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对于“民主”、“自由”这种词汇的敏感度的非常高,以至于这些意识深深了印刻在了西方人的潜意识里,任何人都不能威胁他们的自由平等,所以如果有谁想要在西方国家搞独裁,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东方人在这方面受到的影响没有那么重,毕竟自古集体主义和中央集权早就被我们习惯,甚至从某种情况来说我们深受这种制度的好处。 很多人都以为西方民主体制下的国家不可能出现元首崇拜和独裁这种事,只能说他们对“民主”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希特勒,一个世人皆知的枭雄,一个全世界都忘不掉的侵略者、二战发起人,希特勒的上台不是通过武力夺取的政权,而同样是通过国家选举和所谓的民主一跃成为德国元首的,和红色政权取得领导权不同,红色政权多靠武装推翻前政府,而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运行集体主义的一套制度。 希特勒本人的确在某方面优秀于常人,比如说他的演讲才能和“人格魅力”,希特勒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迷惑众人的能力,听到他激情满满的演讲没有人不拜倒在他的脚下,但在纳粹德国上台后、众人沉醉在希特勒创造的“德国奇迹”中时,也有人异常清醒地意识到希特勒所演讲的内容完全令人摸不着头脑,说的是一派胡言,但奇怪的是大多数人居然吃他这一套,可见希特勒煽动人情绪的能力特别高。 如果完全说希特勒只有煽动人情绪的能力似乎也有些不客观,毕竟希特勒在德国一战后受到各国惩治、国力一落千丈、国家一片废墟时,力挽狂澜将德国人带上了“德国荣耀“的道路,并宣扬雅利安人为最优秀的人种。希特勒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的几年内取得了无数的成绩,尤其是德国又跻身于世界霸主之列,而且当时是成为世界第二强国,且只用了六年(1933-1938)。 希特勒在废墟上重建德国的方法看起来很让人眼熟。为了解决就业希特勒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形式,就是加大财政支出,搞大型公共建设,如修建公路、铁路、机场,这种政策就像美国当年经济危机罗斯福干预经济一样,用有形的手将国家捞出危机。 在经济上当时的希特勒政府鼓励私人经济,但同时也干预物价、投资、消费、外汇等方面,在经济上一旦这些都遭到了控制,自然人们的工资也要受到最高和最低限额的标准制约,为了增大贸易顺差,德国政府还大量提倡向外倾销,同时一定程度上截断进口。这些政策实际上是一种配给制度,让所有财政上的事按照计划进行。 银行、农业、纺织业等行业的私有化使得人民生活的基础供给不断上升,可耕种的土地增加,粮食增产,保证了德国其他行业的发展。另外德国当时还相当重视在职人员的福利问题,毕竟人们满意了,才能更好的工作,比如出台一些旅游政策,修建娱乐设施,改善工作环境等。阶级方面,德国宣称自己消除了阶级区别,人民之间没有矛盾。 军事上希特勒不断的触碰凡尔赛条约的底线,军队不断扩张,兵量越来越大,而且还不断的制造战争军备,如战斗机等。除此之外希特勒还鼓励妇女回家不工作、生孩子,男人赚钱养家。这么几个改革下来,德国失业率大幅度降低,人口上涨,经济腾飞,军事强大,人民生活在幸福之中。 但希特勒的政策俨然不是自由经济,倒是有几分计划经济的影子,当时还有很多国家质疑纳粹党其实就是共产党,这种说法让希特勒感到耻辱。对于百废待兴的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恢复生产力没有毛病,中央集权是一种能够极大调动人力合作的很有效率的办法。 希特勒的成功其实不是他本人的成功,而应该归功于德国这个民族,德国人是一个极其有效率的民族,努力工作、服从标准是德国人的特点,一旦找到适合的环境,德国这样的民族是非常可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