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高源的建议是“三开、一关、要带上”——打开眼睛、打开耳朵、打开大脑,关闭嘴巴,带上纸笔。 观察“这是什么”;发现“这里有意思”;思考“为什么这样”;倾听“寻找答案”;最后是分享,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 观察,即“这是什么?”比如走进自然博物馆的动物展厅,看到一件展品时,可以先问孩子第一个问题“宝贝,你觉得这是什么呀?”然后是发现,“你觉得恐龙哪里最有意思啊?”接着就要引导孩子思考,“这个恐龙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长啊?”接下来,该去寻找答案了,“倾听”讲解员的讲解,最后夸赞孩子几句“宝贝,你太棒了,能给妈妈讲一遍吗”,也就实现了最后的“分享”。 如果孩子对博物馆压根提不起任何兴趣,那可以用一个小花招来吸引孩子,这就是“找三宝”,就是找展厅里最有名的三件展品。 这样孩子们就会立即有兴趣了,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到小学三年级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比如自然博物馆的古爬行动物展厅有三个镇馆之宝,第一个是井研马门溪龙,第二个是赫氏近鸟龙,第三个是恐龙足迹。 带着找“三宝”的任务去看,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在引导孩子观察的时候,也有一个小窍门,那就是找不同。 在自然博物馆,看到一个跟霸王龙很相似的化石,可以问孩子“它是霸王龙吗?”很多孩子都会回答是。这时候再告诉孩子——你仔细观察一下它有几个爪子? 孩子一数,三个!可是,霸王龙是小短手,只有两个爪子。 于是,孩子就会明白——哦,原来这并不是霸王龙。那它到底是谁呢?——它的名字叫作永川龙,是一种外形上跟霸王龙很相似的恐龙。 博物馆里面传递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家长们也经常被好奇的孩子问得哑口无言,于是一些家长难免会很不耐烦,用“我不知道”“你怎么这么多问题啊”这样的话来搪塞孩子。 高源说:“家长不知道答案也很正常,所以我们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也不要怕,也不要有意去逃避,不妨和蔼地对孩子说‘爸爸也不知道,但是爸爸愿意跟你一起寻找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