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泽的“三种模样”

 老沈阅览 2019-05-29
            ■解放日报记者 茅冠隽
   
   海青浦,淀山湖畔,一条长约2公里的石塘港,分隔了古镇金泽的“传统”和“现代”。河西,是数十年风貌未变的西岑社区;河东,大片地块虚位以待,未来将建成总投资约100亿元、总用地面积约108公顷的华为青浦研发基地。

   当然,这种“分隔”只是暂时的。未来的金泽,“传统部分”将有更多现代气息,比如正在打造中的西岑科创小镇;“现代区域”也将兼具古朴之美,比如华为基地“九园三岛”的组团规划。毕竟,金泽有“江南第一桥乡”之誉——“桥”的功用,在于连接沟通,在于跨越障碍,更在于融合开放。

   位于苏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的金泽,向来是“原生态”的代名词。如今这片整个青浦、整个上海最古朴的区域之一,正在探索整个上海、整个中国最前沿的制度创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要完成这样的探索,没有点“桥”的气质和魄力,恐怕不行。事实上,金泽早已在镇域内330多条河道上、24个跨省交界河湖上,架设了无数连接此地与彼地、沟通传统和现代的“桥”。

   古老的桥乡金泽,其实有三种不同风格的桥:古韵悠远之桥、融合发展之桥、制度创新之桥。

   水乡:古韵悠远之桥

   和上海的其他地方相比,在金泽时光仿佛往前回溯了二三十年,有“回到小时候”的亲切

   金泽的第一种模样,是水流潺潺,岁月静好的江南水乡。

   5月13日下午4点多,金泽镇政府附近安安静静的培育路上突然热闹了起来,响起了欢快的叽叽喳喳声。

   一条短短的培育路边,有金泽小学、金泽中学两所学校。马路另一侧是大片油菜花田,不少刚刚放学的孩子们穿着校服,穿过车流稀少的马路,跑向油菜花田,嬉戏打闹、蹦蹦跳跳地回家,空气里弥漫着春夏之交植物秸秆被翻耕进土的那种醉人又好闻的味道。大多数孩子都是走路回家的,偶尔有人来接,交通工具往往也是自行车、三轮车。

   没有路边排队接孩子放学的小轿车,没有此起彼伏的喇叭声,不用派戴红袖章的志愿者维持秩序。眼前的这一切,让人有一种穿越回小时候的亲切感。

   这就是金泽。和上海的其他地方相比,时光仿佛往前回溯了二三十年。

   金泽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据史载,金泽兴于宋,盛于元,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金泽古称“白苧里”,昔时原是茫茫芦荡。何以称金泽?《江南通志》载:“穑人获泽如金,因名。”“获泽如金”,指的是处处是宝,盛产鱼米,故得金泽之名。事实上,金泽自宋代起确已繁荣昌盛,可与同时代濒江踞海的青龙镇相媲美。

   金泽的繁盛,和“桥”大有关系。金泽镇地处上海西郊,南临太浦河,北靠淀山湖,镇域内江湖河港交织,水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水多桥多是金泽的特色,有“江南第一桥乡”之美名。

   金泽是一个修养身心、享受慢时光的好地方。今年2月,市绿化市容局等部门公布了第一批13个市级重要湿地,青浦的淀山湖湿地和金泽水库湿地上榜。位于金泽的青西郊野公园环大莲湖而建,近三分之一的面积被水面覆盖,园内湖滩荡岛纵横交错,“水上森林”层林尽染,景致如诗如画。生活在这样的地方,颇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感。

   景区:继往开来之桥

   对当地人而言,金泽庙会是个大日子。如今的金泽庙会已经成了十里八乡的娱乐、商贸盛会

   不过金泽本身从不故步自封于“世外桃源”的定位。金泽的第二种模样,是守古但不泥古、努力走出发展新路子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在金泽古镇老街旁的小河里撑了6年多游船的顾育明非常清楚,自己这门营生已坚持不了多久了。“去年政府下了通知,不让我们再摇橹了,说没有执照,以后都要统一管辖了。”

   今年63岁的顾育明是金泽镇金姚村人,家里的土地在1993年被征,此后他长期没有正式固定的工作,一直到2012年。“从那时开始,金泽镇的游客突然多起来了,我就花了2万元买了条船,又买了红油漆涂刷了一遍,开始招揽游客坐船。”如今,上顾育明的游船一次收费30元,时长25分钟左右,沿途他会给游客讲解一下古桥、古迹的相关背景知识。

   “刚开始的时候整个金泽只有4条船,现在多了,这里有7条,商榻有5条,整个金泽一共12条船。”顾育明告诉记者,靠着摇橹撑船,他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好的时候能有近3000元。不过这些都将是“过去式”了。

   为啥?在金泽古镇老街河边,随处可见金泽镇交管站、金泽镇安委办贴出来的“告知书”:“旅游安全事关广大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从事水上旅游业务的船舶须持有相关合格证书和登记证书、配备取得上岗证的船员。目前我镇正积极办理游船载客经营相关手续,在合法营业之前,请大家不要乘坐无证游船。”落款时间是2018年11月。

   “喏,无证游船,说的就是我们。”老顾自嘲。

   2018年11月对金泽来说是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当时,上海有5家景区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金泽古镇名列其中。

   “金泽有很好的旅游资源,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凝聚了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以后的金泽旅游业发展将更规范有序。”金泽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样能说明金泽继往开来、守古但不泥古的,依然是桥。

   老街上有一个总管庙,庙门前有一座建于明代的金泽放生桥,俗称“总管桥”。今年5月2日,桥畔庙前人头攒动,老街上忽然涌入十里八乡赶来的进香队伍,一艘艘满载着香客的船只停靠在庙门前的码头上,斜挎着香袋的香客们鱼贯登岸。这不是因为五一小长假期间游客骤多,而是因为对当地人而言,当天是个大日子——远近闻名的金泽庙会,就在当天进行。

   桥乡多为庙乡。桥与庙自古就有联系。金泽历来寺庙云集,镇上曾有寺庙40余座。金泽庙会主要由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的“廿八汛”和九月初九的“重阳汛”两大香汛组成。“廿八汛”源于东岳大帝的诞辰祭祀,“重阳汛”源于杨震(东汉名臣,民间俗称杨老爷)的诞辰祭祀。由于金泽四通八达的地理方位以及庙会的影响力,如今的金泽庙会已经成了十里八乡的娱乐、商贸盛会。

   两大香汛期间,除了信众的祭拜等信仰活动外,摇快船、宣卷、丝竹表演、舞龙、舞狮、秧歌、挑花篮、打莲湘等各种民间娱乐活动汇集,各地赶庙会的小商小贩往往提早十几天到金泽抢占摊位,金泽土特产松子状元糕、梅花糖豆等销路大增。

   每个香汛持续10天左右,香客、游客每天可达3万余人,香客来自方圆500里内的苏浙沪周边地区。如今,金泽庙会已被列入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

   前沿:连通未来之桥

   根据规划,科创小镇将以华为项目为支撑,带动青西地区整体发展提升,打造宜居生活社区和科技研发产业园区

   沧海桑田,古镇金泽如今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也有了第三种模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从小我就走这个渡口,当时使用的还是手摇木船,后来是钢制铁船、太阳能渡船、机动船。现在这个渡口快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心里有些舍不得。”站在金泽镇南新渡口,50多岁的张振荣有些感慨。

   老张是金泽镇南新村人,是南新渡口的船工。在金泽的一些偏远乡村,由于出行人数少,造桥成本大,人们便依靠渡船过河,南新渡就是这样一个小渡口。南新村村民通过渡船,几分钟就能到达对岸,去周庄古镇比从陆路绕行可省三分之二的路程。

   不过,这个老渡口很快就要停航了。去年7月,让两岸百姓盼了几十年的桥正式开工,这座桥主桥长80余米,加上两岸的引桥,总长460米,工程很快将全部竣工,实现通行。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金泽的一些地方,老渡口消失了,桥建起来了;另一些地方,老房子消失了,大企业来了。

   在练西公路西岑支路口一路往南,沿途景色看上去似有些单调:一些地块是刚完成翻耕的裸露新土,另一些地块则长满了新草,地块中偶尔能看见几棵孤零零的大树,远处还能看到小片树林。

   这些裸露新土,不久前是西岑村、育田村里的农宅和企业;长满草的土地,以前则是两个村的耕地和养殖基地。如今的满目“荒凉”,很快就将迎来重生:这里就是华为青浦研发基地地块。

   金泽镇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研发基地一期项目拿地位置在金泽镇育田村和西岑村,涉及宅基地271户,企业14家,种养殖户21户,目前均已全部拆除。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08公顷,其中华为研发中心项目规划用地约94.7公顷,其余为市政道路配套用地。

   目前,华为的业务公司“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已于2018年6月完成在青浦区的设立登记,并已开始纳税。研发基地土地已于今年1月签订出让合同,研发基地很快就将开工建设。

   这个优先装载终端芯片、无线网络和物联网研发等业务的高科技研发基地,设计理念充分关注江南水系和生态自然之美。在拿地时,华为就保留了地块内一些树龄较大的树木,还暂时保留了一些原来的村民道路,地块内还能看见有小片树林原封不动,未被迁移。记者了解到,在育田村范围内拆除的是王田自然村,边上的育坪自然村位于项目区域外,目前仍被保留。按照现有设计方案,项目规划结构呈“九园三岛”组团规划,建筑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另外,华为园区自建轨道小火车将在研发中心内环绕一周,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个研发基地也将带动西岑社区的发展,“传统”和“现代”将不再有隔阂。根据规划,西岑社区(科创小镇)规划面积超200公顷,其中包含了华为青浦研发基地。这个科创小镇将以华为项目为支撑,带动青西地区整体发展提升,打造生态品质良好、配套设施完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宜居生活社区和科技研发产业园区。

   给金泽注入活力和动力的,不只是撤渡改桥、企业项目,还有基建工程。以前金泽本地人常说,金泽商榻地区“数十年风貌不变”,如今这种说法随着金商公路改建工程的稳步推进将成为过去式。金商公路,顾名思义是连接金泽和商榻的路,公路两侧是著名的淀山湖旅游风景区,这条路是商榻地区与青浦区其他城镇沟通的唯一通道及淀山湖景区的出入要道。

   金泽古镇老街的迎祥桥堍有一爿颇有“古风”的小店,名字很有意思,就叫“桥边小店”。店门口用粉笔工工整整写了一行字:“本店只收现金”,若有人走过,店主还会吆喝自家2元钱一个的芝麻烧饼。店主池老伯今年已70多岁,是金泽镇金泽村人,这爿店已经开了20多年,从未变换模样。池老伯白天看店,晚上返回店后的自家老宅内休息。

   谈及“长三角一体化”,池老伯表示早就从电视上看到了相关消息。“发展是好事情,但原生态的东西不能丢啊!古镇就这么小,老街就这么短,这些东西可不能被发展的脚步落下。”说完,池老伯就在椅子上往后一靠,闭目养神。店前迎祥桥横卧碧波,古镇河道缓缓东流注入火泽荡,再往东便是一条沿火泽荡—封漾荡—北横港—大莲湖形成的美丽“蓝色珠链”,北面便是蕴含无限想象力的淀山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