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以票扣税、升级的金三系统 企业要怎样操作才能少交点税? 一般企业都是通过节税和避税 两种做法来达到目的 可是两者有什么区别?谁的风险更大?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些事儿 // 节税 // (又称为税收筹划) 一般是指:纳税人采用合法之手段(政策技巧、计算分析、会计政策等)以达到不交或少交税的目的,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以供选择时,纳税人则选用令税负最低的方式以处理财务、经营、交易等事项; ![]() 避税 与节税不同,它是以非违法之手段以达到逃避纳税义务的目的,此非违法是指所用手段既非明文规定可以做的,亦非明文规定以禁止的,是打“政策之擦边球”,政府因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间接令税制有失公平并有其他不良影响,在税务征管上是反避税的,政府通过提高有关法规与政策的水平以制约企业之避税行为。 节税属于合法行为,避税属于非违法行为 节税是顺应立法精神的,是税法允许甚至鼓励的 是税务筹划的主要内容 避税是违背立法精神的,是不倡导的 也会招致政府的反避税措施 那么两者有什么异同点呢? //节税和避税的相同点// ✔ 主体相同,都是纳税人所为; ✔ 目的相同,都是纳税人想减少纳税义务,达到不交税或少交税的目的; ✔ 都处在同一税收征管环境中和同一税收法律法规环境中; ✔ 两者之间有时界线不明,往往可以互相转化。 ✔ 不同的国家对同一项经济活动内容有不同标准,会因为国家地域或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也可能相互转化。因此对它们的判断离不开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这一特定的时空尺度。 ![]() 虽然避税和节税具有很多的共同之处 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其进行严格的区分 也是比较困难的 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存在的 //节税和避税的区别// ★ 避税是违背立法精神的,而节税是顺应立法精神的。 顺应法律意识的节税活动及其后果与税法的本意相一致,它不但不影响税法的地位,反而会加强税法的地位,从而使当局利用税法进行的宏观调控更加有效,是值得提倡的行为。 ★ 避税从某种意义上等同于逃税。 避税是以非违法的手段来达到逃避纳税义务的目的,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它与逃税一样危及国家税法,直接后果是将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间接后果是税收制度有失公平和社会腐败。因此,国家需要以反避税的手段对其进行调整和规范,而节税则不需要。 //节税的特点// ① 以符合税收政策法规为前提。 节税是在合法的条件下进行的,是在对政府制定的税法进行比较分析后进行的最优化选择。 ② 符合政策立法意图。 纳税人通过节税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法中固有的优惠政策来享受其利益,其结果正是税法中优惠政策的立法意图,因此,节税本身正是优惠政策借以实现宏观调控目的的载体。 ③ 需要进行策划。 节税需要纳税人充分了解现行税法知识和财务知识,结合企业全方位的筹资、投资和经营业务,进行合理合法的策划。没有策划就没有节税。 ④ 表现形式多样。 由于各国税法的不同,会计制度的差异,世界各国的节税行为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一国税收政策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差别越大,可供纳税人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节税形式也就更加多样。 ![]() 避税或节税都要讲究策略 要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以达到合理少交税的目的 首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税务筹划团队 可根据不同行业,定制具体筹划方案 在税法允许范围内合理节税 规避“税收陷阱”,帮助企业减税降费 实现企业税收利益最大化! 有想了解的老板,可找我们捷税无忧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