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未来感到焦虑迷茫?当前行的道路封锁,请尝试与自己的生命对话

 读书自救计划 2019-05-28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苏格拉底

“这份工作让我生不如死,每天上班就像上坟,但我都30好几了,如果离职的话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

“我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我觉得工作都是一样的,就是上班、下班……”

“我马上就要毕业了,我父母叫我考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我不知道该不该听他们的……”

类似这样的抱怨或诉苦,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听到过吧?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焦虑和迷茫充斥在我们周围,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倍感抑郁。

那么,当我们被焦虑的情绪包围,对未来该何去何从感到迷茫;当我们觉得人生道路越走越窄、甚至感觉前路被封锁时,我们该怎么办?

也许,这时候我们应该尝试着与自己的生命对话,去倾听内心的召唤。

这是笔者在阅读完《与自己的生命对话》一书后的切身体悟。

《与自己的生命对话》是美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和大学教授帕克·巴默尔于2010年出版的畅销书。这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只有160多页,汇集了过去十年作者发表在其他出版物上的关于“生命的召唤”及“寻找个人志向”的主题文章。

很多人将这本书归入心灵鸡汤的范畴,笔者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我们所认知的“心灵鸡汤”类书籍,往往只是给我们“打鸡血”,让我们暂时摆脱负面情绪,但缺乏明确的方法论,不能给予我们彻底改变的方式方法。

《与自己的生命对话》这本书则不然。作者通过毫无保留的分享个人如何摆脱抑郁、走出情绪的低谷,并最终找到毕生志向的经历,抽丝剥茧的分析了人们为何容易陷入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并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如何“让生命发声”而从找到毕生志向的建议。

也就是说,这是一本从个人经验出发,但具备深刻的思考,能给予一些人以指引的“人生指南”。退一步讲,这本书即使是“心灵鸡汤”,也是带了“勺子”的“心灵鸡汤”,特别适合处于焦虑、迷茫,看不清人生道路的人群“食用”。

我们为何容易陷入焦虑与迷茫之中?

作者帕克早年是一位社会学教授,颇受学校器重与学生爱戴,可谓事业有成、家庭和美。但是在30岁出头的时候,帕克却突然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与迷茫之中。因为他突然怀疑他正过着不是自己的生活,意识到体内另外暗藏一个比较深入、真实的生活,可是又不确定那究竟是什么,没有把握另外一个生活是否真的存在。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也如帕克一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顺风顺水,但内心却被焦虑与迷茫俘获了。这是为何?

帕克也曾经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并最终找到了答案。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感到焦虑与迷茫,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和所作所为,与生命真实的需求相冲突所致。

帕克洞悉到“我们总是被灌输这样的观念”,即我们惯于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灌输给我们的价值取向、道德伦理简化成一张清单,然后竭尽所能要成为与清单上所列举的要求相吻合的人。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外向合群、要上大学、要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要买房、要结婚生子等等,因此我们大部分人穷尽一生都在竭力达到这些“社会标准”。

但帕克说:

“不管是东施效颦地模仿别人的生活,或者依赖抽象的规范过活,最终都是要失败的,甚至可能造成很大的伤害。”

因为这种只考虑外界价值取向而违背生命真实意愿的做法,其实是意志力的表现,是严酷的决心。这种以意志和信念来追逐志向的做法,是从外部强加于自我之上,而非从内在油然而生、自然生长的,会成为对自身的残害。而遭到违逆的自我也一定会极力反抗,甚至不惜代价,扼住我们的生活不放,让我们陷入焦虑与迷茫之中,乃至把我们拖入抑郁的深渊。

我们如何走出黑暗与抑郁?

在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作者帕克曾经两次遭受“临床抑郁症”的折磨,经历过一段漫长的黑暗之旅,甚至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

“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一天又一天,我跟想死的念头角力,有时实在无力抵抗,甚至‘演练’起好几个让自己结束生命的方法。”

那么,他是如何“在活死人似的日子中找出新生命”的呢?帕克的经验总结为这几点:

1. 拥抱沮丧的神秘,等待、观望、倾听、受苦,收集任何认知自我的讯息,然后根据这些认知抉择,不论选择有多么困难,每天选择做可以让自我更富活力的事情,反则推开,借此展开康复的缓慢路途。

2. 对于旁观者,当现身于他人的苦痛之前,不图“解决”,而是心存尊重地站在这个人的神秘和不幸边缘,不要越过界去,这是旁观者不得不做、却最难做到的事。也就是说,不要试图去安慰或激励那个正陷入抑郁泥淖中的人,而是不特别做什么,只要跟他站在一块,显示出对他这趟黑暗之旅的敬意,以及任他而去的勇气,就可以了。

3. 不要把忧郁当成敌人,要与之为友。可以把忧郁当成是朋友的手,试着要把我们按到地面上,让我们站得安稳。这个地面是个人的天性、个人能力的限度和天赋、长处与短处、光明与阴暗的结合。

4. 拥抱个人的完整性。接纳自己的弱点、短处、黑暗面,把它们当成个人的一部分。认识到自我并不是一个跟我分离的东西,而是善跟恶、明跟暗的混合体。拥抱自己与其他人没什么两样的人性。

我们如何通过“让生命发声”,找到毕生志向?

以下这个真实的故事或许能够给予我们启发。

1978年4月1日下午,在日本东京神宫球场的外场观众席——一面绿草茵茵的斜坡上,一个29岁的日本青年躺在草地上,一边啜饮着啤酒,一边惬意的观看着棒球比赛。突然,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浮上他的心头:“对啦,写篇小说试试。”青年回到家,坐在书桌前,开始动手写。

到了秋天,一部200来页、每页400字的作品写完了。这个青年颇为随意地将稿件投递给文学杂志去参加日本群像新人奖了。谁知,来年他的这部“处女作”就真的获奖了。从此,他正式开启职业小说家之旅。

这个青年就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这部一鸣惊人的作品就是《且听风吟》。

多年后,年近花甲的村上春树在其随笔散文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回顾了他人生当中决定性的那一刻。他说:

“在那一刻,有什么东西静静地从天空飘然落下,我明白无误地接受了它。”

在书中,作家虽然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但毫无疑问,这个“东西”或可称之为:一个人内心的召唤。正是聆听了来自心底的声音,一个经过苦心经营、刚刚使自己的酒吧走上正轨的年轻商人才决意“改弦更张”,立志毕生从事文学创作。由此,这个世上少了一个面目模糊的商人,多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坛常青树。

村上春树在30岁的“高龄”毅然转行的故事,与帕克在《与自己的生命对话》一书中,关于如何找到毕生志向的建议不谋而合。帕克认为:

志向并不是用意志求来的,不是指我们追求的目标,而是从聆听而来,是我们听到的召唤,也是我们即将领受的天赋。

生命的召唤并不是强迫自己去追逐能力范围以外的,而是要接受自己与生俱来的宝藏;生命的呼唤也并不是外来的声音,而是来自当地当下的声音,让我们成就生来就是的那个人。

也就是说,要找到个人真正的志向,就要聆听生命的召唤,“让生命发声”。

“在你告诉生命你想要怎么过之前,先听听生命怎么说,看它想要你过什么样的生活。在你告诉生命你决定要实践哪些真理和价值之前,让生命替你揭开你所具备的真理,让它告你你你拥有的价值。”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生命发声”呢?帕克的建议是:

1. 回溯童年时期,从早年事件中寻找线索,去重新认识“上天所赋予我的最初自我。”

我们都是带着与生俱来的天赋来到世上的,但由于家庭、学校或社会的灌输,我们逐渐把天赋抛弃,被训练成为远离真我、符合社会规范与主流价值的形象。

如何把真我,也就是我们的原生天赋找回来呢?方法就是从早年的事件中去寻找线索,往我们的生活还相当接近天生之质的那些年岁去找。

2. 坚持真实的自我,顺着天性的实相生活。

一直以来,所谓的志向总是要我们做“该做的事”,听起来很高尚,可是一味要自己配合各种道德标准,并不是寻找自我的办法。只有忠于自己的天性,而不是试图变成你不是的样子,才是道德的至善。

3. 学习拥抱相反的事物,在拥抱潜能的同时,也要认知极限。

书中有一小段帕克的经历令人印象深刻:

很多朋友劝慰帕克,说“要有信心,道路终会为你展开。”但是几个月过去了,帕克仍然深陷沮丧之中。他去请教一位年长的女士,她神色凝重的表示活了六十多年,道路也从未在她眼前展开过。随后她补充说:

“但是,很多道路已经在我身后封闭,而它的引导作用不也一样吗?”

帕克听完后豁然开朗。这位女士的话启发了他,让他从新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志向和认为道路不开的焦虑。他意识到:

每一回,当一扇门关上,其余整个世界则随之洞开。只是我们不可在关上的门前一味怅然,转个身,这扇门已在背后,张开双臂迎接生命的辽阔,未来就在我们的前方无限延伸。

那些关上的门,就是我们已经到达极限的天赋;而转身就能拥抱到的,则是我们的原生天赋,是那些未被开发的潜能。因此,要学习拥抱相反的事物,在拥抱潜能的同时,也要认知极限,才能在限制和潜能的微妙关系中活得具有创造力。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何谓“审视”?也许就是静下来,与自己的生命对话,听听内心的声音,听从内心的召唤吧。如果我们愿意停下匆忙的脚步,静下心来聆听,我们便会发现:我们的内心常常会发出一些“声音”,这些“声音”可能包含了指引我们走出命运迷瘴、继续前行的“线索”。只是有些人选择了聆听,有些人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已。

在焦虑与迷茫大行其道的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在试图寻找“生命转弯的地方”,其实笔者以为,主动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自己的生命对话”,就能够让我们找到生命中转弯的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