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香草山”

 幻城堡主198 2019-05-29
“良人哪,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圣经·雅歌8:14》)
——《香草山》
书是哲推荐看的。说起来实在惭愧,在《香草山》之前,我还没读过余杰的任何作品,而“余杰”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已经是语文老师嘴边三句话不离的一个名字,这个年轻的作家俨然成了他的精神教父,或者说他心目中的“香草山”。而愚笨的我甚至一度很白痴地把余杰与童话大王郑渊洁混淆在一起,很长时间才弄明白。
真恨自己书读得太少,恨自己成熟得太晚。
《香草山》似乎就是要来揭穿我的无知与匮乏,嘲笑我的贫穷与虚弱的。作为整本书的血肉存在的那些经典诗作,大部分我都没有读过,甚至许多外国的作家和诗人,他们的名字对我来说也是陌生的。
不过还好,我还看过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读过王小波和李银河的《假如你愿意》,所以,我现在才敢厚着脸皮,凭着那点残存的勇气,提起笔来也写上几句。
与鲁迅和许广平、王小波和李银河的那些真实书信比较起来,《香草山》里的书信和日记就多少显得有些矫揉造作,缺乏生活的真实质感了。那些由大段大段的排比句堆砌而成的情书,连我这个生性浪漫多情的人读起来也感到了肉麻。
对于宁萱和廷生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塑造,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硬伤就是作者将他们两个人的血性、气质和禀赋塑造得实在是太相近太契合了,以至于让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常常产生出“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的迷惑,有时候信读了一半,还不得不回头翻翻是谁写的。两个人无论在性格上还是观念上,几乎没有冲突,没有摩擦,也没有沟通的障碍,没有思想的互补,因此整本书读起来也就缺少了情感的张力和交流的快感。也许作者的初衷是想借助于两个主人公的心心相印、志同道合,以这种一唱一和的方式为自己的思想做宣传与呐喊。然而在这一点上作者未免用力过猛了,而且这也并不是一种最智慧的方式。
你只要拿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来对比一下《香草山》,两位作家的功力就可立判高下。李敖的文章中就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冲突,生与死、出与入、忠与奸、公与私、去与留、因与果,……,梁启超与谭嗣同存在着观念的分歧,谭嗣同也有自我的挣扎与痛苦,在冲突与对立中,思想的火花飞溅,情感的张力迸发,在交流与对话中,矛盾一一拆解,“变法不通,唯有革命”的观念最终水到渠成、深入人心。
在传播学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实验,1951年,耶鲁大学的霍夫兰教授对传播方式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提出了“一面说理”和“两面说理”的概念。 他指出,“一面说理”仅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观点集中,简洁明快,但易产生抵抗心理,“一面说理”对于原来就赞同此观点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有较强的说服效果;而“两面说理”在提示已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给对立一方以发言的机会,让人感觉有“公平感”,可消除反感心理,但这种说服方式论旨复杂,理解难度增加,不易把握,“两面说理”对于原来反对此观点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有较强的说服效果。
很明显地,余杰所要宣扬的那套观念并不简单,他要影响的人群起码要看得懂他的诗词典故,受教育程度也不会太低,那么除非读者们都像女主人公一样,一开始就“苟同”了他的观点,否则这种“高纯度的理想主义,结结实实的自负情绪,从头至尾亢奋如一的愤世嫉俗……”,一般人怕是难以承受吧。
而智慧的李敖大师采用的正是高明的“两面说理”法。
抛开书中的这个硬伤不说,当然,对于像余杰这样怀抱着理想主义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我从来都是佩服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缺乏勇气、唯唯诺诺就怀疑别人的崇高理想和悲悯情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我的身边也有把罗素的这句话奉为人生信条的人,也有放弃丰屋、美服、厚味和姣色而坚持“理想的流浪”的人。他们是值得我们汲取营养的人,他们就是那面映照我们灵魂的镜子。
但是,我也想说,其实理想的样子也有很多种。
曾经看到过一段充满着哲学色彩的文字,作者57是我的同龄人,一个为文字而生的人。他写道:
“理想主义”并不必然向死而生,它不是壮举不是牺牲不是蒙难,也不会因为真实或想象性的迫害而具有天然的优越感。它是个中性词。要说谁的理想更高级,那是另外一种专制。因为理想并不排他,实践它的方式应该包括更多琐碎的、日常的担当。格子间里庸庸碌碌的沉默不代表没有爱憎,不是必须要懂得这个语汇才能带来美好的立场。
同样,我觉得,每个人心中的“香草山”也可以有各自的样子。
“百合花长在香草山上,羊群长在香草山上。
香草山上,蓝天白云,水草丰美。”
“香草山像伊甸园一样,是充满着纯真、幸福、罪孽和苦难的地方。它既是一个不可抵达的彼岸世界,也隐喻着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世界。‘香草山’上有香草,有羊群,还有牧羊人。如果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和困惑时,他便可以来到香草山寻求慰藉,而这片神奇的土地将会给予他一次又一次奋起追求爱情、自由灵魂以及幸福生活的力量。它是人为自己构筑的内心的精神家园,而构筑的材料,有人用爱情,有人用哲学,有人用诗歌,有人用对自己内心反反复复的拷打与逼问……”
同样地,就像有人认为的,它也可以来自“对日常生活体贴入微的参与态度,对自身事工的专注与投入,对人本身的好奇和注视……这些东西琐碎可是实实在在,触手能及,也并不显得比前者来得渺小和低下。”
    正如57写的,“有人是先锋是曙光,但英雄未及之处未必就是洪荒。理想不易,那是我们共同的深渊,生活不语,平淡是它最好的修辞。”
书里多次提到了“星星的光芒”这个意象。廷生在给宁萱的信中写道:古希腊的那个哲学家为了仰望天上星星的光芒而没有注意到地上的泥坑,结果一不小心掉了进去。那些庸人们从此便嘲笑哲学家的迂腐,他们哪里能够体味到哲学家仰望星空时衷心的喜悦呢?
作者在书中处处体现出来的那种天然的道德优越感和对真实生活的不屑态度,是令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在这点上,作者也是缺少他自己所高声呼喊的那种“宽容”品质的吧。
最后,我想说,其实这本书最初打动我的地方是宁萱在第一封信里写的那一句话:“我曾经有过数次被文字打动的经历,也曾有过与这文字后的心灵结识的冲动。”
年轻的时候,爱鬼扯,瞎浪漫,学王小波在五线谱上写情书,或许这也是大多数年轻过的人们共同拥有的心灵体验和青春记忆吧。
只是不知不觉,我们似乎就过了那个用排比句写情书的年纪了。
照片都是会褪色的,记忆呢?
花朵都是会飘落的,梦想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