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熊:不是会拍美照就是 KOL,你没有内涵是无法真正影响别人。

 Mix杨林 2019-05-29

以下对话很不像是从 27 岁年轻人嘴上讲出来的,但它确实是。

我们在 Sneaker Con 活动那天遇到了“小熊”,但请不要称呼他为 KOL 或是网红,这样“空乏”的形容他并不欣赏。与其他人相比,小熊有着自己的品牌,还有经营的媒体平台“小熊志”,想必有在玩社群的都曾经也想像他这样,可这条路不好走,如今的他出发点不是“自己”,是“公司”,你有没有内容?有没有灵魂?所谓胸怀大志,便是像他如此。

可以先请你自我介绍一下以及过去的经历

“现在就是在创业做自己的自媒体以及品牌,过去曾经在 NPC(New Project Center,李晨与潘玮柏的牌子)工作了七年,18 岁开始就去那边上班,从店员开始到店长,开始涉略货品、Marketing、造型…等等,基本上该做的都有做一下。”

photo via 小熊_Alan’s NICE

所以基本上,你的工作经历相当完整,那怎么成为博主或是成立自己品牌的?

“我觉得这部分要特别感谢 NPC,因为当时毕业后自己没想过要做什么,然后听到潘玮柏品牌在征人,也觉得自己也蛮想走这方面,就去 NPC 面试了。当时面试还挺难的,是 30-40 个人选两个,而我成功地留在了那里。为什么说现在一切跟 NPC 有很重要关系是因为当时只有 NPC 卖国内的潮流品牌,开始了解国内的潮流文化,慢慢地做店长,会跟品牌主理人认识,包括后来去记者会认识一些媒体,慢慢累积了一些资源,然后自己以前每天也喜欢在店门口拍张照,发一下NICE(陆版 Instagram 兼买卖平台),这是当时很多人关注我的原因之一。”

photo via 小熊_Alan’s NICE

所以你算是从 NICE 发迹?还有其他平台吗?

“最早是算从 NICE 开始玩起来的,现在还是有玩,粉丝大概有 10 万;还有微博、毒(潮流单品交易平台)、B 站(bilibili),几乎是什么都有。”

除了自拍之外,有什么方式能让人快速认识你的吗?

“其实,我觉得没什么方式能让人一战成名,很多东西都是靠积累出来的,不管是做品牌也好,或是做自媒体也好,不可能我做一件事情就让别人知道,就是堆积,透过做品牌、联名、去跟更多品牌合作拍内容…等等,都是慢慢的才会到现在这样子。”

如今线上媒体已发展蓬勃,纸本又有国际杂志坐镇,你觉得博主(influencers)的重要性会不会大过于它们?

“主要是看什么样的人,现在的博主都有一点太虚了,很多都是拍拍照片,有一点粉丝就叫自己博主,其实,我觉得真要叫 influencers 的话,你必须要有一个内容能影响别人的,至少你要懂,要有内涵,为什么会有 KOL 和influencers 是因为你本身的一些内在被别人喜欢,而不是拍了照片就被别人喜欢,那我找个艺人来每个人都可以做这件事情。”

photo via 小熊_Alan’s NICE

“我觉得那需要本身更多的内涵,经历也好,好比说为什么现在的一切是靠努力得来的,很多人都以为我拍个照,做视频就能赚很多很多钱,感觉很轻松,其实大家不知道背后你要付出多少努力,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步一步从无到有走过来的,像是照片,可能摄影师拍完有一、两百张,摄影师给我图我自己修完,就为一组照片我可能要修到凌晨两三点,可很多人不知道这几张照片背后有多少付出。”

经营社群你花了多久时间?

“其实没有真正计算过,当时玩 NICE 是觉得慢慢来,而真正认真做品牌和自媒体应该是 2017 年从 NPC 离职后,创业开始自己做公司,到现在大概一年半的时间,最主要是已经认识了些圈内人,而工作期间也让更多品牌了解到、关注到我,从一个小的办公室搬到一个大的办公室、从不会做品牌到做品牌…等等,当然现在还是在继续努力,因为我觉得还没达到想要的标准,而也是在想更多的媒体内容。”

“我觉得这东西是没有一个界限的,不管你现在在什么位子,除非你一直在学习新的东西,不然还是会被淘汰,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在做 Vlog,一样的道理。”

你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品牌吗?

“我的品牌叫 Fa2lo,这其实是上海话『伐要套路我』,再把部分拼音拉出来,其实我们就是想做一些不套路的产品,给人感觉我们是很真诚的,去做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跨界联名,给品牌加深一些文化,而之前最早的第一波联名是和一个艺术家,当时我们把他的油画主题印在衣服上;和 DJ 做过巡演和服装;和 Rapper 合作单曲;和马拉松官方合作,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跑步,所以会想要把这些传统的东西年轻化,所以做了一系列服装联名,效果很好,我们今年还会继续。”

中国艺术家S.KESEN x Fa2lo

Fa2lo x Pinkymons, photo via 小熊_Alan’s NICE

能透露一下年中的销售状况?一件单品最好的可以卖到多少件?

“不亏本吧(笑),大概一个单品最好的话,大概上千件吧。”

你刚提到不希望被定义成只是时尚博主,那你会如何定义自己?

“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创业者,因为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博主、网红、KOL..这些,说实话,感觉那是一种贬义词,我不喜欢别人这么称呼我,感觉这些形容很空,我觉得我自己只是想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东西,表达我想表达的,把这些传达给大家,就这就是我想做的事。”

可如何将自己和上述那些不喜欢的“空”做区分?

“其实我也有一个品牌主理人的身份,虽然看起来都在做一样的事,但我是以公司的思维基础在做这些事,我想到的是公司未来的发展,可能未来也会有新的人,我会退居幕后,因为不可能一辈子我都靠这张脸在前线赚钱,但公司是要继续发展的,所以和别人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我在创业,其他多数的人可能都只是想赚眼前的钱,可我想要的是很实际的实业, 我把公司未来看得最重要,像公司能发展、公司能赚钱、公司能发展得更好,这才是我想要做的事,这些有些区别我觉得。”

那你有想过下一步想做什么?

“可能就是退居幕后吧,说实话我还挺不喜欢拍照的,因为很累,而且拍到现在你也不知道现在该怎么拍照了,我也可能会想要培养一些新的 KOL,可他们必须是要有一些内涵的,而不是单纯只有外表,人应该是要有灵魂的,你有自己的生活和故事,我是因个性才喜欢你,而不单止是漂亮,那漂亮的人这么多,为什么要选这个?你看博主这么多,有多少人是有真正自己的风格、定位。”

你觉跟你同一等级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其实也不能说是竞争对手,其实现在做得好的人有挺多的,像视频有小屁孩、李小科,他们内容做得挺好的,当然我觉得,他们也是我一个学习的榜样,可能我还没有到那么好的内容层次,剪辑和叙述也没那么厉害,这些都是我可以向他们学习的,而不能说是竞争。”

小屁孩

李小科

你有考虑过跟上述提到的人物合作吗?

“目前是没有,但不排斥,如果有机会的话也是可以合作,因为我觉得是要大家一起发展的,当前是一个很开放的市场,如果闭环做自己,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缺什么、差在哪里。”

你之前有去 Sneaker Con,你参观完的感想是?

“感觉多数人还是在穿较热门的款式,很少人会穿很冷门的鞋款,我觉得很正常,像现在如果有发什么新的鞋子我也会买我也会穿,但我不会在这场合去穿,一是因为撞鞋机率太大了,二是不想要一窝蜂的,其实这次摊位上也没有很多卖老鞋(a.k.a 经典中的经典),跟国外相比他们会有一些老鞋收藏,但国内这方面是比较少的。”

我们也写过一篇介绍 Sneaker Con,感觉那已经从“交流”变“交易”,你认同吗?

“你看其实也有很多散户坐在那,我也不知道能否真的有到交流,但国内至少有在往那个方向走,只能说慢慢去培养这个文化,看未来能否有变化。”

那能否介绍一下你去 Sneaker Con 所穿的那双鞋吗?

“这双是和艺术家 Helen Kirkum 设计的鞋,是之前锐步 Reebok 的活动,现场抽签才有机会获得,只送不卖,全世界只有 25 双,每一双有它的编号且都不一样,这个去年 adidas 也请她来改造鞋过,今年则是因为锐步鞋型有调整,很多都重新简化,还加入皮鞋的技法,每双都致少都花了七小时以上去把它完成,所以这双鞋就比较特别一点,且去 Sneaker Con 也不想撞鞋所以就带这双。”

现场有人认出来吗?

“其实没有,说实话,大多数人看到它的第一印象可能会觉得是一双客制的 Pump,不会觉得这是官方正式推出的,且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这双是什么。”

当“炒价”和“稀有”已经是球鞋代名词的时候,你觉得这个文化还剩下什么?

“我觉得这个是无可避免的,之前是疯倒钩(Travis Scott x Jordan 1),过一个月可能又会推出一双新的倒勾,而现在大家脑子里可能想的是 sacai,这速度很快。和以前最大的区别是,以前可能一两个月发一双鞋,我们会为了它去通宵排队,过了很久之后你才会再遇到另一双厉害的鞋。但现在每个礼拜都会有一双,先是 Madness,接着倒钩,然后 Fear of God,这两次 FoG 都已经不潮了,转售价也不高了,因为马上就有下一双。

主要我觉得就是球鞋市场发得太多了,你看 AJ1,以前我是特别喜欢这鞋的人,觉得那时候有黑灰,黑红、黑篮、喜庆、闪电,你看几年里面只发了这几双,但换到现在可能一个月就有一双新配色,甚至两双,你会慢慢觉得,本来就很市场化,但越来越没有那特别想买的感觉,我到目前为止我还是就那几双老的AJ1,新的可能就粉色、倒钩,其实很多都没有,那已经到了一个你不想消费的情况,审美疲劳了我觉得。”

你刚讲的都是限量球鞋,这些都是原价购买还是买别人转卖的?

“其实我大多数的鞋子都是原价入手,我很少会花炒卖价去买鞋,除非是真的买不到,像是去年最贵的,可能就 FoG 吧,因为当时买不到,就花了大概六千RMB。”

那你参与过最大的活动和最有名的人是?

“潮流圈最大的活动我都有去,像 HYPE Festival;最有名的可能就是… 藤原浩,因为他在日本有当讲师,而我去知本跑京都马拉松,当时藤原浩有黑胶唱片展,然后当天就陈冠希,还有很多日本品牌的主理人,而我朋友是他学生,所以他就带我进去顺便介绍一下聊了几句。”

photo via 小熊_Alan’s NICE

HR:你本身有多少双球鞋呢?大概花了多少钱?会买了转卖吗?

“两三百双吧,花费算不清,就是以前上班收入有一大部分都是用来买鞋子,就看到喜欢的就会买。”

“不穿可能就会卖掉,因为放着的也会坏掉,当然喜欢的就会留着。”

有什么鞋是还没入手的吗?

“想有的大致上都有了,但我还是挺想要  Off-White x Air Jordan 1,真的太贵了,不舍得下手,现在北卡色 8000 RMB,别的颜色好像两万五了吧,白色的一万多。”

可以跟我们聊聊“NICE”和“毒”,因为大家都在炒鞋,而内陆更有“对赌”现象,你怎么看?

“我没有做过这件事,但我有听说过,说实话,这东西我并不看好,就是赌博贪小便宜的,猜别人拿不到这款鞋,但说实话拿到又怎么样,来了之后鞋子涨价你也会退,这个东西就见仁见智,没什么意思。”(ps. “对赌”现象是,赌买家能否出货,若买卖家哪方取消订单,就要赔偿 120 RMB,以此赚取赔偿金。)

这么多人在拍穿搭和球鞋开箱?你自己觉得与众不同地方是?

“我觉得当初做开箱的原因是本身自己就有一些鞋子的资源,我的开箱就会配穿搭。说实话你讲很深的故事,网上大家也都看得到,也不一定是所有人都喜欢听你啰唆,我们呈现的就是最直观的,拿到这双鞋的第一个感受,讲给大家听,告诉大家怎么搭,这就是我们的风格。”

这么多球鞋品牌你最喜欢?

“最喜欢肯定是 Nike 是多一点,但现在也不一定只看品牌,会看更多设计,其实adidas 跟 INVINCIBLE 这双鞋的细节我特别满意, 或是像 ASICS  和 Hypebeast 的细节和颜色我也觉得不错,还有 Converse,现在来说我更注重于球鞋本身的颜色和设计。”

adidas x INVINCIBLE

ASICS x Hypebeast

HR:如果要你设计一双球鞋,你会想怎么做?会有小熊吗?

“把自己想要的元素融入进去,可能会有小熊(笑),一定要有代表自己的东西出现。”

最欣赏的潮流人物?

“藤原浩、陈冠希、李晨、Virgil Abloh。”

那你怎么看到潮流和精品之间的关系?

“我觉得大牌子也想越来越年轻化,潮流本来就是一个很小众的圈子,可能也是一种趋势轮回,现在大家流行 90 年代、OG 那些,像以前都看到年轻人喜欢看窄管牛仔裤,但现在大家都爱穿宽裤,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风格变化,但我觉得潮流跟精品的合作就是大牌想接触年轻化的方式,看看巴黎世家转型转得这么好,鞋子这么多人喜欢,也就是他把流行复古元素都融入在里面。”

如果现在年轻人受你启发想当博主或创业的话,什么建议?

“说实话我不太建议人家做品牌,首先现在做品牌,因为大家好像贴个名字、做两件 Tee 就叫做品牌,但不是,品牌是要有规划未来,你要给它定位,给它灵魂,并不是想赚个快钱就结束的,而且很容易死,现在做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人想抢这碗饭,所以别轻易做生意。”

“对博主来说,就是踏实做事吧,你还是得踏踏实实地从底做起,不要太浮躁,不要觉得自己能赚到一个广告就觉得很厉害,姿态放很高或怎么样,做人做事还是谦虚低调一点,努力做事吧,认真做事总有人会看到你的努力,如果你只是很浮躁,想为了赚钱而赚钱,那我觉得你还是不要做这件事情,没有必要。”

精品中,LV、Gucci、Dior..你有特别偏爱谁吗?

“其实我不是特别懂这块,但未来会想尝试把这些跟自己的穿搭做结合。”

那潮流品牌你最喜欢?

“其实我很喜欢 sacai 拼接的东西和 KITH,Supreme 也会买,其实它的 pocket Tee 质量很好,很厚实,应该也只有这个是质量好的。”

最后,请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潮流市场

“我觉得现在就是… 变幻莫测。”

END

致力于时尚和潮流

背后的故事

DEDICATED TO THE STORY OF FASHION AND STREET BRAND, SINCE 20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