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秀彬 朗诵:陌上花开 似洇漫枝头淡紫的雾流云般地铺展,似一袭村姑绿衫上细碎的紫花烂漫地泼洒,苦楝花,于小满渐浓的麦香里,一嘟噜、一嘟噜,款款柔柔、沸沸扬扬、密密匝匝,热热闹闹,深情地绽放,把浅夏的明媚,渲染得风情万种,云蒸霞蔚。 二十四番花信风,从墙角数枝梅吹送伊始,却于苦楝花流苏的紫晕里,悄然歇脚,花事,便于谷雨的锦簇与繁盛中泯然消减了。 身处花信风的尾声余韵里,苦楝花的朵儿细细,花色浅浅,花香淡淡,却把疏朗的翠碧,晕染成一片朴素与淡雅。她脚下的牡丹,已经零落一身富丽华贵,悄悄地退隐到肥硕的叶子里了;毗邻的洋槐,把槐花的芬芳,消融在浓荫的墨绿中了;眼前的麦田,麦花也忙着麦香的灌浆了。只有苦楝花,在静静地绽放,把她清清的香气,嫁给五月的风,沁入初夏的山山水水朝朝暮暮,让浅夏的日子,散发着灵魂的清香。 苦楝因为音同“苦恋”,苦楝树因为音谐“可怜树”,善感的人们,往往把她当着不吉祥的树。又因叶薄如绢,叶丛稀疏,务实的人们,一般不把她作庭荫树、行道树;加之楝枣苦涩,不像其他的枣类甘甜可食,苦楝树被冷落,是情理之中的必然。村落旁、溪桥畔、荒野中……零星散落的三三两两的楝树,风儿和鸟,往往是植入她们生命的园丁。 “雨过溪头鸟篆沙, 溪山深处野人家。门前桃李都飞尽, 又见春光到楝花。”即便沦落如斯,苦楝树还是顽强地把生命的触须,扎入泥土深处;把绿色的葱茏,伸向蓝天。染遍春光,正气浩然。害虫远离,百毒难侵,只有蜂儿婆娑枝头,吮吸着楝花紫色的血液,酿造如琼浆一样甘甜的蜂蜜。 月光皎洁的夜晚,偎依楝树席地而坐,任凉风如水,浸透落满花香的衣襟。于细碎的花隙中,看月亮斑驳的脸,看一片流云从楝树梢头冉冉飞过,就想到一地花香,是乘云飘过的嫦娥温婉的体香,浸染着月光的树冠,多像月宫里开满桂花的树…… 麦子黄了,楝树花便簌簌地飘落,落英如雨,缤纷如流苏。把楝树脚下的土地,铺上一层淡紫的地毯:细小,精美。柔细的触感,盈袖的余香,阳光洒满一地晴柔,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淡紫色的缥缈的世界。 百无一用的表象下,往往生发着让人惊羡的美质。如乞食漂母胯下受辱的韩信,如零落野外,名字果实皆受人诟病的苦楝。 *作者:吕秀彬,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江苏作家协会会员。素心向美,以诗为文。一年来,在一些高端平台发表配乐朗诵美文百余篇。著有散文集《在水之湄》、《古镇的记忆》、《文字,飘香在清浅的流年》等。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