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话中医|你应该知道的生姜事儿

 金坛区 2019-05-28

简  介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主治】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解生半夏、生南星,鱼蟹毒)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来源产地】姜原产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较弱,植株只能无霜期生长,生长最适宜温度是 25-28℃,温度低于20℃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受霜冻根茎就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忌连作。宜选择坡地和稍阴的地块栽培。以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为宜。

【炮制】《中药大辞典》生姜:拣去杂质,洗净泥土,用时切片。鲜姜粉:取鲜生姜,洗净,捣烂,压榨取汁,静置,分取沉淀的粉质,晒干,或低温干燥。煨姜:取净生姜,用纸六,七层包裹,水中浸透,置火灰中煨至纸色焦黄,去纸用。

生姜的由来

       相传,生姜是由神农发现并命名的。

  一次,神农在南山采药,误食了一种毒蘑菇,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样,吃什么药也止不了痛,于是昏倒在一棵树下。

  没过多久,他慢慢地醒了过来,觉得很奇怪,可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于是,他向四周一看,发现在自己躺倒的地方有—丛尖叶青草,散发出浓浓的香气,低头闻一闻,只觉得头也不昏,胸也不闷了。原来是这种草的气味令神农醒过来的。

  神农顺手将一株草拔了出来,拿出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嚼,只觉得又香又辣又清凉。过了一会儿,肚子开始呼噜噜地响,泄过以后,神农的病就全好了,感觉非常舒服。

  神农想,既然这种草让他起死回生,一定要给它取个好名字。因为神农姓姜,于是,就将这种尖叶草称为“生姜”,意为它能够使人起死回生,作用神奇。

生姜和大人物的那些事儿

    明代徐霞客是旅行家,孤身上路,长途跋涉,生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徐霞客的行囊中必备的一样东西,就是姜。他每天早上都有嚼食生姜的习惯。姜能够促进阳气的生发,使人活力旺盛,精力充沛。野外露宿,湿气侵入,偶感风寒,他就立即“饮姜汤一大碗,重被袭衣覆之;汗大注,久之乃起,觉开爽矣”。

      姜还救过皇帝的命。民间传说,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征战河南音山,身染瘟疫,久治不愈。当地百姓献方“生姜萝卜汤”,刘邦喝后病情大减,再一喝即药到病除。另一传说,南北朝时期,宋明帝喉中长疮,疼痛不已,脓血不止,到后来,连水都咽不下去了。当时的名医徐文伯诊断后,认为明帝是中了生半夏之毒,让明帝每天吃三次生姜,每次吃五两(古代16两为1斤)。果然不久之后就解除毒素恢复健康了。

     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处方中最善于用姜,主要用其解表发汗、降逆止呕、温中祛寒。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一首方剂名叫“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治血虚有寒的名方。对血虚有寒而见腹中冷痛;妇女产后虚寒腹痛,或虚寒性的痛经,皆有较好的疗效,现在已经成为药膳的名方。其后历代中医名家也大都对生姜情有独钟。

被称为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对姜推崇备至,提出“上床萝卜下床姜”的养生名言。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更是赞赏生姜的多种用途:“姜可蔬、可果、可药。生用发散,熟用和中。久服去秽气、通神明、散风寒、止呕吐、化痰涎、开胃气、解百毒。

吃货眼中的生姜

1、姜丝入菜 多作配料
烹调常用姜有新姜、黄姜、老姜、浇姜等,按颜色又有红爪姜和黄瓜姜之分,姜的辛辣香味较重,在菜肴中既可作调味品,又可作菜肴的配料。新姜皮薄肉嫩,味淡薄;黄姜香辣,气味由淡转浓,肉质由松软变结实,是姜中上品;老姜,俗称姜母,即姜种,皮厚肉坚,味道辛辣,但香气不如黄姜;浇姜,附有姜芽,可以作菜肴的配菜或酱腌,味道鲜美。

2、姜块(片)入菜去腥解膻
生姜加工成块或片,多数是用在火工菜中,如炖、焖、煨、烧、煮、扒等烹调方法中,具有去除水产品、禽畜类的腥膻气味的作用。火工菜中用老姜,主要是取其味,而成熟后要弃去姜。所以姜需加工成块或片,且要用刀面拍松,使其裂开,便于姜味外溢,浸入菜中。
3、姜米入菜起香增鲜
姜在古代亦称“疆”,意思是“疆御百邪”之说。姜性温散寒邪,利用姜的这一特有功能,人们食用凉性菜肴,往往佐以姜米醋同食,醋有去腥暖胃的功效,再配以姜米(这可不是一种米哦),互补互存,可以防止腹泻、杀菌消毒,也能促进消化。如“清蒸白鱼”、“芙蓉鲫鱼”、“清蒸蟹”、“醉虾”、“炝笋”等,都需浇上醋,加姜米,有些还需撒上胡椒粉,摆上香菜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