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阿丽塔这样的战斗天使,会有诞生的一天

 江柳101 2019-05-28

“人是一种怎样的混合造物啊!新奇,古怪,混乱,自相矛盾,不可思议!他裁断世上万物,他是微末的蚯蚓、真理的宝库,灌满了谬误和不确定性的阴沟,宇宙的光荣和糟粕。”四百年前,布莱兹·帕斯卡面对风中芦苇沉思默想,认为充满矛盾与复杂的人类,是崇高的万物灵长也是渺小而不值一提的蛆虫。

如今这个时代,上帝粒子被找到了,人工可以合成酵母了,无机和有机的界限现在也已经能通过编辑生命的密码去打破,我们该怎么去相信,人类一定不是某种程度上被设计出来的?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源生生命?

日前,尹烨携科普新作《生命密码》做客深圳前檐书店与读者分享人类基因的奥秘,共同憧憬科技缔造的未来。趁此之际,记者对尹烨进行了专访。

尹烨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0月

尹烨YIN YE

尹烨,华大基因CEO,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基因组学研究员,“非典”科研攻关主要参与者之一。开设“天方烨谈”电台节目,传播生命科学的科普工作者。发起并支持狒狒/山魈基因组计划、大豆回家计划、生命周期表计划、狂犬病科研等公益计划。

成熟的知识体系

都是在被颠覆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

Q

你是如何走上科普之路的?

尹烨最开始在华大基因工作,基本是在和科学家打交道,大家都是专业人士,所以沟通相对顺畅。后来,需要让基因检测普及千家万户,我的服务对象变成老百姓了,就发现他们对生命科学认知存在巨大的“不对称”。

其实很多生物问题都是在有序和无序、已知和未知中找一个平衡。像转基因、基因编辑等问题,似乎与非专业人士都很难交流下去,因为我们得承认相当比例的国人缺乏科学思辨的基础,说到一件事情就是二分法“非黑即白”,这对于新事物的普及是不利的。于是我带着这些思考,开启了我的科普之路。

Q

为什么会写作《生命密码》这本书?

尹烨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在20世纪后半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的地位起了革命性的变化。21世纪,生命科学继续蓬勃发展,生命科学对自然科学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决不亚于19世纪与20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如今,时刻迭代的生物科技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一些先进仪器设备和研究技术的已陆续出现,当我们甚至还不了解人从哪里来,什么是基因,什么是基因检测时,如何利用这些科技指导、辅助自己的健康生活?如何更好的与自然及其他物种更好更和谐地相处?

再者就是我发现当下各类生物书中存在两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一是专业权威的书籍都比较老旧,二是如果想了解前沿话题,这些书籍不够全面。所以我尝试写作《生命密码》,它虽然是一本轻科普,但内容却是硬核的,基本上是以参考文献做主要依据。我的初衷是以有趣的话题开篇,让读者在深入阅读的过程里又能一览全貌。加上我们常年泡在基因研究工程里,相信书中绝大部分知识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生命科学发展得太快了,有时候并非我错了,只是整个理论都被推翻了。因此《生命密码》我将做成一个系列,不断地进行补充或修订,成熟的知识体系都是在被颠覆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

Q

你觉得哪些内容是目前公众最感兴趣、互动最多的?

尹烨从公众需求的角度来谈,他们普遍对“医学与健康”尤其感兴趣,比如干细胞到底能干啥、人体器官能否像工厂零件一样被流水生产诸如此类的问题。但其实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关心面向不一样。保健品能骗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的硬件磨损严重,希望延年益寿;中年人担忧癌症问题,疾病是不可漠视的威胁;年轻人更多关心生育,以及下一代的成长问题。

▲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生命密码》内页插图)

Q

那么哪些是他们最需要被科普的?

尹烨我们可以将以上热门话题作为一个打开兴趣的切口,普及相关科学知识。但其实他们所关心的生命健康问题,内在决定因素就是基因。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最终,我想让公众对科学产生探索的欲望,也能深入挖掘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演绎过程背后的根本原理。

科学传播的核心理念就是“公众理解科学”,即强调让公众对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去理解和欣赏,而不仅是单向地向公众灌输具体的科学和技术知识。

Q

我们都知道,其实科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将生命科学有关的这些像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最前沿深奥的科学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请问在科普之路上什么动力促使你不断前行,向公众传播新知呢?

尹烨苏轼在《晁错论》中讲,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后者其实更重要,一件事,做到底。这相当于“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里的“立长志”。快餐文化风靡的现代,似乎大家都没有耐心几十年磨一剑了。对我而言,无所谓动力,只是坚持。反过来讲,坚持的过程中,会收获他人带来的正向反馈,让我充盈能量。

▲基因演绎着生命的过程

技术的发展从来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

Q

在你看来,生命是什么?

尹烨生命是一个负熵过程。万物最终会归于虚无,但在此之前需要不断地做“功”,需要通过大分子的有序性去客服小分子和原子的无序性,否则整个系统会乱掉,这就是生命。经典物理统一在原子上,量子物理统一在量子上,化学统一在元素上,生命统一在DNA上。生命本身有个亲生命性,见到活的事物就会高兴,可以感知到有机和无机之间的界限。

Q

你似乎更喜欢将“科学”称之为“自然哲学”?

尹烨牛顿最早在定义“科学”这个词的时候(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就将其描述为“自然哲学”,其实这更严谨准确。科学这个词是日本人先定义的,后来把它直接引入了汉语,科学——分科的学问。但科学怎么能分科呢?物理化学生物并不是界限分明的、独立的科目,生命本质是生物化学,化学本质是物理,物理的本质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之上,所以这之间是分不了科的。

科学,不仅仅是它对客观世界的规律作出了深刻的揭示,还因为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它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归根结底,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而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这都是哲学层面的问题,所以我更喜欢把“科学”阐述为“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与人文哲学,其实是同出而异名。人文与科学互相排斥吗?我认为并非如此,之所以看到两个学科处于对立面,是因为你身处一端却没有学得足够扎实,理解没有足够深刻,研究水平也没有抵达一定高度。当你在处在现有的知识水平,想不通的事情还有很多,那你就会渴望升维,越往山顶爬,你会发现科学和人文就越接近,只是在用各自的角度解释这个世界。有的从理性出发,有的从感性,但最后一定会走到感理性的结合,这就是哲学的思辨精神,它是一体两面的。

Q

面对关于“人性与道德”方面的质疑,或者是有争议的事件,你是如何看待的?

尹烨人类与科技进步之间存在着冲突,是一个“不朽”的话题。科学家也必须时刻谨记人性关怀,科技产品的发明更应受人类理性的约束,不然容易堕入反人类反地球的路,成为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

发展科学是为人类谋幸福,而不能伤害人类。因此,人们担心某种科学理论、某项技术的发展会产生伤害人类的后果,因而要求质疑,展开讨论,是合理的。毕竟谁也无法保证科学永远有百利而无一弊。

《弗兰肯斯坦》

(英)玛丽·雪莱著

孙法理译

译林出版社

2016年12月

但我经常会说,很多事情大家还想不通,只是时间还不够长。你青春期没想明白的事,二十岁就想明白了,这个时候你的时间尺度是从几个月拉长到几年。这二十年你看不懂的事,放在两百年的尺度,说不定就合情合理,放在一千年的尺度,就是习以为常。

1978年,全球首位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打破辅助生殖领域的空白,也引起了科学界的巨大轰动。你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闹出来的动静绝对不会比当下的基因编辑婴儿小,尤其是在英国这种相对传统的国家。试管婴儿技术的发明者爱德华教授也被很多人唾骂,你颠覆了人类繁衍的方式,就简直一个噩梦。

2019年,40年来,全世界共有约四百万个婴儿因为他的技术而降生,他也拿到了诺贝尔奖,从一个杀人恶魔变成了送子观音,我们人类社会该怎么理解这样的问题?所以你该明白,有些问题要用时间去解决。我相信科学技术是从来不以人类的意志力为转移的,但是怎么让技术为人类造福而不是添乱,是需要人性为此镀金的。我们需要去规范去引导技术进步,而不是简单的拒绝、阻碍,实际上技术的发展从来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

▲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

Q

在未来,人的大脑会开发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像电影《超体》中那样大脑开发越多,人的能力越强?

尹烨人不能把自己定义为宇宙中唯一的和最强的,只能说到目前已知的这一个时刻为止。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无法预估下一代对这个世界的崭新的认识和感觉,也不知是否会像《超体》一样有心灵感应、瞬间吸收知识等技能出现。

随着工具的发展,人类已知圈变大,未知圈也会更大,这个过程中很多理论被不断修正,很多物质层面的东西在不断改善,最后肯定会作用到人体机能上。今天我们之所以觉得做不到,是因为使用的“工具”也仅此而已。

但我确信,不管未来人类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始终存在一条人性的底线。在书籍《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穿透10万年历史,以暴力的尺度来看,罪恶事件发生了实质性的减少,人性是在不断进化的。善念,会一次一次将人类从崩溃的边缘往回拉。

安雯译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2015年7月

当人类能够通过基因工程和技术改造,从碳基生命转到硅基生命,我相信像阿丽塔那样碳硅结合的战斗天使,一定会有被诞生的那一天,我并不担心硅基像人类一样有趣地思考,但害怕人类像硅基一样无情地执行。

▲电影《超体》中人类能瞬间吸收知识

▲电影《阿丽塔》中的改造人,通过置换身体部件的方法,把大脑和机械连接,来提升能力和延长寿命。

Q

你有时间就会看书?

尹烨对,一个人如果想学会自洽,最好的方式就是运动和看书。在身体上和心灵上让自己处于一个上升的、良好的状态。书是人思想的精华,有些作家一辈子就一本书。今天很多年轻人浮躁,并不是他们道理懂得太少,而是书读得太少。

■ 《深港书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