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著名诗句。那么,世上真的有“连理枝”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在河南淮阳太昊陵景区的独秀园内两棵相距十几米的法国梧桐,两支粗壮的枝干竟然长在了一起,变成连理枝,从而成为让无数游客称奇的一大景观。(贺德敬文图)

这是两棵树枝干部位融为一体的局部特写。这两棵树是怎么长在一块的呢?并且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据景区导游介绍说,“连理枝”在自然界中是罕见的,其形成原因,据植物学家推测说,如果两棵树在有风的天气里,树干互相磨擦,把树皮磨光了,两条树枝挨近,形成层就紧密结合起来,如同嫁接的原理一样,越是靠得紧,就越容易长在一起。

从“连理枝”下面的这块纪念石上的文字介绍,这两棵法国梧桐的树枝是1981年自然连接到一起的,从此,这里变成了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地方。

很多到太昊陵游览的游客都会在“连理枝”下拍照留念。两颗梧桐树相隔甚远,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彼此的爱,他们尽量的伸出枝头,只为与对方相依偎,久而久之,便长在了一起,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现实生活中,两个人长年住在同一屋檐下,如果能像大自然中的树一样,在有困难的时候,互忍互让、互相扶持,恩爱一生,最终就能成为“连理枝”。

更让人惊奇的是,在距“连理枝”不远的地方,还生长有两棵形状独特的刺槐,被称为“爱情树”。这两棵饱经沧桑的刺槐形状独特,树干分开,但树根部却紧紧地连在一起,不弃不离。

这两棵古槐的树龄不详,据传是明代有一对守护太昊陵的夫妇,男的叫张忠,女的叫甄氏。虽然膝下无子,家徒四壁,但他们“贫贱不能移”,互敬互爱,为让世间见证他们困境中忠贞不渝的爱情,他们商议并排种下两棵槐树,以此象征他们相生相存的感情。以后的日子,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呵护槐树的生长。槐树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枝繁叶茂,生活就这样平凡地过了好多年。

守陵夫妇恩爱一生,死后灵魂就融注在这两棵树上,这两棵树便有了灵气,久而久之,树根纠缠在一起变了成一棵,两棵树就像是夫妻一样,紧紧的交合在一起,几百年来一直保持这种姿势,恩爱缠绵,依依不舍,象征着人世间美好的爱情。

传说毕竟是传说,实际的情况是,这两棵据考证是明代所栽的刺槐,在1980年的一次狂风暴雨中,闪电将其劈为三瓣,后来中间一瓣枯死,两边的两瓣存活下来,并且生长得很茂盛。此树也成了青年男女为表示自己爱情的牢不可破拍照留念的纪念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