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见,生活的美好

 金麟167 2019-05-29

在咫尺天地中,

营造内心的宏大世界。

植物有春荣秋枯

也常与自然合鸣

那是生活中的天籁

也是日日相伴的美好

当清风送入竹林松海

当落雨敲打蕉叶枯荷

当蝉鸣声声缠绕树间

植物上的声音

唤起了感悟、思绪与记忆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山水自有清音,有松涛阵阵,有竹叶盈盈。古人好松竹,穿梭于山间林下,也植于庭院园中,这不仅是崇慕它们历尽风霜却依旧坚韧的君子气质,更在清风拂过松竹的声音中,感悟了向往的境界,通透了人生的起伏。

魏晋时人说嵇康风姿特秀,见者叹曰: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如松一般的嵇康,也奏出了一曲琴音——《风入松》。

名士谈玄挥麈,魏晋风流入骨,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

风入松林,绿涛波起,万分清凉,越是鸣响,越是静谧。那声音中,是对回归自然的向往,也是对超然洒脱的生活方式的遐思。

郎静山摄影《古阁重密》

而与竹“纠缠”最深的,也许就是爱了一生竹子的郑板桥。他为竹传神写影,竹落笔下傲然挺立,虚怀若谷。

多少个日夜,郑板桥独坐静思,看着纸窗后或是白墙边的竹,在日光与月影中印下斑驳的影。恍然风来,摇曳起清瘦竹枝,叶翩翩,影晃晃,声沙沙。

风中的竹,灵动坚韧,落在笔下,融于水墨,韵致更为悠远。郑板桥真正达到了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看了几十年的竹影,伴了几十年的竹声,一生多坎坷的他,尝遍了世间百味,是画竹,更是画自己。他就像那挤出了石缝的竹子一般,劲风急雨时不曾畏惧,微风细雨时独留清韵,在炎凉起伏中变得通透豁达。

当雨水落在芭蕉叶上,滴滴答答和着心律。

是纳兰性德“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的相思愁绪;

是韩愈“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的赏心乐事;

也是文人蒋坦与爱妻秋芙的一唱一和, “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琴瑟相和,意笃情深。

《红楼梦》中宝玉要拔去残荷,黛玉便道:“李义山的诗,只喜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又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留得满池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意境清幽绝妙,心绪已入雨打枯荷之声。

蕉叶宽大,承接雨水,枯荷潇潇,深秋闻雨。

从古时候开始,人们种下植物,便不仅是为了视觉上的观赏,也同样会考虑听觉上的意境。你看那南方庭院里的青翠芭蕉,北方公园中的微漾荷叶,都在雨中发出动人的声音,摇曳出无尽的情愫。

我们能在植物上听见声音、感悟情绪、体会意境,是因有着一颗静下的心,去发现身边的美好,抛却焦躁与忙碌,让感触和细腻回归。美,向来只属于留心生活的人。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这是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描绘的北京蝉声。

蝉声不由植物发出,却是依在植物上。久居南方的郁达夫,在听闻蝉声时,勾起了乡思之情。是啊,谁的记忆中没有那一声蝉鸣呢。

童年时的乡村里,长满了高大茂密的树,浓密的树冠在盛夏不知藏了多少蝉声。每到寂静的正午,受着烈日的烘烤,便越热越响。大人们耐不住烦躁,却也强忍睡去,孩子们则撒欢儿式的跑出家门争相捕蝉去。还有天还微微亮时,挤在枝头鸣唱的燕雀,和傍晚日落时,青草池塘里的阵阵蛙声。

童年乐趣,竹竿钓青蛙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那声音,是记忆里的故乡,是放在心底最无忧无虑的时光。无论过去多少年光,即使身处万里之远,每当听到,便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碰。

入睡时,多想听见窗外有拂过树叶的风声,或是落在青草的雨声,窝在被子里静静感受,让植物与声音抚着入眠;

下班路上,放空自己,望着头顶树间落下的细碎阳光,在轻风下斑驳晃动,叶片翻动的“唰唰”声响带走了夏日的闷热和一天的辛劳;

或是一个放松的假日,在园林、在公园、在河边,偶然想起了诗句中竹荷上的风雨落雪声,正应和当下思绪,怀抱一刻闲情。

植物上的声音,离我们那么近,在不同人的心中,唤起了不同的感悟、思绪与记忆,一处微小的变化,也蕴含着内心的宏大世界。

静心,留心,生活只等你,听见它的美。


来源 / 谁最中国(本文有删节)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