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中跟着君主打江山,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一般在某个领域都有着超过或者媲美君主的能力以及声望,所以中国历史上很多结束乱世的君主,在登上大统一的王位之后,往往都会对曾经的左膀右臂下黑手。 譬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几乎将可能威胁他后人坐江山的老臣子都屠杀殆尽。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君主都会卸磨杀驴,唐朝的第二任君主李世民即大方的跟所有左膀右臂共享荣誉。 且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后人以及百姓记住这些奠定大唐帝国基业的有功之臣,李世民还在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修建了凌烟阁,在那里他选出了二十四位功臣来“供奉”。 由此可见对于李世民来说,他对老臣子的态度除了包容,还有就是对一个共同奋斗青春的怀恋。老年之时看着老臣子们,他就仿佛看到了自己意气风发的青年之时。 然而虽然李世民已经表明了自己对老臣子的态度,绝不会对他们痛下任何杀手,并保证他们个人以及后人能够有着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但是从《旧唐书》的明确记载来看,对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来说,他是痛下过一次杀手,被斩首的人叫侯君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得意助手,位列凌烟阁第十七名。 626年李世民和李建成为了争夺未来储君之位,在朝堂上下各种明争暗斗,甚至互相对对方起了杀心,但由于有着多年的兄弟情谊,李世民在面对到底该不该下手干掉李建成之时犹豫了。 而打破这个犹豫的人正式侯君集,他毫不客气的告诉李世民要认识清楚现实,储君之位置的争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要是李世民不果断的出手,那死掉的一定他。 面对侯君集一针见血的建议,李世民选择了执行,而这一执行就有了后面我们所熟知的玄武门之变,当场将自己兄弟李建成、李元吉诛杀,并成功从父皇李渊手中得到了“禅让'皇位。 也正因在下决心这事上帮助了李世民,630年侯君集被迁为兵部尚书,进入皇帝决策圈。当然侯君集也非等闲之辈,635年充当大将军李靖的助手,全程参与了对吐谷浑的战争,并立下汗马功劳。 639年更是独自率部拿下了要想反抗帝国影响的西域大国高昌国,成为李世民时期最彪悍的大臣之一。 但是如此声望并未让侯君集急流勇退,643年为了能够获取更高的权力以及声望,侯君集开始暗中支持太子抢下皇位。 而不幸的是消息传入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里,愤怒的李世民当即将其斩首示众,对于封建帝王来说,造反是不可原谅的。 |
|
来自: 红叶12kssjczw9 > 《百家言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