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府有道名菜叫“神仙鸭子”,为何制作时竟要烧三炷香

 历史解密坊 2019-05-28

“民以食为天”是耳熟能详的名言。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非常喜欢各种美食,甚至为一道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各位读者,你们是否品尝过孔府名菜“神仙鸭子”?小编告诉您,这道菜在古代的时候,厨师在制作过程中,竟要烧三炷香,难道是让鸭子一路走好吗?您想要知道事情背后的真相,那就让小编给您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它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后代的居住地。提到“孔子”时,很多人都会想到儒家的道德思想,可以说这种讲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的儒家思想,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孔子的弟子及当时的人将其居住的房屋立为庙,在里面放置孔子生前遗物。宋任宗宝元年,朝廷开始扩建孔府。朝代在不断更迭,但孔庙却一直存在,历代的皇帝也会去孔庙祭拜。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光绪九年,清朝在孔庙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修,而这次重修的规模,是一次较大的工程。

孔府经过这次扩建后,成了拥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占地240亩的巨大府宅,孔府的人居住之地,可谓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但今天小编不说孔府的建筑,而说孔府精致异常,令人垂涎的美食——神仙鸭子。

在正式揭秘“神仙鸭子”之前,小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孔子的第七十四位后人——孔繁坡。

孔繁坡在曲阜出任知府时,府内的总管知道孔繁坡非常喜欢美食。于是,总管在当地最有名的菜馆请来一位厨子,专门为孔繁坡烹饪。

孔繁坡看到丰盛的佳肴后,非常开心。在众多精美的菜肴中,摆在正中间的鸭子,成功吸引到孔繁坡的注意,孔繁坡接过筷子,夹了一块鸭肉放在嘴后,立即连连点头,露出满足的神色,这道鸭菜的口味非常独特,芳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盛宴结束后,孔繁坡让管家将大厨叫出来,给予了丰厚的赏赐。此时,他非常好奇,如此美味的鸭子是如何被烹饪出来的。这道菜就是孔府后来的名菜“神仙鸭子”,它的口感之所以独特,完全是因为烹饪的手法非常特殊。

在制作“神仙鸭子”时,大厨需要将鸭骨剔除,并用刀背拍打鸭子,让整体的肉质更加松散。在煮鸭子的过程中,适当让入秘制的调料,让鸭肉更入味。当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便可以用砂锅蒸煮鸭子了。

除了特定的手法,特殊的调料外,在制作“神仙鸭子”的过程中,大厨还会点三炷香。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是让死去的鸭子一路走好吗?

在我国古代,名厨为让菜品传承下去,都会收徒弟,并将自己的本领倾囊相授。但烹饪的经验都是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所以,他们为让徒弟做鸭子掌握好火候,便会让其在制作时点三炷香,而这三炷香烧完的时间,便是“神仙鸭子”的具体烹饪时间。所以,三炷香的用途并不是给鸭子上香,而是更好地把握蒸饪的时间点。

时代在变化,“神仙鸭子”的制作技术也都在进步。要知道,现代的大厨们都用钟表掐算时间,正因如此,三炷香逐渐被淘汰。而厨师制作的“神仙鸭子”也会随着客户的口味,而做出相应的更改。各位读者,如果你们到了孔府,也应该吃一吃“神仙鸭子”,顺便品味一下孔府的历史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