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轮重点 难点解析及操作失误经验总结

 十年一梦2 2019-05-29

1、缠论原著中对于中枢的定义:本级别的中枢由次级别的3段重叠部分笔构成,本级别的三段笔构成上一级别的中枢。例如:30F里的一个中枢是由5F里的三段重叠的笔构成,也就是5F里的三段重叠的笔构成30F里的一个中枢。下跌走势的中枢是由上涨笔开始的,上涨走势的中枢是由下跌笔开始的。

另一种对于中枢的定义是:本级别3笔构成本级别的中枢。

2、要具备能够从本级别看到并大概划分次级别走势的能力,但是这种不是很精确,快速选股时可以偶尔用一下,但落实到操作上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偷懒是有很大风险的。

3、有时候级别太小时,背驰面积分散成很多块,此时应该提高级别,让面积在更大级别中叠加,然后判断叠加后的两端面积是否产生了背驰。

4、注意MACD黄白线一次拉回0轴,一般是某一级别的中枢。两次回拉0轴一般是本级别的中枢。 日线级别盘整中股价推向10日均线附件是30分的中枢,MACD在30分钟图上至少两次回拉0轴,股价推向20日均线是60分钟的盘整,MACD在60分钟图上至少两次回拉0轴

6、通过MACD黄白线或柱形线判断是否背驰,如果两者同时背驰,背驰确凿无疑,如果只有一个比如柱状线背驰,这种情况一般是产生了下一级别的背驰。

7、背驰 是中枢前后两端的背驰。盘整背驰是下跌-反弹-下跌中,第二跌与第一跌的背驰。(缠论原著将一中枢背驰也定义为盘整背驰)。

8、小转大终结买入法是中枢前后连段没有发现背驰,但在二跌的次级别中出现背驰,这就是小级别背驰令第二跌终结进而引发大趋势。

9、一买强调效果。1)背驰明显 2)离开本级别中枢的最后一笔下跌力度较大,使一买点与最后中枢有足够的空间;3)最好在离开最后一个中枢时大部分人都割肉跑了,套牢盘少,这样一买后抛压很小,也就是一买之前成交量有特别的放大迹象。

10、在一个向下的走势中,一般不会没出现中枢就反转的可能,出现中枢后再向下的概率是很大的,此时出现第二个中枢后直接结束下跌走势的概率也不是很大,但在小级别走势中反转可能性大些,第二个中枢后继续向下,此时第二个中枢后向下背驰后反转的几率非常大。因此,在下跌走势中等待一买、二买一定要像猎人一样静静的等待。中枢不出现且不可盲目建仓。这也是2016 09.19日的学费。

11、 缠中说禅也要看大盘,例如2016 09 19日天房发展和大盘的一分钟走势在上午10点至11点30分的下跌走势极其相似,因此买个股时个股和大盘在小级别走势上都要看,都要精心研究。

12、关于下跌终止点  上涨开始点及中枢的转化。

    同级别分解,简化分析,根据线段终结划分上涨或下跌中枢。如下图,行情走到红圈时,表示下跌行情结束,原先的下跌中枢2取消,后面就是上涨中枢。

缠轮重点 <wbr>难点解析及操作失误经验总结

13、缠论原著中的类中枢  :当走势只有3段时,称为类中枢,其实就是一个不能成为中枢的盘整,即跌-涨-跌或涨-跌-涨。

14、关于三买,1)次级别走势离开中枢后,次级别回调是不跌破前中枢的高点,而不是不进入中枢,如果跌破高点进入中枢,严格意义不是三买,而是可能产生更高一级别的中枢。三卖反之。2)我的理解是在次级别走出中枢后,不管是次级别的回调还是次次级别的回调,都可以是三买,也就是三买的回调最小的就是一个K线。

15、本级中枢扩展到高一级中枢有三种途径:1)是通过本级中枢不断延伸(除了进入或离开的震荡8笔以上)  2)相邻两个本级中枢的波动区间重叠的方式形成 3)在下跌中上涨中枢后的较大幅度的下跌后回抽上涨中枢,在上涨中反过来。

这个要求也是很明显的,不是任何连续的9段都是中枢扩展,连续的9段也可以是一个本级趋势。因此,只有9段和9段以上的连续的本级别的次级别走势能够分解组合成至少3段连续本级走势,并且该三段连续本级走势有重叠部分,才能满足中枢扩展要求。要满足这个要求,本级中枢只能通过本级中枢不断延伸或者相邻两个本级中枢的波动区间重叠的方式之一形成。

16、某级别缠中说禅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说明: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其中的趋势分为上涨与下跌,分别代表从上方突破与下方跌破两种情况。而站在实用的角度,最用力的破坏,就是:趋势+盘整。例如在上涨中,如果一个次级别走势向上突破后以一个盘整走势进行整理回抽,那其后的上涨往往比较有力,特别这种突破是在底部区间。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其理论依据就在这里。)
17、中枢形态其实就是整理形态,有箱形(矩形)、三角形(收敛三角形和扩散三角形两种)、旗形(锯齿形)、菱形(奔走型)、楔形这样5大类,各种形态中枢有各自的能量结构,其在走势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意义,如同样形态在趋势的第一个中枢和第二个中枢是有不同意义的

缠轮重点 <wbr>难点解析及操作失误经验总结

1)、三角形

  三角形分收敛三角形、下降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扩散三角形(喇叭形)

  三角形主要出现在一个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如果出现在第一个,通常难以形成趋势,尤其在该走势为大级别的次级别且与大级别方向相反时

  三角形表示多空双方力量较量激烈,力量较为均等,如果是压缩等腰三角或扩散三角,表示双方力量极度均等,中枢形成后未必继续原方向,即使继续原方向则离开幅度往往等于底边长度;而如果是直角中的上升或下降三角形,表示原方向继续的意愿强烈,大多能够继续原方向,那么离开后是否背驰则对于能否形成趋势甚为关键;

2)、旗形

  旗形中枢对于次级别的回调通常幅度较大,经常在0.5-0.618之间,旗形中枢形成时,由于反方向有2次下探且第二次更低,对于上升的中枢而言,意味着空方2次打击,空方力量释放较为彻底,但并不能破掉1买的位置,而对于多方而言,抵抗明显成功。对于旗形,如果第一段回杀的幅度很大,那么第三段只要微微跌破第一段就可以,类似上升三角,而如果第一段回杀幅度不足,则第三段就会明显低于第一段

 中枢形态存在交替原则(好表现为这个整理对原来次级别走势回调的幅度,通常在0.6180.3820.50.25之间交替),即一个趋势中,各个中枢形态是不一样的,对次级别回调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

 如何根据中枢形态预判中枢形成后的走势发展方向?

  缠讲过的中枢形态主要有三角形、平台型和奔走型,平台型包括矩形和旗形,三角形包括收敛和扩散,奔走型就是顺势平台型

  中枢区间及其震荡区间之间的关系,亦即中枢形态的紧密性,大致就是中枢具备的能量,以缠举过的星球吸引为例,大体积星球对离开的引力显然较小体积星球对离开的引力大,大质量星球对离开的引力显然较小质量星球对离开的引力大;但是,存在大体积小质量和小体积大质量的情况,如果以质量表示级别,那么体积就是形态的紧密程度,对于同等质量而体积不同的星球,应该是大体积的引力更大。

  如此,就解释了三角形往往就是趋势的最后一段,甚至三角形整理失败的情况,因为三角形整理经常表现为压缩收敛三角,其中枢区间相对震荡区间,其差值较小,形态较紧密,即使扩散三角,也是如此,只不过压缩收敛方向不同而矣。事实上,三角形整理往往是5段,也就是同级别情况下,其运行时间更长,质量略大,只是没有达到升级程度而矣(绝对相等与原本就是不存在的)

  如此,波浪理论里所说的顺势平台即奔走型中枢,三段重合区间很小,而高高低低点区间很大,也就是该形态不紧密,这就解释了奔走型中枢往往发展为一个趋势的第一个中枢,按照波浪理论,就是要发展为趋势,向某方向势头很猛,这个整理浪是顺势的

   中枢本质上,就是调整,对于上涨走势来说,中枢就是下跌调整,对于下跌走势来说,中枢就是反弹。

  形态上,中枢有N多种表现形式,什么三角形、奔走型、扩张型等等,这些都属于形态学方面的内容。而在量能上,中枢的本质,就是对之前走势的一个反向能量的堆积。这里要注意,首先是对之前走势的一个反向能量,而中枢的扩展也就是中枢级别的不断升高,就是这个量能堆积的作用效果。

18、中枢扩张有两种结果,第一是因中枢扩张,出现一个扩张性的第三类买卖点,第二就是因为中枢扩张而导致更大级别的中枢

这里我们可以把每个中枢每三段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连起来看成一根K线,这样9段就组成了3个中枢,而3个中枢又变成了3K线,那么这三根K线重合的部分就可以认为是扩展和扩张的中枢区间了。这样一来对于中枢如何扩张或者扩展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就一目了然了。

19、一个顶分型和一个底分型是否形成一笔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前预判,1)形态上比较杀伤力的大小,跌破第一个K线,回收不到第一个K线的一半以上最强,第二个K先是长上影线或大阴线第三个K线跌破一半以上次之。2)看形成顶底分型的三根K线小级别是否形成3卖或3买。例如日线级别要看5分钟或1分钟是否形成3卖或3买,30分钟是K线根数不够,是不能产生3卖或3买的。3)看是否产生验证分型,如果产生验证分型那么形成一笔下跌的概率就非常大了。

20、为什么二买后回调后的上涨不创新高,再次回调的高点必须卖出。因为缠论讲:一般来说,从高点一次级别向下后一个次级别向上不创新高或盘整背驰都构成第二类卖点,(及时是在二买相对股价较低的位置,也是一个二卖,此处深刻理解一定要注意)。买点反过来就是了。

21、小转大:前面没有中枢,而是一个盘背后直接上来的一笔上涨,因为在最后一笔的下跌中次级别产生了中枢背驰而引起本级别一笔的上涨,此时用本级别一笔的回调的二买作为买点的补充,此时没有一买。买点反过来。也就是一个盘背造成一笔的下跌。用二卖卖出。

22、在第二买卖点站在中枢形成的角度看,其意义就是必然形成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因为后面至少还有一段次级别与前两段重叠。

    对于第三类买卖点其意义就是对付走势中枢结束的。一个级别的走势中枢结束,无非面对两种情况,一是形成中枢的新生,一是形成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

23、在一种大幅快速波动的情况下,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买点就足以值得介入。也就是出中枢后例如只是本级别的一根K线的下跌。例如一个周线级别的中枢突破上涨,一个30分钟甚至一个5分钟级别的回调就可以介入。但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种小级别的大幅突破必须和一般的中枢波动区别开来,突破时一般伴随最猛烈的快速的走势,成交量以及力度都要相应的配合。

24、在震荡中围绕走势中枢的震荡不一定都是次级别的,例如一个日线走势中枢,围绕日线走势中枢的震荡完全可以是30分钟以下任何级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