传染病等不同类型的病症,这些中国最早的疾病诊断资料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凡意义。

因为商朝的生产力还相对落后,劳动力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粮食产量的多少,多一个人就能多一份力,所以商人特别注重生育,并把生育作为"孝道"中最重要的一种,赋予民众生育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观念直接影响到后世的生育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23.15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种生育观给当时的妇产科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商朝人不仅掌握了预测产期的方法,而且甲骨文献中还有关于治愈不育之症的实例,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商朝的文明程度之高。

(下一章请关注《商朝开国明君成汤》)

(文中图片均取自网络,如果侵权立即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