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雪 郑谷 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 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 会须朝阙去,只有图画看。 注释 1、峨眉雪:诗题又作峨眉山。 2、仞:古代长度单位,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3、造境两句:意谓只有僧人,才最熟悉峨眉山的风景,野鹤飞回了茂密的树林,就不易寻找。比喻一旦离开峨眉山,就难再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了。造:到。境:峨眉风景。 4、会须:应当。阙:此指皇宫所在地京城。 解析 郑谷(842年-910年):字守愚,江西省宜春市人。唐僖宗时进士,曾任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在蜀中五年,曾在峨眉山下净众寺七祖院居留。其诗多写景咏物,风格清新通俗。 居住在四川平原和丘陵地带的人很少看到雪景,所以,峨眉山上的雪景就令人向往。此诗描写峨眉山上的雪景,十分迷人。 前四句写景:峨眉山高耸入云,白雪封山;夏日冰雪消融,流注江河;阳光照射,辉映房楼,景象非常壮观。 后四句议论抒情,表达了对峨眉山风景的欣赏与留恋,并决定将其绘成图画,带回京城,献给皇上。 全诗清新自然,浅显通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