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鱼塘泼洒Vc来抗应激真的有用吗?

 tssenpujgg 2019-05-28

各位看官维生素C是水产动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营养性维生素,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机体的解毒能力,缓和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是维持水生动物生命和生长发育必不少的物质。市场上Vc产品种类琳琅满目,质量良莠不齐,给养殖户的选择带来困扰。如何选取质量好的Vc产品呢?

一、Vc的基本性质

Vc又称为抗坏血酸,具有酸性,强还原性,遇到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比如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等物质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效,遇到碱性物质就会发生酸碱反应失效,遇热变质失效等特点,因此,膨化料由于饲料加工的过程经过膨化高温,相对于硬颗粒饲料而言,更容易出现维生素C的缺乏。

Vc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普通的Vc泼洒到水体中,十几分钟就会分解失效,正是因为这一点,往水体当中泼洒Vc来对水生动物进行抗应激处理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质疑。

二、生产上常用的VC的种类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维生素C有三种,普通的维生素C、包膜维生素C以及酯化的维生素C。

普通的Vc一般是结晶型L—抗坏血酸,在市面上多是以维生素C钠,或者是单体维生素C的形式出现,比如国标渔药中就有维生素C钠。由于这种形态的Vc在高温和水溶液中不稳定,因此,在生产的应用逐渐减少,应用得更多的是通过包膜和酯化的方式对它的稳定性进行提高了的维生素C。

包膜Vc也称为包被Vc,包膜的材料一般是纤维素、淀粉,聚丙烯酸树酯等。包膜的完整性和耐水性决定了包膜维C的稳定性。

酯化的Vc是指为了提高Vc在各种环境中的化学稳定性,对于Vc进行酯化,一般商品形式以Vc硫酸酯和Vc磷酸酯为主。这种形态的Vc在水体中的稳定性要强于包膜Vc和普通的Vc,在水体中的稳定性可以达到几个小时。

三、往水里面泼洒VC究竟有没有效?

由于Vc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如果要外用VC进行抗应激处理,必须使用酯化的Vc。看一个真实的加州鲈过塘后强应激引起大量死亡的处理案例案例:

养殖户在加州鲈苗过塘后,第4天出现大量死亡在养殖户拿池塘水和濒死的加州鲈苗种到店之后,对水质进行了基本的检测,水质基本指标处于加州鲈正常的范围。鱼体表粘液少,头部下颌及鳃盖处有出血,部分肌肉有充血,肠道内无实物,有积液。

通过询问养殖户了解到,在鱼苗的捕捞过程中,没有进行抗应激的处理,运输途中使用了1包泼洒姜做抗应激,下池之后也没有采取任何的抗应激处理。拿鱼到门店诊断的前一天,也就是下苗后的第4天,开始出现死亡,当天死亡1百多条苗,整个池塘内大量的鱼在水面缓慢游动,不摄食,活力减退,粘液少,甚至脱黏。

在来门店之前,使用了聚维酮碘消毒一次。根据鱼的解剖,水质情况,最近的气候情况以及养殖户的操作情况,初步诊断为过塘后的严重应激导致的死亡

处理过程如下:

由于养殖户当天回池塘边,天色已晚,不方便给药,建议养殖户使用化学增氧剂,保证夜间池塘溶氧的充足,给鱼类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有利于鱼的康复。

第二天跟踪用户。养殖户早上巡塘,发现死亡600多条,很多鱼出现少粘液甚至脱黏的现象,情况加重。

上午,立即使用泼洒姜(2包1亩米)+三宝高稳VC(1包2亩米)进行处理。下午使用刺激性非常小的聚维酮碘1瓶2亩进行消毒。

夜间继续使用化学增氧剂,保证池塘溶氧的充足。

第三天,跟踪用户,反馈:通过抗应激处理前和抗应激处理后的第一天对比,鱼的情况得到了好转,鱼的活力及粘液均恢复了,死亡量大幅度减少,开始恢复食欲,但此时谨慎起见,建议只少量投喂,逐渐加量的方式,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等,促进鱼的体质及免疫力的恢复。

同时,上午继续使用泼洒姜(2包1亩)以及三宝高稳VC,进行抗应激处理,夜间继续使用化学增氧剂增氧,促使鱼尽快康复。

总结:往池塘泼洒Vc进行抗应激是有用的,但您要选择酯化的V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