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颢的竹画被称为“奇绝”,受时人欣赏,是中国竹刻艺术的高峰

 hwzhuwei 2019-05-28

欣赏周颢晚年的墨竹画与竹刻中的竹子,一个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那猛利爽劲、清气逼人的竹枝竹叶,显然是在归昌世、归庄竹法上更进了一步。

周颢的竹画被称为“奇绝”,受时人欣赏,是中国竹刻艺术的高峰

墨竹图 翦淞阁藏

特别受到时人激赏的,还有周颢将所擅长的人物、山水、竹石等题材熔于一炉的作品。也即王鸣韶所谓“至于细竹中兼写人物山水,更为奇绝”。这类作品中,章法经营上是重峦叠嶂的全景山水布局,中近景则是密密匝匝的竹林,云烟幻灭,雨雾氤氲。

周颢的竹画被称为“奇绝”,受时人欣赏,是中国竹刻艺术的高峰

山水人物册 南京博物院藏

人物、房舍、舟桥布置其中,刻画均很写实,而非逸笔草草。乾隆二十年(1757)的《竹林幽居图》、乾隆三十年(1765)的《竹山秋雨图》等作品可称代表。综观画史,这路画法达到周颢水平的画家确不多见,无怪乎有“奇绝”之誉。

周颢的竹画被称为“奇绝”,受时人欣赏,是中国竹刻艺术的高峰

山水人物册 南京博物院藏

周颢晚年,笔墨更见苍茫浑厚、朴茂劲健。如南京博物院所藏其八十八岁所绘十开册,几乎囊括了他一生描绘过的绝大部分题材:墨竹、古木竹石、细竹山水、风雨归舟、雪景、人物、栈道行旅,无一不有,就像对一生所画主题的缩略回顾。

周颢的竹画被称为“奇绝”,受时人欣赏,是中国竹刻艺术的高峰

潇湘烟雨图 天津博物馆藏

这套册页的画法极其简括洗练,摒弃了一切多余的皴擦渲染,从中不难看出受到了多年竹刻创作形成的审美习惯的影响。

周颢的竹画被称为“奇绝”,受时人欣赏,是中国竹刻艺术的高峰

竹石图 南京博物院藏

行文至此,不得不遗憾的指出,如果不是几十年僻处乡里,而是多游历、广见闻,行千里路,以造化为师,作为一个天赋异禀的画人,加上他的多能与长寿,周颢完全可以在绘画上取得更大的成就。然而天道自有其公平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周颢将其虽不足称大家却堪称名手的绘画素养,倾泻到竹刻创作上时,中国竹刻艺术的高峰,就被其轻松步于脚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