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步难行的母乳妈妈们
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随着政府和媒体的推广宣传,“母乳喂养”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认可,越来越多的新手妈妈选择母乳喂养,为此她们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种种生理、心理上的困难,然而一旦走出家门,母乳妈妈却发现自己寸步难行。当在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里,宝宝突然饿了哭闹时,妈妈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母婴室,有时只能坐在厕所的马桶上,让宝宝闻着臭气吃奶,甚至有时连厕所都找不到,不得已在公共场所哺乳,可能还得在周围人的不理解与苛责中遮遮掩掩地喂奶。 其实,全世界的母乳妈妈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在英国进行的一项针对 2000 多人的调查中,72% 的人支持公开哺乳,但只有一半的人认为在餐厅和公共交通工具上哺乳是没问题的。在这样的公众态度下,英国有三分之一的女性为公开哺乳感到难为情,6 成女性选择躲起来哺乳,3 成女性不得不提前结束母乳喂养。 二、公共哺乳不得不面对的阻力 “为什么不能在家喂完孩子再出门?” 这恰恰是公众缺乏基本的母乳喂养常识造成的。 其次,母乳保存时间短,挤出来后需要冷藏,携带也不是很方便,有些职业女性还会因为坚持母乳喂养走上条件艰辛的“背奶”之路。 妈妈带孩子出门本是应有的权力,尤其是遇到要打疫苗、体检、看病等等情况。但在外出时,由于公共场所常常难觅母婴室,而即便有,却也是设备简陋,形同虚设,导致妈妈们有时不得不当众“暴露隐私”。 其实,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在母婴室建设方面的经验,比如日本母婴室的设备非常齐全,在以色列,如博物馆、餐馆、电影院等很多公共场所都设有专门的哺乳座位,甚至在海滩或公园 “哺乳”也完全没有问题。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花楠曾说过:“让母亲和孩子在一个肮脏的厕所中进行母乳喂养是我们挑战社会良知和底线,我们确实应该在公众场合和工作单位,包括购物商场、火车站等等地方广泛建设母乳喂养室。” 三、反对“公共场所哺乳”背后, 去年,一位外国的母亲在哺乳时被一名男子告知要“遮起来”,所以她干脆用婴儿毛毯盖住了自己的头。她的友人拍下了这张照片分享到 Facebook,并配文 “哺乳已经很艰难了,我们不用再对付另一层困难吧。” 公共场所哺乳如今仍然和“羞耻”挂钩,很多女性在哺乳期间遭遇冷眼和“挡起来”的指指点点。特别是一些媒体不负责任、负面的报道和传播,更加剧了人们的歧视。其实,在宣传传播方面,媒体需要发挥正向、积极的作用,正确普及母乳喂养常识、提倡支持公共场所哺乳,维护女性正常哺乳的权利。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母婴室的设立,根本目的是为了给母乳喂养创造更舒适的环境、保护哺乳妈妈的隐私,而不是因为公共哺乳会引起其他人所谓的“不适”。哺乳妈妈既有权利在母婴室之类的地方哺乳,也有权利在公共场所哺乳。由此可见,支持“公共哺乳”不仅仅是公共基础设施问题,同时也是争取和维护女性身体自主权、个人隐私权、言论自由权等权利的行动。 四、守护母乳力量,让温暖延续 今年,伊利金领冠启动“金色母爱联盟”计划,呼吁各界企业及公众人物一起“守护母乳力量”伊利金领冠,17年来专注母乳研究,其工作内核就是在和母乳打交道。金领冠在中国母乳成分的研究以及母婴营养研究上,做足了基本功,他们从源头的母乳采集开始,获取母乳成分的第一手资料,在格外感激那些捐赠母乳样本的哺乳妈妈们时,也深知哺乳期女性的心酸与委屈。去年,金领冠就打造了“金色母爱3㎡”的概念,为职场背奶妈妈解决吸奶环境差、数量少等问题。今年,伊利金领冠启动“金色母爱联盟”计划,呼吁各界企业及公众人物一起“守护母乳力量”,让全社会理解并尊重公共哺乳的妈妈们。 和公众人物一起守护母乳力量 金领冠也联合Instagram网红插画师,定制哺乳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