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真正的大英雄——刘备

 骄阳飞雪 2019-05-29

估计看到这个题目,就会有人蹦出来说,刘备算哪门子英雄?文不能安邦定国,武不能沙场扬威,就知道通过哭来笼络人心,给人的感觉非常虚伪,三国时代随便拉出个人来,都比他强上千百倍!

其实笔者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样,年轻时觉得诸葛亮最厉害,智绝天下,还有情怀!人到中年时觉得曹操最厉害,格局宏大,人生成功!

但越接近知天命之年,越发觉得刘备才是三国里最厉害的那个人,可谓历史上不多见的大英雄

之所以这样讲,自有老王的一番道理!

这里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怎样才算大英雄

力拔山兮气盖世,未必是大英雄,那只是天生力气大!威加海内兮平四方,那也未必是大英雄,有可能只是风云际会运气好!

衡量谁才是大英雄,我觉得有三条不可或缺,那就是孟圣人所说的: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历史上能做到这三条的,大家掰着手指头数,估计也能数得过来。而刘备,恰恰是其中最突出的那个!

刘备是苦孩子出身,但穷且不坠青云之志,始终在信念坚定的前行

三国时代诸多豪杰中,刘备的幼年生活应该是最差的。少年时期,他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与母亲赖贩草鞋、织草席度日,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可以说,刘备的出身一无所有,有的就是个没落皇族子孙的名头。

虽然刘备是条标准的咸鱼,但从小就有鸿鹄之志。他心系天下苍生,欲力挽狂澜,匡扶汉室,任何挫折失败,都未能改变他的初心。

正是这份坚贞和执著,让所有人对他充满敬意。很多人与之接触后,很快就对其寄予厚望,进而全力以赴的支持他。

这种亲和力、凝聚力、吸引力,是同时代的曹操、孙权、袁绍等不能比的。大家都认为刘备是一支巨大的潜力股,就连曹操也认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少年时,族中长者刘元起,常常资助他,认为他“非常人也”!

富商大贾张世平、苏双因为“见而异之”,更以巨金赞助。正是有了这笔赞助费,刘备才拉起了一支队伍镇压黄巾军,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人生演绎。

徐州牧陶谦临死之时对手下人说:“非刘备不能安定此州”。陶谦也算是割据一方的雄霸之才,话不会随便乱说。

糜竺乃富商世家,家资巨万,原在陶谦手下任别驾从事,后奉陶谦之托迎刘备入主徐州。刘备在与袁术作战时,吕布趁机袭取了徐州,掳走了刘备的夫人,刘备只好转军广陵海西,又开始漂泊游荡的生涯。

在此最困难的时候,糜竺毅然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两千奴客充军,金银货币充作军资,这等于将全家相托,如此信任何以等值?

刘备初为平原令时, 外御贼寇,在内则屯粮分发给百姓,士以下的人,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令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而去。

吴主孙权家族何等辉煌人家,孙权的妹妹也嫁给了刘备,年龄比刘备要小上很多。

据说当时孙权并不是真的愿意将妹妹嫁给他,只是一个圈套而已。谁知弄巧成拙,孙权的母亲、妹妹均相中了刘备,最后成就了这段奇缘,由此可见刘备的个人魅力。

正是靠这份不懈坚持,让原本没有什么颜值和武力的刘备,成为那个时代万民尊崇的偶像级人物。

刘备极其坚韧又能隐忍,是打不死的小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屈服

刘备的前半生,可谓受尽了人间磨难。他一直是个人生输家,而且每一次都差不多输个底掉。

他半生戎马奔波,年到半百还寄人篱下,一直徜徉在流离失所的路上。

如果让刘备总结自己的前半生,估计会这样写:创业不得不承受之痛,没有人比我更懂;我的前半生,不是在失败的路上,就是在找回亲人的路上;最怕你胸怀大志,却还碌碌无为……。

史书记载,刘备“五易其主”,就是说他先后投靠过五个人,从“出道”到创业,可谓世事多艰,随时都有可能丟掉性命。

有一次在刘表的帐下,差点被人暗杀,幸好他跑得快,不然的话早就成了人家刀下之鬼。

他一生“四失妻子”,就是说有四次都和自己的妻子与孩子失散。糜夫人死于长坂坡兵败,孩子刘禅失散后曾被拐卖,给别人当了若干年的书童。

不管处在什么位置,遭遇多少失败,始终不改的,是刘备心中的远大理想。

他在刘表的面前痛哭自己年华已逝,看上去着实脆弱。但是擦干泪,我们看到的,仍是他对心中信念的毫不动摇。

他用努力和坚持,最终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为那个时代的辉煌。

刘备不仅有坚韧不拔之志,更有强大的隐忍之心。

长坂坡赵云为解救刘备的夫人及孩子,在曹营里杀了个七进七出,最后救出了阿斗。刘备当场要摔死自己的孩子,说为了你几乎伤了我一员大将!

徐庶是最先投奔刘备的饱学明士,正是他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曹操为得到徐庶,派人掳去了徐庶的母亲,逼迫徐庶离开刘备。

刘备虽然不舍却大度放人,徐庶临走对刘备说“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这是曹、刘的人才争夺战,曹操虽得到了人,但刘备得到了人心。

诸葛亮进入刘备的视野后,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当时刘备47岁,诸葛亮27岁,他几次三番腆着脸去求见一个比他小二十岁的布衣青年,向他咨询国家大事,向他诉说说自己“志犹未已”。如果你是诸葛亮,会不会感动?

庞统与刘备进攻成都,一路顺风,所向披靡,在攻下涪城时,刘备大置酒席、歌舞庆贺。

庞统说“伐人之国以为欢,非仁者之师也”。刘备正在兴头上,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也是不仁?你说的不对,出去出去”!

庞统走后刘备感觉不妥,赶紧招庞统回来。庞统回来后并不言谢,饮酒如故,气氛相当尴尬。

最后还是刘备说:“刚才咱们俩谁错了”?庞统说:“都有错”!君臣相视大笑,刘备的忍让宽宏由此可见一斑。

刘备,以他卓越的品行、谦逊的作风,使得卧龙孔明,关张赵马黄等一干勇士赴汤蹈火,永无二心。

刘备坚决拒绝享乐安逸,始终保持高度自律,从不给自己的人生放假

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二年,刘备投靠刘表后,在新野一待就是六年。

这可能是刘备一生中最为安逸的时光。一个长期生活在紧张状态中的人,有朝一日突然安逸了下来,或许会很快失去斗志。

就说我们自己吧,如果有一天,单位突然给我们一个月假期,我们会做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吃喝玩乐。

但是刘备没有,战争没有打垮他,安逸也没有打垮他。遍观史书,我们找不到在这期间,刘备放纵享乐的蛛丝马迹。

他做的事情,就是一直在练兵、访才。这样自律到极点的人,想想就很可怕。

刘备得了益州以后,打算分封土地给众将,这时候赵云站出来反对,说战争刚结束,人民过得都很艰辛,应该把土地交给人民,让他们恢复生产。刘备听后,立即拍板就按赵云说的办,并带头厉行节俭,不到两年就实现蜀中大治。

刘备的人生,是没有任何绯闻的人生。不像曹操那样,因上错床而引发震惊天下的血案!

刘备的婚姻,基本上都与政治有关,无论最初的糜夫人、甘夫人,还是后来的孙夫人、吴夫人,都为他实现人生抱负增添了助力。

估计很多人可能对此有些不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志向高远的刘备,肯定不是一个贪恋温柔乡的人!

爱江山不爱美人,能远离儿女情长,一般人很难做到。能做到的,往往是那些真正的大英雄!

刘备去世前,在写给刘禅的遗诏上,留下了两句千古名言,那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人们常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个人即将离世时,所说的话一定是他一生最真实的感悟。

我们静观刘备的一生,确实能看到,他始终在不折不扣地践行着这两句话,让我们不禁感慨其人格的伟大!

《三国志》评价刘备说,“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与汉高祖刘邦相比,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刘邦给人的感觉像个无赖,而刘备则是个仁厚君子

刘备之所以没能做到和刘邦一样成功,个人感觉是因为没得到一个人,一个像韩信那样的人。

诸葛亮有张良、萧何之才,但统兵打仗刚正面,明显有欠缺,后来的六出祁山劳而无功也证明了这一点!

细数刘备手下猛将无数,却没有一个能统领三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帅才!这应是刘备最大的悲哀,也可能是他未能一统天下最主要的原因吧!

历史虽已成为历史,但英雄豪杰的人格魅力依旧照亮千古、激励后人。

平心而论,刘备真的是一位历史上少有的大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