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华金东区曹宅一老汉发明推广“懒汉种田法”

 yuye206 2019-05-28


我在贫瘠的黄土地上种出了水稻。”几天前,70多岁的金东区曹宅镇王汉清老汉兴奋地告诉记者。

王汉清选择的金东区黄土地有20亩,就连草都很少长。在免耕的情况下,他打算在这样一片荒土地上种出金灿灿的水稻来。今年7月,他开始播种,用的是他多年摸索出来的“荒草田免耕直播法”。周围的农民很是怀疑,有人说:“你这么种水稻,怕是种出来的是一堆草料,只能喂牛了。”

王汉清不这么看,他相信会有奇迹。他挑选了一些耐旱性较好的种子。事实上,一连几个月,水稻大部分长势良好。11月,稻田里出现一片片金黄的稻穗。

在这片试验田里,王汉清试种了多个水稻品种,有杂交稻,也有粳稻,结果让他有些惊喜,11月,他将收割机开进稻田。“如果长势不好,收割机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在黄土地上试种的这批水稻,非但没有拿去喂牛,还收获了数量可观的稻谷,乡亲们都目瞪口呆,称之为“奇迹”。20亩水稻有8亩长势相当好,8亩地里种有4个水稻品种:甬优9号、丰两优香1号、航香18号、长粳一号。王汉清的试种证明,这4个水稻品种,完全可以通过他多年摸索出来的种植方法,在贫瘠的黄土地上存活并结出丰硕的稻穗。

20亩地收获杂交稻丰两优香1号近400公斤,粳稻航香18号近300公斤。相比之下,由于土质原因,在亩产量上,黄土地种水稻要比旱地种植要低。但至少,试种取得了成功。王汉清打算明年通过提高施肥量,尝试提高亩产量。

在黄土地试种水稻,王汉清心中还是有几分底气的。从2002年开始,王汉清就尝试“荒草田直播稻种”,尽可能减少人为灌溉。2006年,他在半亩旱地上,试种两个旱稻品种和一个水稻品种,他发现,旱作水稻的产量不比水田低,这一发现让他十分兴奋。

“这种方法不用耕田,不用多浇水,不用农药,而且很少有病虫害。只需要施肥,就能把水稻种出来,收获的是优质生态米。”

受此启发,王汉清在自家租的两亩果园及旱地的草丛中直撒稻种,也获得了丰收。王汉清称旱地直播法为“懒汉种田法”,这种种田法有“五省”的优点,即省力、省水、省药、省肥、省工。


去年6月以来,王汉清对杂交水稻、超级稻、糯稻、粳稻等11个品种的稻种陆续进行旱作尝试,试验面积2.7亩。旱地直播,水稻生长过程全靠自然雨水灌溉,稻子产量不低于水田常规种植。据他个人测算,其种植的旱作水稻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最高可达680公斤。

王汉清的做法吸引了省市许多农业专家前来考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赵华等专家曾表示,要把王老汉的经验加以系统总结并推广。

为什么王汉清要在贫瘠的黄土地和旱地上种水稻?因为他看到,荒地和黄土地比良田多得多。“浪费了实在可惜,如果能在荒地和黄土地上种植水稻,那么,全国会有多少土地得到开发和利用呢?”“荒草田直播稻种”可谓一举两得:既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还可以使更多荒地得到开发利用。

收徒推广“懒汉稻”

多年来,王汉清并没有闭门造车,他把自己成熟的播种、除草、用药及施肥经验制成光盘,向前来取经的各地农民无偿推广。

江东放是浦江人。他听说王汉清进行了多年的旱作水稻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他也想试一试。


去年5月,江东放在浦南街道后陈村租了4亩抛荒田,请王汉清当技术指导。6月初,江东放在抛荒田播下种子。5个月后,“懒汉稻”长势喜人,颗粒饱满。

与此同时,后陈村8户农户一听说有这种新技术,现学了这一种栽培方式后,也试着种起来。11月初,9户农户试种的“懒汉稻”收割,单单江东放的4亩试验田里,收获干谷1850公斤,平均亩产达460公斤。

江东放尝到了试种的甜头,今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懒汉稻”。他租下了位于仙华街道河山村附近的218亩农田。

新种法最吸引江东放的是,“懒汉稻”是直播的,不仅免耕田,也无需育秧、插秧,而且免灌溉、喷洒农药,稻子的生长靠自然降水,水稻变得不那么难伺候了,省下不少工夫。眼下,江东放种旱作水稻,不但没有亏本,还有盈利。

“杂交稻每亩产出400多公斤,粳稻每亩产出300多公斤,每亩都有数百元的盈利。”王汉清说。

王汉清的技术名声在外。去年,安吉县梅溪镇梅溪村的权良贵在网上了解到王汉清的旱地水稻种植法,很感兴趣,专程跑到金华来取经。

王汉清对自己的旱作水稻种植技术颇为自信,但外界屡有质疑的声音,不少人对旱作水稻仍持怀疑态度。王汉清表示,“水稻旱种”并非否定传统精耕细作的栽培方法,而是减少抛荒田的一种途径,这是新的思路,能帮助农民种出老百姓放心的生态米。

王汉清用荒草田直撒稻种原生态种植法培育出来的生态大米,品质到底怎么样?今年10月,这些生态大米刚通过了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质量检测,符合绿色食品大米标准。


专家称:“懒汉种田法”

具有推广价值

黄土地种水稻的前景怎么样?“懒汉种田法”是否真的具有推广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来听听农业专家怎么说。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祝增荣教授曾两次来老王的地里实地考察。他认为,像老王这样多年坚持研究旱地种植水稻技术,国内并不多见。利用抛荒地种水稻,收成相当于额外的奖励,的确值得肯定和推广。不用农药,对于产出的大米来说,的确是好事,但也存在一定风险,要经常到田间调查。

浙江师范大学校聘教授、东京大学农学博士丁林贤认为,黄土地里的有机物质很少,一般不适合种植水稻,普通农民不太敢在黄土地上种水稻。不过,这一缺陷可以通过多施有机肥来弥补,这让在黄土地上种植水稻成为可能。

丁林贤说,水稻旱作具有一定科学基础,原始的水稻就是种在旱地里的,后来人类发明了水田种植法,主要是为了提高亩产量。

“王汉清的水稻试验能达到与水田种植差不多的亩产量,相当不容易,大米的品质与普通米相比,不会有很大差别。另一方面,他试种的水稻本身很少有病虫害,不需要进行农药防治,应该是相当不错的水稻品种,是一种生态环保的大米,具有推广价值。”丁林贤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